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实现文化服务职能的路径考察潍坊文化馆的调查与分析
摘 要文化馆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给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场所的机构,文化馆的公共服务职能作为文化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文化馆实现文化服务职能的路径依然值得我们去探讨,在探讨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去及时解决。 我们之所以积极地区探讨文化馆实现文化职能的路径,是因为文化馆的服务体系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文化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与和谐。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实证调查法等方法,选取潍坊市文化馆为典例,对文化馆实现文化服务职能的路径、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相关意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目 录
前 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综述 2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3
一、现阶段潍坊市文化馆服务职能的实现路径 4
(一)潍坊市文化馆文化服务职能 4
(二)不断强化文化惠民理念,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4
(三)推动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5
二、潍坊市文化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
(一)经费不足 6
(二)职能不明确,缺乏创新 6
(三)人才缺乏 6
三、关于完善潍坊市文化馆文化服务职能的思考 7
(一)加强创新,发掘特色 7
(二)增加资金来源 7
(三)人才提升 7
结论与启示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前 言
在我国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文化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核心和示范作用。文化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可以提升民众的整体文化素养,是培养文艺人才的重要场所,文化馆的公益培训是实现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组织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整体性的、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党和政府赋予文化馆的基本职能,这是文化馆理所应当要承担的责任,基层文化馆的职能特点是群众性、公益性、专业性。对于占有较多资源、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更具优势的市级文化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来说,该怎样更好地担当起自己的角色,有效地履行职责?值得进行进一步深入思考。
(一)研究背景
现阶段国家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把文化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对于实现文化服务职能的文化馆来说,要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政策。尤其是基层文化馆,他们与群众联系最为密切、最了解群众的,因此探讨文化馆实现文化服务职能的路径,并且找到其中可以推而广之的方案、政策,同时也要找到其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之。因此,探讨文化馆实现文化服务职能的路径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他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应具有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双层价值。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主席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对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了蓝图,也为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①
(二)研究意义
理论层面: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来探讨文化馆实现文化服务职能的路径,是相关政策分析的创新研究,能够增强理论界关于文化服务职能这一方面研究的薄弱环节,增强各方面研究的关联性、学术方面的整体性,丰富这一方面相关的理论视角,激发创新动力,为研究相关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实践层面:本文主要是以潍坊市文化馆为例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路经考察,以潍坊市举办的惠民项目“惠民公益培训”等活动为例,探讨文化馆的公共服务职能。分析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并根据研究现状找出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研究综述
1.对文化馆属性的研究:
张慧玲(2013)提出文化馆的属性有六个方面,她从特色性、公益性、人民性、教育性、开放性、创造性六个方面来探讨文化馆的属性,她认为文化馆有其独特性,应该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的场所,举办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文化馆要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发挥文化教育人民,服务社会,促进发展的作用,同时加强创新,不断发展。
胡东雄(2015)则主要从公益性方面着手,他认为公益性是文化馆的根本属性,政府要加强重视,加大投入,这个投入应该是各个方面的,包括财政投入、人力投入、文化馆软硬件设施的投入。认清文化馆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在公共服务方面,同时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这是文化馆的立身之本,文化馆要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要多多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文化活动,积极树立文化馆的当代文化形象。
因此从以上两位学者的研究来看,公益性应当是文化馆的最根本属性,文化馆应当明确公益性的内涵,服务人民、教育人民、为人民服务。
2.对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研究
江睿(2016)认为要加强推进文化馆的标准化建设,加强文化馆基础设施的管理和利用,积极督促文化馆落实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发挥文化馆的带头作用,创新文化馆的运营机制,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政策法案,建设全民参与的文化服务体系,搭建多元推广平台,促进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实施。
吴世平(2018)则主要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手来研究,积极推进社会力量的参与,转变文化服务模式,将信息技术引进来,推动数字文化馆建设。
对文化馆工作方法的研究
李建国(2018)认为文化馆的工作方法应当不断的创新,在各方面日益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不甘落后,数字文化馆越来越成为发展的主流,建设数字文化馆有多种方法,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平台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人才建设这都是数字文化馆建设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
