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支持系统问题研究以苏北生活垃圾处理为例

:党的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村容整洁”。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是村容整洁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一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原本山清水秀的农村受到了垃圾污染的破坏。由于公共设施的缺乏、环保意识薄弱等因素,农村生活垃圾无法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严重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垃圾处理是一个综合性话题,要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的公共服务支持系统才能全面地解决垃圾问题。本文以苏北农村为切入点,从当前农村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完善公共服务支持系统的方法。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绪论2
1.1 选题目的2
1.2 选题意义2
1.3 研究方法2
2 理论研究2
2.1 垃圾的组成及危害2
2.2 我国农村现存垃圾处理模式3
3苏北农村情况分析3
3.1管理体系较弱3
3.2 人口分布差异大3
3.3 资金投入有限4
4 苏北垃圾处理现状4
4.1 垃圾处理的现阶段目标4
4.2 苏北农村垃圾特点5
4.2.1 农业废物比重大5
4.2.2 回收利用率降低5
4.2.3 建筑垃圾数量增多5
4.3 垃圾处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5
4.4 存在问题6
4.4.1 设施利用率低6
4.4.2 技术条件制约6
4.4.3 农民观念落后7
5 苏北垃圾处理公共服务支持系统完善7
5.1 建立长效资金保障7
5.1.1 明确政府职责7
5.1.2 市场化运行投资机7
5.1.3 拓宽其他资金投入渠道7
5.2 完善垃圾处理系统8
5.2.1 垃圾收集系统8
5.2.2 垃圾转运系统8
5.2.3 垃圾末端处理系统9
5.3 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系9
5.3.1 建立村民自治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监督管理体系9
5.3.2 建立城乡一体化服务管理体系9
6 总结10
致谢11
参考文献12
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支持系统问题研究以苏北生活垃圾处理为例
引言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理念的提出将生态文明摆到了一个历史的高位。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外进行国事访问时,深入地阐述了“两山论”:“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突出的位置。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人民追求优美生活环境的愿望与自然屡遭破坏的现实形成了巨大的矛盾。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农村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极为重要一环,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对农村进行整治,建设美丽乡村。近年来,乡镇企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然而农村的环境却出现不断恶化的趋势。“垃圾成堆随风刮,污水遍地靠蒸发,屋内电器现代化,屋外到处脏乱差”成了农民对自己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相矛盾的调侃。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数量突然增多和组成结构变化的生活垃圾没有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分布不集中,垃圾收集处理的成本较高,一方面是由于农民还没有养成环保观念,然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农村的垃圾处理机制落后,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我国每年约有1.2亿农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处理就直接遭到丢弃,致使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垃圾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以苏北农村为研究区域,着眼于农村公共服务支持系统,基于农村人口密度、居住分布等相关地理信息,探寻公共服务体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通过问题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来寻求改善垃圾处理体系的方法。
1 绪论
1.1研究目的
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管理等一系列支持系统方面,我国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中国土地广阔,各地农村现状不同,加之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还是凭过去经验办事,没有经过科学分析和理论指导,胡乱配置垃圾处理设施,导致这些公共服务设施的可持续利用水平低,利用率也低。而大多数农民还在用焚烧、填埋之类的土方法。社会公共服务包括了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处理,这个公共服务体系不仅存在供给机制方面的问题,它的维护及长期运营机制问题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必须要政府来承担,这是由公共服务设施所具有的公共性的特点所决定的。政府要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激励措施和监督机制等,来保证设施的长效运营。本论文指在基于苏北农村现实情况、垃圾处理习惯、政府财政投入等多个因素结合,探索出比较合理的农村垃圾处理公共服务支持系统。
1.2 研究意义
全社会环保意识正在逐步增强,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完善城市垃圾回收、处理体系,实现垃圾无害化。但在广大农村,垃圾处理服务还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农民对于垃圾处理意识还属于比较传统阶段,随手丢弃、直接焚烧或者将垃圾堆积在池塘、空地的现象仍旧非常普遍。不仅农民的垃圾处理意识落后于时代,农村的垃圾收集、处理相关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也存在严重的落后现象。
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来又在十八大第一次阐释“美丽中国”的概念。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整洁干净的美丽乡村的建设,这关乎人民福祉、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目前,江苏各市县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村容整治。然而苏南和苏北的状况还是有所不同的。苏北农村的发展状况与苏南有很大的差距,在农村居民居住格局、产业结构、地方财政状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就造成了相对于苏南农村而言,苏北农村略显粗糙和不成熟的垃圾处理公共服务系统。论文将从苏北农村展开视角,围绕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公共服务支持系统,探寻完善农村垃圾处理的机制。
1.3 研究方法
首先,要全面了解相关数据资料,做好基础准备;通过调查我国苏北农村生活垃圾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必要性。
然后采用数据分析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江苏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置的自然、经济等社会现实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现存机制中不完善的地方。
最后,采用实地调查方法,传发调查问卷,了解当前情况和农民在垃圾处理方面的要求。结合GIS技术分析垃圾处理公共服务支持系统与农民居住分布的合理安排。
2 理论研究
2.1 垃圾的组成及危害
生活垃圾一般是指人类在日常生活及为日常生活提供相应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废物。据卫生部最新调查,我国农村的垃圾排放量约为0.86kg/每人,且其数量正保持8%的速度增长。[1]农村生活垃圾是指农村居民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综合废弃物,它不仅包括灰渣、家畜类便、厨余等有机物,卫生纸、玻璃、塑料、橡胶、金属等废品,还包括残留有农药的容器、电池、破旧家用电器等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垃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32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