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二四唑戊二酸与ce(ⅲ)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字数:11342】

配合物[Ce(Hdtzpda)(H2O)4]·4H2O是由3,3-二四唑戊二酸(H4dtzpda =3,3-di(1H-tetrazoyl)pentanedioic acid)与稀土金属盐六水合硝酸铈用水热法反应制得的,通过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ī,配位数为9,配位构型为单帽反四方棱柱构型。它是通过Hdtzpda3-中的羧基氧桥联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其中一个羧基的两个氧原子分别与一个Ce(Ⅲ)离子相连,另一个羧基以μ1,1,3-COO模式与两个Ce(Ⅲ)离子配位。在室温下,对此配合物的固态荧光性质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的荧光主要来自于配体的荧光。
目 录
1.前言 1
1.1配位化学概述 1
1.1.1配位化学的发展史 1
1.1.2配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3
1.1.3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6
1.2四唑羧酸配合物的研究概述及成果 7
1.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1
2.实验部分 23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3
2.1.1实验试剂 23
2.1.2实验仪器 23
2.2 配合物[Ce(Hdtzpda)(H2O)4]4H2O 的合成 24
2.3配合物[Ce(Hdtzpda)(H2O)4]4H2O 的晶体结构测定 24
3.结果和讨论 28
3.1 制备 28
3.2配合物[Ce(Hdtzpda)(H2O)4]4H2O的红外光谱分析 31
3.3 配合物[Ce(Hdtzpda)(H2O)4]4H2O的晶体结构分析 31
3.4 配体及配合物[Ce(Hdtzpda)(H2O)4]4H2O的荧光性质研究 34
3.4.1 配体3,3二四唑戊二酸(H4dtzpda)的荧光性质分析 34
3.4.2 配合物[Ce(Hdtzpda)(H2O)4]4H2O 的荧光性质分析 34
4.小结 35
参考文献 36
致 谢 38
1.前言
1.1配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化学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不断涌现,配位化学这门学科也应运而生,它是在无机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边沿学科。配位化学理论的确立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随着各种新兴学科的一同发展,分析合成技术的进一步提高,配位化学已经渗透到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领域,各个学科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大大开拓了配位化学的研究范围。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如今的21世纪,配位化学的内涵得到不断的丰富,在配位化学的理论研究、合成配合物、配合物的性质分析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各种相关学科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也随之发展 [1]。接下来,将从四个方面对配位化学作一些简要的概述,分别是配位化学的发展史,配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及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1.1.1配位化学的发展史
配位化学早在好几百年以前就已经出现,在当时或许没那么耀眼,但经过百年的沉淀进步,如今的配位化学已经在众多的领域有着重大作用,它已经成为带领人类进步的一门重要学科。
关于配合物的记载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了, 早在300多年以前,1704年,第一个配合物—普鲁士蓝 (PrussianBlue)被外国科学家所发现 , 其结构式是Fe4III[FeII?(CN)?6]3。其实,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历史意义中的配合物,在《诗经郑风》有记载:“缟衣茹藘,聊可与娱”。其中的“缟衣茹藘”,其实是二羟基蒽醌与铝钙离子反应,最终生成了一种红色的配合物 (这比文献记录中的普鲁士蓝的发现还要早2000多年)。但明确作为配合物而被记录在文献中的,一般公认为1798年塔索尔特合成出关于钴的配合物([Co(NH3)6]Cl3) ,之后也陆续发现了其他的,如Fe、Ni、Cr、Pt等金属元素配合物[2]。
直到1891年,年仅27岁的瑞士科学家Werner发表了“论无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的论文,从立体的角度考察配合物的结构特征,才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配位理论。他也因此被授予191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被大家尊称为配位化学之父。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化学家加入了配位化学的行列,为配位化学理论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配位化学理论创立和发展如图1所示。
在此之后的量子理论、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等确立后,配位化学的发展开始大步向前,展现出蓬勃生机。1953年,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发现,使烯烃聚合难度大大降低,速率大幅提高,从而获得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有二十几位化学家因从事与配位化学相关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近几十年以来,配位化学以其迅猛发展之势,逐步与传统的学科进行渗透融合,各个学科之间摩擦出新的火花,为今后的配位化学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4]。
/
图1:配位化学理论创立和发展
配位化合物,早期称络合物 英文名称为complex compound,通常我们现在简称为配合物,英文名称为coordination compound 。早期出现的几种配合物如图2所示。
/
图2:早期的配合物
配位化合物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经有四种关于钆的配合物应用于医学临床诊断,硒及硒的配合物能辅助人体的新陈代谢,1963年,齐格勒和纳塔研究出的乙烯低压聚合催化剂是关于铝和钛的配合物,也因此成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965年,有科学家从固氮菌中分离出一种复杂的铁和钼的配合酶[5]。
1.1.2配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配位化学主要是研究配位化合物的化学,显而易见,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对于配位化学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只有学会了配合物的合成,才能去研究配位化学。随着高新技术的日益发展,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也开始日益增多。同时,一大批晶体结构多样,晶体性能奇特的配合物不断涌现出来,常用的制备方法可能已经不再适用,一些特殊的制备方法正在被科学家们挖掘和研究。到目前为止,我们也很难给所有的合成方法总结规律,下面主要介绍一些典型配合物的常用合成方法[1]。
(1)利用简单的加合、取代和交换制备配合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yyhx/28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