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的制备及其性能
摘 要
本文应用了共沉淀方法合成镍锰酸锂前驱体,然后通过传统高温的方法来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Mn1.5O4。并探究不同的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搅拌时间下对其各项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XRD和SEM等对产品的晶体结构、形貌进行系列表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反应温度下制备的样品,在50°C下合成的材料具有最好的正八面体尖晶石型结构,无杂质相其拥有最为规则的球形形貌。它的电化学性能最好,第一圈放电比容量为137.1 mAh·g-1,50个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为139.
间苯基二四唑乙(丙)酸的合成
摘要
四唑是常见的含氮原子的五元杂环。本论文首先用间苯二甲腈和迭氮化钠为原料,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以氯化铵为催化剂,反应生成间苯二四唑。然后用间苯二四唑与溴乙酸乙酯反应,以三乙胺为催化剂,生成间苯二四唑乙酸乙酯;用间苯二四唑与溴丙酸乙酯反应,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生成间苯二四唑丙酸乙酯。最后分别将间苯二四唑乙酸乙酯和间苯二四唑丙酸乙酯碱性水解,得到间苯二四唑二乙酸和间苯二四唑二丙酸。使用红外光谱仪和熔点仪对所合成出的产物进行初步分析。
高效水基金属脱脂剂的研制
摘 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能在室温下就可快速去除钢铁表面油污的脱脂剂。此脱脂剂利用其独有的表面活性剂复配技术,对金属表面油污去除彻底,脱脂速度较快(只需4-5min的浸渍加人工摆洗脱脂时间就可以对普通钢铁高效脱脂),脱脂效果显著。高效水基金属脱脂剂的典型配方为:10g / L NaOH, 6g / L Na2CO3, 10g / L Na2SiO3 ? 9H2O, 10g / L Na3PO4?12H2O,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OP-10按质量2:1复配)7.5g/L。本文研究了脱脂剂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技术研究
摘 要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广大师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重要场所。化学试剂的复杂性及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等给维护实验室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压力。结合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现状和安全特性,讨论了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源的识别与分类方法。
从提高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出发,提出可行的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和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将安全检查表法应用于各类化学实验室安全状况的定性评价,将HAZOP法应用于具体的实验流程的定性评价,并结合化学实验室的具体案例给出定性风险评价结果,为更加科学有效地管
高校化学实验室风险控制与标准化管理研究
摘要
随着高等院校实验室的增多及教学科研任务的加重,各类实验室事故频发,而化学实验室由于环境特殊,作为一个相对高危的场所,其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通过介绍国内外实验室的管理经验、管理机制、法律法规及相关安全管理研究的进展,列举部分事故案例,强调了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从危害性质角度出发,将高校化学实验室各类危险源进行分类和详细分析,并以几类化学实验室为研究对象,对其危险源进行了辨识和分析。针对高校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危险化学品和废弃物等固有危险源,给出了具体风险控制方法
高校实验室无机废液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摘要
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中,会产生各种废液,如果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损害人们的健康。如As、Pb和H克等元素的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不易分解和排出,长期积累会引起皮下出血、胃痛、肾功能损伤等;氯仿、四氯化碳、多环芳烃等有致癌作用;CrO3接触皮肤破损处会引起溃烂不止等。因此,必须加大实验室的废液处理力度,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处理。
(2吡啶)吡唑1乙酸与Sm(III)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摘要
SmCl3·6H2O与3-(2-吡啶)吡唑-1-乙酸(Hpypza=3-(2-pyridyl)-1-pyrazolyl) acetic acid)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Sm2(pypza)2(H2O)10] Cl4·H2O。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这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Sm2(pypza)2(H2O)10] Cl4·H2O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 a =13.327(3),b =9.2668(19),c = 15.264(3) ?,α = 90.00(°),β
MC尼龙云母粉复合材料的研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采用己内酰胺单体原位聚合方法研制MC尼龙/云母粉复合材料, 探讨了云母粉不同添加量、催化剂用量及聚合温度对复合材料的聚合过程和性能的影响。通过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偏光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热性能、结晶行为进行分析,用布氏、洛氏硬度计对复合材料的硬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控制在己内酰胺质量的0.14%,聚合温度在160℃~170℃时聚合效果最佳;随着云母粉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熔融温度升高,热稳定性得到了增强。云母粉还改变复合材料的结晶形态,使尼龙的结晶尺寸发生
中空氢氧化镍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以凹凸棒粘土为模板制备了中空氢氧化镍,采用XRD和SEM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时间、不同的碱、凹凸棒粘土的量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的影响。采用了电化学测试的方法测试了以六次甲基四胺为碱源在180 °C反应12 h制得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材料在0.2 A/g的电流密度下可达3927.9 F/g比电容,说明所制备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容性能。 关键词 凹土,氢氧化镍,电容
光致溶胶凝胶法一步合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防腐蚀涂层的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课题通过原位光引发溶胶凝胶法,利用烷基有机硅烷为前躯体制备了具有多层(CnTMS, n=8, 12, 16)层状结构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这是关于纳米杂化薄膜方面的光化学领域,依赖于可溶性离子盐(PAG103)通过光解(395 nm)产生超强酸光催化剂而引发反应。所得到的杂化涂层的结构和宏观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偏光显微镜、XRD、FT-IR以及热重等表征手段对固化涂层进行进行表征。光强度和烷基链长度是硅烷自组装中两个主要的方面。最后,我们利用盐浸泡实验对铝合金的耐蚀性能
凹土聚丙烯酰胺复合增稠剂的制备及性能与增稠机理的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凹凸棒土为原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凹土/聚丙烯酰胺复合增稠剂。实验主要研究了引发剂含量、NaOH皂化浓度、凹土含量对聚丙烯酰胺系增稠剂粘度、流变性能及耐电解质性能的影响,以及该增稠剂在涂料中的应用。通过测试流变性能对增稠机理进行了探索。所测得的增稠剂的最佳引发剂含量为0.037%,最佳皂化浓度为0.2 mol/L,最佳凹土含量为30%,这样的复合增稠剂的粘度为3777 mPa·S。将该增稠剂应用到涂料中可增加涂料粘度,改善涂料的流变性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