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羧甲基淀粉的制备与表征【字数:10160】
本文首先介绍变性淀粉的发展概论,包含变性淀粉的定义、种类、特点、应用等方面,由此引出玉米羧甲基淀粉(CMS),对它们的一些性能进行阐述,并对它们在工业中的应用进行展望。本论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乙醇为溶剂,氯乙酸为醚化剂。通过两次碱添加方法制备玉米羧甲基淀粉(CMS)。研究了醚化温度、醚化时间、m(玉米淀粉)m(氯乙酸)、m(玉米淀粉)m(氢氧化钠)、乙醇质量分数这几个因素对CMS取代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合成CMS的最佳条件为醚化温度40℃,醚化时间4 h,m(玉米淀粉)m(氯乙酸)= 1.01.15,m(玉米淀粉)m(氢氧化钠)= 1.01.0,乙醇作溶剂时用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此时CMS取代度为0.91。利用傅里叶红外(FT-IR)进行对制备得到的玉米羧甲基淀粉进行结构表征,并与玉米原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羧甲基淀粉出现了明显的羧甲基吸收振动峰,证明原淀粉中的羟基被羧甲基取代,成功合成了CMS。
目录
1. 前言 1
1.1 变性淀粉的发展综述 1
1.1.1 变性淀粉的概念 1
1.1.2 变性淀粉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
1.2 变性淀粉的分类 1
1.2.1 物理变性淀粉 1
1.2.2 化学变性淀粉 1
1.2.3 酶法变性淀粉 1
1.2.4 复合变性淀粉.......................................................................................................2
1.3 变性淀粉的应用 2
1.3.1 食品工业................................................................................................2
1.3.2 造纸工业...................................................................................................2
1.3.3 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织工业...........................................................................................................2
1.3.4 塑料工业...............................................................................................................3
1.3.5 医药工业...............................................................................................................3
1.4 羧甲基淀粉的发展综述 3
1.4.1 羧甲基淀粉的概念...............................................................................................3
1.4.2 羧甲基淀粉的应用...............................................................................................3
1.4.3 羧甲基淀粉的发展历史及现状...........................................................................5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5
1.5.1 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
1.5.2 主要研究内容 7
2. 实验部分 8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8
2.1.1 实验试剂 8
2.1.2 实验仪器 8
2.2 实验方法 8
2.2.1 羧甲基淀粉(CMS)的合成 8
2.2.2 测试或表征 9
3. 结果与讨论 10
3.1 产物的结构表征 10
3.2 醚化时间的影响 11
3.3 乙醇质量分数的影响 12
3.4 醚化温度的影响 14
3.5 m(玉米淀粉):m(氯乙酸)的影响 15
3.6 m(玉米淀粉):m(氢氧化钠)的影响 17
4.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2
1. 前言
1.1 变性淀粉的发展综述
1.1.1 变性淀粉的概念
为了扩大淀粉的应用范围和改善它的性能,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酶处理方法对淀粉引入新的官能团或改变分子的大小和颗粒的性质,由此改变天然淀粉的性质(例如凝胶化温度,热粘度和其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凝胶强度,成膜性,透明性等),使之更适于某些应用的要求。这种二次加工所改变的淀粉统称为变性淀粉[12]。
1.1.2 变性淀粉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改性淀粉的发展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欧洲和美国的工业化较早,并且有2000余种改性淀粉产品。 美国是一个大型的玉米生产国及淀粉加工国。他们的年淀粉产量约为20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5%60%。除淀粉糖和发酵酒精消耗的淀粉外,改性淀粉消耗的淀粉最多,占10%以上。 美国每年生产约300万吨改性淀粉,主要用于造纸工业[2029]。
改性淀粉的开发和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合成工艺,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解决农产品出口,增加附加值等问题。目前,欧洲和美国的改性淀粉年产量约为600万吨,而改性淀粉也在日本,泰国,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生产。中国的经济日益增长,工业规模扩大,变性淀粉开始供不应求。同时,变性淀粉可以替代石化产品,石化产品的日益减少促进了变性淀粉的发展[2029]。
