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和钙拮抗剂对桃果实冷害和活性氧代谢影响

桃果实肉质柔软,味道香甜,且富有营养,深受群众喜爱,具有良好的保健价值、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但由于桃果实属冷敏性果实,低温贮藏虽可延长货架期,但时间较长易引起桃果实的冷害。故本论文以白凤桃果实为材料,通过对桃果实贮藏后褐变指数、果实硬度、TSS含量,出汁率以及活性氧代谢等指标的测定,探究钙和钙拮抗剂(EGTA)处理对延缓桃果实的冷害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钙处理可以有效抑制桃果实的衰老和冷害现象的发生,钙拮抗剂(EGTA)处理由于抑制了Ca2+作用,明显加剧了桃果实的冷害。

银耳山药莲藕汤挥发性风味特征分析

通过电子鼻及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银耳山药莲藕汤样品中固体成分及液体成分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银耳山药莲藕汤中固体成分及液体成分的气味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响应程度有所不同,其中液体成分响应程度高于固体成分。从两种样品中分别检测出37、3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相同的成分有27种,主要为醛类(36.80 %,26.31 %)、酯类(22.45 %,9.07 %)以及烃类(5.39%,10.53%),是银耳山药莲藕汤的特征性风味物质。

非编码小rna对沙门氏菌基本特性的影响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加工器械表面存在的生物菌膜及从菌膜中脱落分散的菌体会给产品带来巨大的污染隐患,调查研究表面,器械表面的生物菌膜是引起食品交叉污染的重要原因。我们试验以肠炎沙门氏菌的野生菌株和通过野生菌株构建的sRNA突变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野生菌株和突变菌株生长曲线、泳动能力,聚集能力及表面疏水性的测定,来探究sRNA的缺失对菌体形成生物菌膜的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面6株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在不同pH、氧化应激条件、渗透压条件下的生长没有差异,6株突变菌株中大部分在泳动能力、聚集能力和表面疏水性方面

高产胞外多糖(eps)及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应用

实验从三种泡菜样品中筛选高产胞外多糖和细菌素的乳酸菌,提取胞外多糖,对其中一株乳酸菌的胞外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得到其单糖组成为主要为甘露糖,分子量为3.01×106Da。测试产细菌素乳酸菌的抑菌性质,发现菌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杆菌K-12、铜绿假单胞菌PAO1有抑菌效果,其中一株抑菌效果较好的乳酸菌有一定耐酸性和热稳定性,经分子生物学鉴定最有可能为戊糖乳杆菌。

鲜切甜瓜贮藏期间温度对品质变化的影响

鲜切甜瓜经过清洗、去皮瓤、切分(2*2*2cm)等环节,进行不同温度的贮存,在贮藏期间测定呼吸速率、色差、硬度、pH、失重率、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蔗糖、果糖

鸡蛋新鲜度的光学检测仪器设计和开发

为了开发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鸡蛋新鲜度检测装置,在这项研究中,使用自建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检测平台,通过多种方式来收集不同新鲜程度的鸡蛋样品的透射光谱,并测量了其哈夫单位,建立了近红外光谱预测鸡蛋哈夫单位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最后设计开发了便携式的鸡蛋新鲜度检测装置的硬件和软件。结果表明PLS模型对建模集鸡蛋样品新鲜度预测相关系数(Rc)为0.94,对验证集鸡蛋样品新鲜度预测相关系数(Rp)为0.66,开发出的便携式鸡蛋新鲜度检测装置运行稳定,单个鸡蛋检测时间小于500 ms。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

麦麸中抗真菌活性乳酸菌的筛选鉴定

许多研究证明乳酸菌能够通过形成酸性物质以及抗微生物活性物质抑制真菌及其毒素的产生。而很多自发发酵的食物,如麦麸,酸面团等,是益生乳酸菌的来源。本文从自发酵的麦麸中分离筛选出对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以及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有显著抑制作用的乳酸菌菌株,在此基础上,将这些菌株按照生化以及生理性状进分类,并使用分子生物学16S rDNA序列分析法进行分析和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将自发酵的麦麸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

黄果枸杞类胡萝卜素组成特性的研究

枸杞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本实验以宁夏黄果和宁杞一号枸杞为原料,以四氢呋喃为溶剂,提取样品中的类胡萝卜素。提取完毕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两种枸杞样品类胡萝卜素总含量。通过建立有效可行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定量测定两种枸杞品种不同成熟时期,类胡萝卜素的组成特性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本实验所采用的液相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良好;在成熟过程中,宁夏黄果和宁杞一号的类胡萝卜素总量均呈现增加趋势。二者相比,宁杞一号中类胡萝卜素总量在3个不同时期,均明显高于宁夏黄果;HPLC分析结果显示,宁夏黄果在三个时期中,叶

黑果枸杞花色苷与bsa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运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HSCCC)从黑果枸杞中纯化1种纯度为95%以上的花色苷。通过实验室前期的物质鉴定分析,确认该花色苷为矮牵牛素3-O-芸香糖-5-O-葡萄糖苷(petunidin3-O-[rhamnopyranosyl-( trans-p-coumaroyl)]-5-O-(β-D-glucopyranoside),并在调节pH为7.4,温度为310K(模拟人体环境),运用荧光光谱分析法研究了LRM与牛血清白蛋白(bov

一株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及鉴定【字数:8092】

摘 要本研究首先从虾酱中进行菌种分离得到所需要研究的目标菌株,将其命名为菌株HS22,再将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和生理生化鉴定,进而鉴定菌株HS22的种属。其中以中性红色脂肪培养基和维多利亚蓝培养基作为初筛培养基,继续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包括甲基红实验、V-P试验等进行菌株HS22的鉴定,最后与16S rDNA序列进行相应分析,对菌株HS22进行鉴定。最终根据各类实验验证得出,所研究的菌株HS22为一株产脂肪酶的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且其最适的产酶温度为30°C,最适产酶pH为7.0。

三种国槐种子蛋白的流变性质研究【字数:8496】

摘 要以国槐种子为原材料,采用碱溶酸沉、醇法、酸法三种工艺制备国槐种子蛋白;应用紫外、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了三种国槐种子蛋白的部分结构信息;通过流变仪分析了研究三种国槐种子蛋白的部分流变性质。结果表明,制备工艺不同,国槐种子蛋白的流变性质各异。紫外光谱显示,相比于酸法浓缩蛋白,醇法与分离蛋白的λmax较为显著,分别位于260nm与348nm。280与350nm激发的荧光发射光谱显示,三种蛋白的最大发射波长均位于362nm。流变分析表明,醇法国槐浓缩蛋白的表观黏度较大,滞后现象显著;剪切应变扫描表明,当G"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