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凹土对PPR挤出过程和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文在综述聚丙烯改性方法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聚丙烯的成核剂改性。采用二次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无规共聚聚丙烯/纳米凹凸棒粘土(PP-R/Nano-AT)复合材料,主要讨论了Nano-AT对复合体系挤出过程、结晶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分析方法确定了PP-R/Nano-AT复合材料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而后采用二次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R/Nano-AT复合材料,并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分析测试,结果表明
粉体化学镀镍悬浮剂的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分散技术的应用能够避免粉体在化学镀液中的团聚现象,使其表面易形成均匀、致密的镀层。本研究采用了分散剂协同超声震荡的方法分散凹土,在保证分散剂与镀液相容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了离子型分散剂和非离子型分散剂的分散机理、分散效果和最佳分散剂用量,分别通过定性、定量和微观检测的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分散剂协同超声震荡的方法能很好的实现凹土在化学镀液中的分散,且非离子型分散剂的分散效果优于离子型分散剂,阳离子型分散剂优于阴离子型分散剂,最佳分散剂为聚乙二醇6000,其
阻燃磷腈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研究进展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用反应精馏制备氯乙烷工艺的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以乙醇与盐酸为原料,氯化锌为催化剂,以连续进料方式通过反应精馏合成氯乙烷。控制催化剂加入量和原料配比值,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进行优化。在一定的催化剂用量下,盐酸与乙醇物质量比为1:0.9的条件下,氯乙烷合成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100min。本实验采用的连续进料方式有较高的效率,较高原料利用率,较高经济效益,对于工厂化大生产的意义很大。以乙醇和盐酸作为生产原料合成氯乙烷,具有收率高、原料价格便宜、成本低、对环境危害小等优点。 关键词 氯
10万吨年苯与丙烯泡点法烷基化生产异丙苯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附件)
本文用软件Aspen Plus辅助设计了10万吨/年苯与丙烯泡点法烷基化生产异丙苯工艺。本工艺的催化剂选择我国已经国产化并成功投入应用的YSBH-3型分子筛催化剂,相对适宜的泡点烷基化工艺条件范围为:压力2MPa,苯与丙烯摩尔比为8—10之间(对应的泡点温度为176-184℃),液相空速8-11h-1。在此条件下,丙烯转化率保持在99%以上,异丙苯和二异丙苯选择性分别保持在86%和13%之间。产品分离部分采用精馏方法,分为苯塔和异丙苯塔两个塔。用Aspen Plus软件对苯塔和异丙苯塔进行了工艺计算和主要
10万吨年苯与丙烯泡点法烷基化生产异丙苯工艺设计(附件)
异丙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苯酚和丙酮。本设计采用YSBH-3型分子筛催化剂的最新研究结果,泡点烷基化工艺生产异丙苯。工艺反应器使用三段绝热床烷基化反应器,第一段采用泡点烷基化,二三段采用液相烷基化的操作方式。本文对异丙苯生产工艺以及发展历史作了简单的介绍并进行展望。在最后对年产10万吨异丙苯进行工艺设计,主要包括工艺流程设计和苯塔和异丙苯塔的工艺计算,以及精馏塔的设备计算。关键字 异丙苯 泡点法 精馏塔 工艺设计
12万吨年液相法生产异丙苯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附件)
本文用Aspen plus软件对12万吨/年液相法生产异丙苯工艺进行了辅助设计,主要对反应和精馏部分进行了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并对精馏塔进行了设备设计计算。本次设计选用中试成功的新型MCM-49催化剂用于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20℃、压力为3 MPa,苯烯摩尔比为4。选用吉林石化生产异丙苯的四段绝热反应器;苯塔理论板数为30,塔径为2200mm;异丙苯塔理论板数为31,塔径为1400mm。关键词:异丙苯;烷基化;Aspen Plus;精馏塔
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分馏装置工艺设计(附件)
催化裂化工艺在石油炼制工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设计课题根据任务书要求,对所规定的年产量进行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分馏装置的工艺设计。苏北常压渣油和苏北直馏汽油为本设计的重质混合原料油,加工后得到的产品为液化石油气、汽油、轻柴油、干气、焦炭。在综述国内外催化裂化工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分馏工段进行了工艺设计,其内容包括:分馏工段技术方案确定和工艺流程设计,分馏工段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分馏工段主要设备设计和选型,装置设备的平面布置和立面布置。同时对装置的能耗进行了计算,设计了装置
5异丙基1,3,4噁二唑2(3h)酮的合成
5-异丙基-1,3,4-噁二唑-2(3H)-酮是一种重要农药和医药的中间体,是合成蚜虫杀虫剂吡蚜酮的重要中间体。本文在研究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异丁酸为起始原料合成噁二唑酮,并利用固体光气代替光气合成5-异丙基-1,3,4-噁二唑-2(3H)-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已报到的多种异丁酰肼的合成方法进行对照比较,创新采用异丁酸与水合肼直接反应合成异丁酰肼,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料配比等影响因素的考察研究,得到合成异丁酰肼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在反应温度78℃下,n(异丁酸):n(水合
pickering乳液聚合法制备凹土pmma复合微球
本课题运用以凹土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为模板采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凹土/PMMA复合微球。通过改变交联剂(EGDMA)、乳化剂(凹土)、NaCl和单体(MMA)的量制备微球,探讨其与微球粒径的关系。并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复合微球进行形貌及结构表征,将光学显微镜结合Nano Measurer 1.2软件和Origin8.0软件计算微球粒度;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对复合微球的化学组成及结构进行分析。并尝试将微球与碳酸钙
?磷腈化合物合成及阻燃性能研究(附件)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TP)、苯酚、氢氧化钾、苯胺为原料,四氢呋喃和苯为溶剂,分别合成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HPCTP)和六苯胺基环三磷腈(HACTP),并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对合成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将六苯氧基环三磷腈和六苯胺基环三磷腈作为阻燃剂应用于聚丙烯之中,同时测定了阻燃效果和对聚丙烯机械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六苯氧基环三磷腈和六苯胺基环三磷腈对聚丙烯均具有较好的阻燃作用,可应用于实际生产之中。关键词:磷腈,聚丙烯,阻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