1.2 变性淀粉的分类
1.2.1 物理变性淀粉
γ射线、超高频辐射处理淀粉、机械研磨处理淀粉、湿热处理淀粉、预糊化淀粉、油脂变性淀粉、烟熏变性淀粉、挤压变性淀粉、金属离子变性淀粉、超高压辐射变性淀粉等[2029]。
1.2.2化学变性淀粉
用各种化学试剂处理得到的变性淀粉[2029]。其中有两大类:
1.2.3酶法变性淀粉
目录
1. 前言 1
1.1 变性淀粉的发展综述 1
1.1.1 变性淀粉的概念 1
1.1.2 变性淀粉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
1.2 变性淀粉的分类 1
1.2.1 物理变性淀粉 1
1.2.2 化学变性淀粉 1
1.2.3 酶法变性淀粉 1
1.2.4 复合变性淀粉.......................................................................................................2
1.3 变性淀粉的应用 2
1.3.1 食品工业................................................................................................2
1.3.2 造纸工业...................................................................................................2
1.3.3 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织工业...........................................................................................................2
1.3.4 塑料工业...............................................................................................................3
1.3.5 医药工业...............................................................................................................3
1.4 羧甲基淀粉的发展综述 3
1.4.1 羧甲基淀粉的概念...............................................................................................3
1.4.2 羧甲基淀粉的应用...............................................................................................3
1.4.3 羧甲基淀粉的发展历史及现状...........................................................................5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5
1.5.1 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
1.5.2 主要研究内容 7
2. 实验部分 8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8
2.1.1 实验试剂 8
2.1.2 实验仪器 8
2.2 实验方法 8
2.2.1 羧甲基淀粉(CMS)的合成 8
2.2.2 测试或表征 9
3. 结果与讨论 10
3.1 产物的结构表征 10
3.2 醚化时间的影响 11
3.3 乙醇质量分数的影响 12
3.4 醚化温度的影响 14
3.5 m(玉米淀粉):m(氯乙酸)的影响 15
3.6 m(玉米淀粉):m(氢氧化钠)的影响 17
4.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 谢 22
1. 前言
1.1 变性淀粉的发展综述
1.1.1 变性淀粉的概念
为了扩大淀粉的应用范围和改善它的性能,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酶处理方法对淀粉引入新的官能团或改变分子的大小和颗粒的性质,由此改变天然淀粉的性质(例如凝胶化温度,热粘度和其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凝胶强度,成膜性,透明性等),使之更适于某些应用的要求。这种二次加工所改变的淀粉统称为变性淀粉[12]。
1.1.2 变性淀粉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改性淀粉的发展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欧洲和美国的工业化较早,并且有2000余种改性淀粉产品。 美国是一个大型的玉米生产国及淀粉加工国。他们的年淀粉产量约为20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5%60%。除淀粉糖和发酵酒精消耗的淀粉外,改性淀粉消耗的淀粉最多,占10%以上。 美国每年生产约300万吨改性淀粉,主要用于造纸工业[2029]。
改性淀粉的开发和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合成工艺,提高产品质量,还可以解决农产品出口,增加附加值等问题。目前,欧洲和美国的改性淀粉年产量约为600万吨,而改性淀粉也在日本,泰国,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生产。中国的经济日益增长,工业规模扩大,变性淀粉开始供不应求。同时,变性淀粉可以替代石化产品,石化产品的日益减少促进了变性淀粉的发展[2029]。
1.2 变性淀粉的分类
1.2.1 物理变性淀粉
γ射线、超高频辐射处理淀粉、机械研磨处理淀粉、湿热处理淀粉、预糊化淀粉、油脂变性淀粉、烟熏变性淀粉、挤压变性淀粉、金属离子变性淀粉、超高压辐射变性淀粉等[2029]。
1.2.2化学变性淀粉
用各种化学试剂处理得到的变性淀粉[2029]。其中有两大类:
1.2.3酶法变性淀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yyhx/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