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技术研究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技术研究[20200411155131]
摘 要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广大师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重要场所。化学试剂的复杂性及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等给维护实验室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压力。结合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现状和安全特性,讨论了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源的识别与分类方法。
从提高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出发,提出可行的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和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将安全检查表法应用于各类化学实验室安全状况的定性评价,将HAZOP法应用于具体的实验流程的定性评价,并结合化学实验室的具体案例给出定性风险评价结果,为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高校化学实验室提供参考。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模型及计算步骤,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化学实验室的定量风险评价过程,并以各类化学实验室为评价对象,给出定量评价结果,为实验室风险分级管理提供参考。
 *查看完整论文请 +Q: 3 5 1 9 1 6 0 7 2 
关键字:化学实验室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目 录
1前言 1
1.1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概述 1
1.2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 1
1.3国内外事故案例 2
1.4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3
1.5研究课题 4
2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危险源辨识与分类 5
2.1海因里希灾害模型 5
2.2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源分类 5
2.2.1不安全化学环境因素 5
2.2.2不安全物理环境因素 6
2.2.3不安全行为因素 7
3高校化学实验室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 9
3.1危险源风险评价研究现状与方法分类 9
3.2安全检查表法 9
3.2.1安全检查表法综述 9
3.2.2安全检查表的制定 9
3.2.3安全检查表法风险评价案例 14
3.3危险与可操作分析方法 19
3.3.1危险与可操作分析方法综述 19
3.3.2HAZOP分析方法的应用 23
3.4模糊综合评价法 26
3.4.1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26
3.4.2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29
4结论与展望 40
4.1结论 40
4.2展望 40
5附录 42
5.1三类化学实验室安全检查表 42
5.1.1无机化学实验室安全检查表 42
5.1.2分析化学实验室安全检查表 46
5.1.3某教师研究室安全检查表 50
5.2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步骤 54
5.2.1无机化学实验室 54
5.2.2分析化学实验室 58
5.2.3某教师的研究室 61
参考文献 66
致谢 67
1前言
1.1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概述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实验室成为各个学校乃至工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到小学初中的一些小型实验室,大到各类高校进行教学及科研的大型实验室,还有研发各种药物、胶水、化妆品等商品的工厂,实验室已经很好的融入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了。以高校实验室为例,全面地开放我们的实验室已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了。全面开放高校实验室,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去激发自己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们发掘自己对科学创新的热情,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社会竞争力,对学生们未来的社会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这对推动我们的社会进步来说意义深远。高校实验室是进行专业的技术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不可或缺的场所,更是推动祖国科学事业发展和国家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对于理工类的院校来说,实验室更加不可缺少。这种前提之下,保证实验室的稳定与安全,让实验人员安心学习和工作,对于学校的稳定、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化学实验室由于实验条件的复杂性和所用材料的危险性,如果操作和管理不当,就会引起燃烧、爆炸、中毒等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所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到位,不能有一点马虎。
1.2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
随着高校实验室建设越来越完善,实验室配备越来越齐全,有关实验室安全的问题也开始时常被提及,渐渐被广大群众所关注,加之全球各地时常发生一些实验室事故,各个高校也就针对本校实验室的安全规范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为守则和实验准则,也安排了一些人员来负责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来保证实验室的日常安全与稳定。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实验室中,严格按照行为守则的学生却是寥寥无几。在实验室内聊天、打闹,实验室内穿着不规范,玩弄实验器材的现象比比皆是。学校实验室实验准则上也缺乏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处理办法,使得这些准则的作用大打折扣。实验室管理人员也无法做到时时刻刻关注到实验室的安全状况,难免有所疏漏,这就更加降低了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性。从这些现状来看,各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很多方面还有待加强。
高校实验室配备安全有效的消防设施和急救设施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部分高校实验室的消防设施年久失修,一些灭火器也是过了保质期,或是只配备了灭火器,无其他设施。甚至一些高校实验室严重缺乏这些消防设施,救护设施也难以看到。实验室安装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一旦出现问题,这些实验室将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高校实验室的试剂、药品应有尽有,部分药品危险系数高,其所需的储藏条件也更加苛刻,都应该统一进行管理。但是部分高校实验室缺乏这种意识,与一般试剂一起摆放,学生也可以轻易拿到,这大大增加了实验室的危险系数。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会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困难。
1.3国内外事故案例
历年来,实验室内因操作不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污染、伤人等事故常有发生。举几个例子:2005年5月,某化验室收集到一瓶甲醇的样品,但是该样品是用矿泉水瓶装的,而且水瓶外部也没有做任何表明,只是放在办公室的窗台上,没有立即送到分析室进行分析,导致一名进入办公室的化验员将其当作矿泉水喝下,之后因感觉不对劲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洗胃。2008年,上海有机所内,一位博士生在使用过氧乙酸时,没有佩戴实验室的防护眼镜,实验过程中过氧乙酸溅入眼睛,导致双眼受伤。2008年7月11日,云南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当时一名博士生正在做实验,面部被严重炸伤,而左手掌只剩下了拇指。2009年10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炸:北京理工大学5号教学楼9层实验室发生爆炸,5人受伤。爆炸的厌氧培养箱为新购进的设备,调试中可能因压力不稳引发事故。2009年11月18日,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内,因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未及时关闭实验仪器,从而发生了严重的火灾。还有最近的13年4月30日,南京理工大学一平层实验室发生爆炸,造成一人死亡,三人重伤,房屋倒塌面积达34平方米。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案例,还有很多小的事故没能报道,有一些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国内的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范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实验人员的实验操作还需更加小心、规范。
不只是国内,实验室安全事故在国外也时有发生。2008年12月29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23岁助理研究员Sheharbano Sangji用注射器从瓶子里抽取高度易燃的叔丁基锂时,液体突然燃烧起来,烧着了她的衣服。当时她没有穿实验工作服,因此造成了三度烧伤,18天后,她在医院离世。2010年5月15日,巴西最大生物研究所――布坦坦研究所发生火灾,许多珍藏了近百年的动物标本被毁。存放众多蛇类、蝙蝠和蝎子等标本的大楼灾情严重,许多存放了近百年的标本毁于一旦。
由此可见,即使在工业发展更加深入的西方发达国家,在重大危险源控制体系已逐渐成熟的工厂和学校,发生各种灾难性事故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他们还需要更进一步地完善他们国家的安全控制体系。作为我们这个刚开始发展风险管理技术的国家,在日常的生产学习中,规范自己的实验室操作,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探索安全管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1.4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外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正在蓬勃发展。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重视危险源识别、评价和控制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提出的国家标准GBl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从2001年4月1日开始实施,为我国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做出了贡献。根据“中国期刊网”的统计结果,国内每年关于风险方面的文章的发表数量正在逐年递增,这其中的所包含的研究范围也是相当的广泛的。例如:航天管理与决策、化工企业突发事故概率、评定与风险评价等等。中国也从国外引进了四套软件,按照QRA、RBI思想在工程实践上进行了探索,个别的一些企业单位正在自主开发属于自己的软件。由此可见,中国的安全管理体制从开始的萌芽阶段,正一步步地走向正轨,正向西方发达国家所达到的水平努力看齐,虽说可能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来完成目标,但已在慢慢改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yyhx/93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