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光谱反射率与稻飞虱引起的水稻产量损失率间的关系
:为了阐明水稻受稻飞虱危害后累积虫量、单穗重及千粒重与稻叶光谱反射率间的关系,组建诊断水稻产量的光谱模型,以便为稻飞虱为害后水稻的早期测产提供指导。本文在室内和室外条件下采用ASD光谱仪分别测定水稻受不同虫量褐飞虱为害后的光谱反射率,以及受害后的单穗重及千粒重,并采用直线回归法,建立基于光谱参数的产量诊断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虫量的增加,反射率在绿光区(530-570nm)和近红外光区(770-925nm)降低,且在近红外光区降低幅度较大,而在红光区(610-500nm)的反射率随虫量增大而升高,对虫量敏感的波段为534-574nm和697-925nm。绿光区(530-570nm)和近红外光区(770-925nm)的反射率与千粒重和单穗重显著负相关,而在红光区(610-500nm)的反射率呈正相关,对单穗重敏感的波段有400-499nm、662-694nm和709-925nm ,对千粒重敏感的波段有662-685nm、527-568nm和702-925nm。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3
1.1 实验材料与水稻管理3
1.2 实验处理和接虫方法3
1.3 田间冠层光谱数据的采集3
1.4 数据分析方法3
2 结果与分析4
2.1 褐飞虱的种群动态和引起的产量损失4
2.2 褐飞虱危害后水稻的冠层光谱特征5
2.3 水稻产量与冠层光谱反射率间的关系6
3 讨论 8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水稻光谱反射率与稻飞虱引起的水稻产量损失率间的关系
引言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我国水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我国水稻年播种面积约占世界水稻播种面积的 20%,稻谷年均总产约占世界稻谷总产的35.26%,居世界第一位[1]。在水稻生长的整个时期,常遭受各种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为害,且每年所引起的损失都相当惊人。据统计,在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3
1.1 实验材料与水稻管理3
1.2 实验处理和接虫方法3
1.3 田间冠层光谱数据的采集3
1.4 数据分析方法3
2 结果与分析4
2.1 褐飞虱的种群动态和引起的产量损失4
2.2 褐飞虱危害后水稻的冠层光谱特征5
2.3 水稻产量与冠层光谱反射率间的关系6
3 讨论 8
致谢10
参考文献11
水稻光谱反射率与稻飞虱引起的水稻产量损失率间的关系
引言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我国水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我国水稻年播种面积约占世界水稻播种面积的 20%,稻谷年均总产约占世界稻谷总产的35.26%,居世界第一位[1]。在水稻生长的整个时期,常遭受各种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为害,且每年所引起的损失都相当惊人。据统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