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3o4凹土明胶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附件)
近年来,由于磁性吸附材料易于回收利用,在工业水处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相关研究表明,制备的四氧化三铁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且易回收,在工业水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相关文献已知Fe3O4单独作用效果不明显,不易于观察测量,需要添加絮凝剂。本实验拟以Fe3O4为磁核,选择明胶和我省特色的凹土作为絮凝材料。制备Fe3O4-凹土-明胶复合微球论文中用的是乳化交联法。将经过酸改性后的凹土和四氧化三铁在去离子水中充分搅拌分散,加入到融化的明胶中制成复合微球,并将制备好的复合材料通过电镜和红外进行表征
pafcpdm复合混凝剂强化混凝除藻性能研究(附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也逐渐突出。当水体呈现富营养化时,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亟需寻找一种安全、高效的除藻方法来应对水体富营养化。常见的藻类密度小、稳定性强且不易沉降。混凝剂法通过向水体中投加混凝剂,与藻类形成絮体共同沉降,除藻效果较显著。本课题将无机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与有机混凝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进行复合制备出PAFC-PDM复合混凝剂,并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其微观形态及结构进行表征,观察到PAFC-PDM复合混凝剂内部松
ph调控的磁性硅藻土基农药控释机理研究(附件)
此项研究为了延长农药使用期限和提高农药使用效率,通过复合多巴胺(PDA)-修饰的硅藻土,海藻酸钙(CA)和毒死蜱(CPF)来开发一种pH反应控制释放的PRCRC。借助SEM,XRD,FTIR,Zeta电位等方法对其微观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再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释放后的吸光度以及谷物种子发芽率评价其生物安全性,比较不同pH值下PRCRC的释放程度。结果表明随着pH值从5.0增加到9.0,PRCRC的稳定性降低,因为在碱性条件下,CA趋向于膨胀和溶于水。随着pH值的增加,海藻酸钙的释放量随钠离子交换效应的
一种废水臭氧催化氧化塔的优化设计(附件)
本次设计是在实验室臭氧氧化塔小试装置模型的基础上,经过继续实验、检测、对比,强化臭氧催化氧化塔对于臭氧利用率的提高,最终选出优化调整方案对臭氧催化氧化塔设备及工艺进一步改进。优化的方案,不仅需要在塔本身的装置上进行创新、优化、调整,同时也需要从填料/催化剂,以及进水流速等方面进行调整。在通过试验和优化设计计算后,最终选定新增一个接触氧化池作为气液预混段与氧化塔相连接,并联使用,同时将接触氧化池排出的气体回流至废水臭氧催化氧化塔1号曝气头处再次利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多加设一个尾气收集塔,将尾气通入后经过
三乙醇胺改性凹土对水体中pb2+的吸附性能研究(附件)
吸附法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可重复利用等优点,在水处理中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实验将三乙醇胺负载在凹土上制备了新型改性凹土,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紫外光谱等对其性能及形态结构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三乙醇胺吸附在凹土的表面,形成复合吸附剂。考察了三乙醇胺改性凹土对水体中Pb2+吸附性能,通过单因素影响吸附实验,确定了三乙醇胺改性凹土吸附水中Pb2+的适宜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效率随着投加量、pH、温度以及吸附时间的增大而增大,而且在投加量大于0.04 g、温度在55℃~65℃、时
乙二胺改性凹土对水体中pb2+的吸附性能研究(附件)
本文制备了乙二胺改性凹土作为吸附剂,吸附水体中的Pb2+。并进行FT-IR、SEM和XRD表征。考察了吸附剂的投加量、溶液的温度、pH以及时间等影响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绘制了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表征结果表明乙二胺成功的负载在了酸性凹土上,而且未改变酸性凹土的组成以及晶体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投加量为0.16 g、温度为65℃、pH为7时去除率可达98.01%。通过研究吸附动力学,得知该吸附过程较好的吻合二级动力学方程,以化学吸附为主。通过吸附等温线的研究,得知该吸附过程较好的吻合Langmuir等
凹土ida复合树脂对水体中cu2+的吸附性能研究(附件)
本实验采用制成的复合树脂来吸附水体中的铜离子,并对树脂进行FT-IR、XRD、SEM表征。考察了凹土/IDA复合树脂的投加量、pH值以及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绘制了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表征结果可知凹土以物埋方式填充于树脂,且把凹土的大部分特征峰包覆,可见树脂制备成功。实验数据表明当树脂投加为0.20 g、pH值为6且温度为65℃时,Cu2+去除效率最高,达到81.8%。动力学研究表明,凹土/IDA复合树脂对Cu2+的吸附较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在298 K温度下,凹土/I
凹土ida复合树脂对水体中ni2+的吸附性能研究(附件)
本课题制备了凹土/IDA复合树脂,并对凹土/IDA复合树脂做了FT-IR、XRD、SEM表征。研究了凹土/IDA复合树脂对水中Ni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树脂投加量、pH值、吸附温度对于Ni2+去除率的影响。并绘制出吸附动力学曲线与吸附热力学曲线。实验表征表明红外光谱酸改性凹土高频区和低频区的特征峰与凹土/IDA复合树脂的特征峰基本一样。电镜原棒状的凹土表面变成了颗粒状,说明在改性凹土表面上负载了很多IDA基团,制成树脂负载比较成功。XRD原凹土的大部分峰都已消失,只留下一个峰,说明多数杂质已经去除,复合树
凹土模板合成的花瓣状bi2wo6氮化碳可见光催化降解rhb(附件)
本次实验为了提高类石墨相氮化碳(g-C3N4)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对g-C3N4进行改性研究,以凹土(ATP)为模板并将钨酸铋(Bi2WO6)通过高温高压的方式将Bi2WO6负载在g-C3N4上,制成ATP/Bi2WO6/g-C3N4成品。借助X-射线衍射分线(XRD)、红外、扫描电镜分析(SEM)、荧光光致发光光谱分析(PL)、漫反射光谱光谱(UV-vis DRS)等方法对其微观结构及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再以罗丹明B(RHB)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可见光催化降解,同时考察时间值、pH、温度对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
分散聚合法制备亲水性pmma微球(附件)
本研究采用慢速滴加交联剂的分散聚合法,成功制备了一定交联度的单分散PMMA微球和亲水性Poly(MMA-EGDMA-NVF)微球。实验以乙醇/水为的分散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 (AIB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EGDMA)为交联剂,在分散聚合法成核完成后,加入亲水性单体N-乙烯基甲酰胺(NVF),再慢速连续滴加含有EGDMA、MMA的乙醇/水混合溶剂,制备了亲水性Poly(MMA-EGDMA-NVF)微球。本文通过优化聚合过程,分别
可用于溶液中碘离子处理的铜修饰矿物基材料的制备与表征(附件)
工业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和药物污染等导致了水体中的碘浓度升高,过量的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且放射性碘会使碘污染的程度更加的严重,因此,开发新型,专属的碘吸附材料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本文以矿物基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铜负载矿物基材料用于溶液中碘离子的去除,掌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XRD、FT—IR、扫描电镜等表征方式对改性前后的材料和吸附前后的材料进行分析,并考察在不同条件下复合材料对碘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铜离子负载的矿物基材料对碘离子能有效的吸附,四种材料中其中白土矿物基材料的吸附率和吸附量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