封霓(2017)则从公益培训的方法来研究,公益培训的科目要做到实事求是,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文化层的老百姓来设置,培训的场地要与社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夸大,也不能对现有的资源利用不起来,光有场地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引进优秀的文艺人才,打造文化馆的龙头活动。
目 录
前 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综述 2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3
一、现阶段潍坊市文化馆服务职能的实现路径 4
(一)潍坊市文化馆文化服务职能 4
(二)不断强化文化惠民理念,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4
(三)推动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5
二、潍坊市文化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
(一)经费不足 6
(二)职能不明确,缺乏创新 6
(三)人才缺乏 6
三、关于完善潍坊市文化馆文化服务职能的思考 7
(一)加强创新,发掘特色 7
(二)增加资金来源 7
(三)人才提升 7
结论与启示 9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前 言
在我国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文化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核心和示范作用。文化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可以提升民众的整体文化素养,是培养文艺人才的重要场所,文化馆的公益培训是实现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组织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整体性的、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党和政府赋予文化馆的基本职能,这是文化馆理所应当要承担的责任,基层文化馆的职能特点是群众性、公益性、专业性。对于占有较多资源、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更具优势的市级文化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来说,该怎样更好地担当起自己的角色,有效地履行职责?值得进行进一步深入思考。
(一)研究背景
现阶段国家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把文化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对于实现文化服务职能的文化馆来说,要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政策。尤其是基层文化馆,他们与群众联系最为密切、最了解群众的,因此探讨文化馆实现文化服务职能的路径,并且找到其中可以推而广之的方案、政策,同时也要找到其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之。因此,探讨文化馆实现文化服务职能的路径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他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应具有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双层价值。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主席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对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了蓝图,也为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①
(二)研究意义
理论层面: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来探讨文化馆实现文化服务职能的路径,是相关政策分析的创新研究,能够增强理论界关于文化服务职能这一方面研究的薄弱环节,增强各方面研究的关联性、学术方面的整体性,丰富这一方面相关的理论视角,激发创新动力,为研究相关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实践层面:本文主要是以潍坊市文化馆为例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路经考察,以潍坊市举办的惠民项目“惠民公益培训”等活动为例,探讨文化馆的公共服务职能。分析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并根据研究现状找出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研究综述
1.对文化馆属性的研究:
张慧玲(2013)提出文化馆的属性有六个方面,她从特色性、公益性、人民性、教育性、开放性、创造性六个方面来探讨文化馆的属性,她认为文化馆有其独特性,应该为群众提供文化娱乐的场所,举办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文化馆要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发挥文化教育人民,服务社会,促进发展的作用,同时加强创新,不断发展。
胡东雄(2015)则主要从公益性方面着手,他认为公益性是文化馆的根本属性,政府要加强重视,加大投入,这个投入应该是各个方面的,包括财政投入、人力投入、文化馆软硬件设施的投入。认清文化馆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在公共服务方面,同时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这是文化馆的立身之本,文化馆要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要多多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文化活动,积极树立文化馆的当代文化形象。
因此从以上两位学者的研究来看,公益性应当是文化馆的最根本属性,文化馆应当明确公益性的内涵,服务人民、教育人民、为人民服务。
2.对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研究
江睿(2016)认为要加强推进文化馆的标准化建设,加强文化馆基础设施的管理和利用,积极督促文化馆落实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发挥文化馆的带头作用,创新文化馆的运营机制,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政策法案,建设全民参与的文化服务体系,搭建多元推广平台,促进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实施。
吴世平(2018)则主要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手来研究,积极推进社会力量的参与,转变文化服务模式,将信息技术引进来,推动数字文化馆建设。
对文化馆工作方法的研究
李建国(2018)认为文化馆的工作方法应当不断的创新,在各方面日益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不甘落后,数字文化馆越来越成为发展的主流,建设数字文化馆有多种方法,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平台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人才建设这都是数字文化馆建设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
封霓(2017)则从公益培训的方法来研究,公益培训的科目要做到实事求是,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文化层的老百姓来设置,培训的场地要与社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夸大,也不能对现有的资源利用不起来,光有场地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引进优秀的文艺人才,打造文化馆的龙头活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xzzjy/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