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多糖对乳酸菌酸奶发酵及其品质的影响【字数:11940】
摘 要本文主要以杏鲍菇多糖为研究对象,在酸奶中加入不同添加量(0%、0.5%、1%、2%、3%)的杏鲍菇多糖,然后以发酵后及发酵后不同贮期的酸奶的持水力、乳清析出率、pH、乳清析出率等为检测指标,探索杏鲍菇多糖对乳酸菌酸奶发酵的状况及其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添加杏鲍菇多糖酸奶相比较,杏鲍菇多糖酸奶在提高酸奶活菌数、pH 值、持水力和感官等方面非常显著,当杏鲍菇多糖添加量为2%时,杏鲍菇多糖酸奶的乳酸菌活菌数为6.0×108,pH为4.5,持水力为80%,感官评分为87,酸奶细腻,具有浓厚的杏仁味
杏鲍菇蟹味菇口蘑重金属及部分矿物质含量的测定分析【字数:8095】
摘 要目的调查上海、常熟、江阴三个地区的杏鲍菇、蟹味菇、口蘑的重金属含量及部分矿物质含量,评估食用菌污染程度。方法将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Pb、Cd、Cu重金属的含量及Ca、Mg、Fe、Zn矿物质的含量。结果: 不同的食用菌对同一重金属的含量存在差异, 同一种食用菌中不同重金属的含量也不相同。被检测的食用菌中Cd的含量最低,但三种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规定范围之内。Mg、Ca 等人体必需常量矿物质元素和Fe、Zn微量元素,在各菌种中所含的量及其所占比例不相同。结论食用菌污染状况都
林蛙油抗氧化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表征【字数:8553】
摘 要林蛙油广泛分布于我国中北部,主要于我国的黑龙江、吉林等一带,尤其是吉林省居多。林蛙油被收录于《中国药典》,其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等功效。本文通过探测林蛙油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及结构表征来确定所含多糖。以林蛙油为原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胰酶的方法提取林蛙油多糖,并进一步采用Sevag法脱蛋白;粗多糖做抗氧化性试验;再过DEAE-52;采用苯酚硫酸法和GC、FT-IR检测林蛙油多糖含量以及单糖组成成分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林蛙油多糖的提取参数为原料过10目筛,料水比为1100,回流提取温度80℃,旋转蒸
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酶学特性及动力学研究【字数:9588】
枯草芽孢杆菌是酶制剂生产中应用较广泛、产率较高的菌种之一,其研究伴随着很高的学术意义和产业化价值。本文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的酶学性质和其酶学动力学。将实验室提供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并将其培养液离心处理得到本实验所需的酶液,分别以单因素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温度、pH、金属离子对其酶活性产生的不同的影响,通过双倒数曲线法作图并获得该酶的米氏常数Km。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枯草芽孢杆菌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是40℃,在25~40℃能保持比较稳定的酶活性,最适反应pH在6.7左右,在pH 6.2~7.7内有较良
桔子皮荧光碳点合成及其性能研究【字数:9586】
以桔子皮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一种新型的荧光碳量子点。通过探究桔子皮添加量、水热反应时间、水热反应温度、溶液pH值和荧光碳点稳定性的影响,筛选最优条件。利用荧光发射光谱(PL)、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紫外吸收光谱(UV)对桔子皮荧光碳点进行性能表征。数据结果显示: 以桔子皮为碳源合成的荧光碳量子点在桔子皮添加量为3.0 g,水热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170 ℃时和pH值为13的溶液中得到的荧光碳量子点的荧光强度最高。桔子皮碳点水溶液于紫外灯照射下可以发出明亮的蓝黄色荧光,最大激发波长312 nm
桦褐孔菌多糖对乳酸菌酸奶发酵及其品质的影响【字数:8347】
摘 要本文以桦褐孔菌多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酸奶中乳酸菌活菌数、持水力、乳清析出率、质构特性、感官、酸度及pH等指标,研究桦褐孔菌多糖对乳酸菌酸奶的发酵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桦褐孔菌多糖添加量为0.1%时,多糖酸奶的乳清析出率最低,为0.48%,乳酸菌活菌数最多,为5.0×108CFU/mL,滴定酸度最适合,为79°T,pH最适合,为4.38,持水力最高,为79.4%,酸奶的感官评分达到最高,为93分,质构指标达到标准。桦褐孔菌多糖可以显著提高酸奶的品质、质构特性。
槐米多酚提取物制作果冻工艺优化【字数:9014】
摘 要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槐米中的多酚,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槐米多酚得率为评价指标,在研究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这四个单因素对槐米多酚得率的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分析得到槐米多酚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40 min。在该条件下,槐米多酚得率可达120.21 mg?g-1。以槐米多酚提取物为原料制作槐米果冻,并优化果冻生产配方。在研究明胶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槐米多酚提取物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这四个单因素对槐米果冻的感官评分
槐米黄酮提取物制作乳酸菌饮料工艺优化【字数:9318】
摘 要本研究以药食两用原材料槐米为原料,以乙醇为提取液,研究超声提取时间、超声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以及料液比四个因素对槐米黄酮得率的影响。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优化得出槐米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在超声提取时间45 min、超声提取温度75 ℃、乙醇体积分数55 %和料液比1:35时,槐米黄酮得率最高,为9.7307 mg·g-1。以槐米黄酮提取物为原料制作槐米乳酸菌饮料,研究白砂糖添加量、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槐米黄酮提取物添加量以及柠檬酸添加量四个因素对槐米乳酸菌饮
河蚬抗氧化肽锌制剂口服液的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字数:11624】
目的制备河蚬抗氧化肽锌制剂口服液,确定口服液的最优调配方案,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10 mg/mL河蚬抗氧化肽-锌螯合物溶液为基准,然后添加蔗糖、蜂蜜、柠檬酸进行单因素试验,再用正交试验确定河蚬抗氧化肽锌制剂口服液最优调配方案。然后通过对口服液进行感官上的定量描述分析,选出最适的杀菌工艺。最后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实验确定的最优调配方案蔗糖添加量为1.5%,蜂蜜添加量为2.5%,柠檬酸添加量为0.1%。实验确定的口服液的最适杀菌工艺是100℃灭菌15 min。抗氧化性实验表明河蚬抗氧化肽锌制剂口服液具
河蚬抗氧化肽锌螯合物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稳定性研究【字数:9615】
目的通过将螯合得到的河蚬抗氧化肽-锌螯合物进行体外模拟胃肠模拟消化试验,研究河蚬抗氧化肽-锌螯合物体外抗氧化能力和稳定性。方法采用体外胃肠模拟消化试验,研究不同消化时间下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的变化情况,并通过EDTA滴定法测锌离子的螯合率,探究河蚬抗氧化肽-锌螯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性和稳定性。结果经过实验得出体外模拟消化后的河蚬抗氧化肽-锌螯合物对几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河蚬抗氧化肽-锌螯合物在胃消化90min与120min时分别有最大
洋槐种子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研究【字数:8172】
摘 要本课题采用碱溶酸沉工艺提取洋槐种子分离蛋白,应用紫外、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了洋槐种子分离蛋白的部分结构信息,应用流变仪等分析了洋槐种子分离蛋白的部分功能性质,结果表明洋槐种子分离蛋白功能性质与pH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结构恢复实验表明等电点pH附近时的分离蛋白溶液表观粘度最高,滞后现象最明显。频率扫描表明随着pH升高,G与G"曲线的平行趋势越明显,洋槐种子分离蛋白pH9.0时的胶凝性最好。应变扫描表明,当G"/G =1时,pH4.5的分离蛋白变形程度最大,达10%;温度扫描表明,当温度降至25℃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