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土表面能及凹土中沸石水、结构水扩散的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采用Materials Studio (MS)软件包,在Forcite模块下对斜方晶系凹土的表面能及凹土中结构水和沸石水的扩散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表面能计算中,表面能随结构增大而增加,到近万原子稳定不变,精度对其的影响微乎其微,静电能的有无使Universal和COMPASS力场差别很大,真空层则通过影响静电能从而使COMPASS力场下计算的能量变化很大;在动力学计算中,它们的扩散速度都随真空层增大而增加,沸石水扩散速度远快于结构水,结构水和沸石水
化学还原法制备高分散Pd凹土加氢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摘要:以粗凹土为原料,经过硝酸酸化后,制备先负载后还原和先还原后负载的Pd-PAL催化剂和Pd-SnO2-PAL催化剂。样品采用SEM、XRD、EDX和BET进行了表征,并进行邻氯硝基苯和苯酚加氢反应,考察了制备方法、Pd含量、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还原法先还原后负载的Pd-PAL催化剂具有很好的邻氯硝基苯加氢活性,催化剂Pd含量1%,反应温度30℃以上,反应时间120min,邻氯硝基苯转化率达到100%,邻氯苯胺选择性达到98%以上。Pd-SnO2-PA
固相合成高表面活性的有机凹土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课题效仿玛雅蓝的制备工艺,采用固相合成法,以多巴胺为改性剂制备了高表面活性的有机凹土。通过元素分析、XRD、透射电镜、热重以及FT-IR等表征手段对改性前后的凹土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前后的凹土晶体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多巴胺自聚合包覆在凹土表面,10 wt%复合物洗脱后多巴胺的固载率达到4.2 %,且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固载率越大。同时采用显色法对复合物活性基团进行了定性检测,结果表明复合物有着明显的显色反应,说明经改性后的复合物有着较高的活性。 关键词 固相
层状硅酸钠的稳定性以及对硬水软化性能的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课题研究了层状结晶二硅酸钠的稳定性及硬水软化性能,结果显示:层钠在水中的pH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pH值变化幅度较小,符合洗涤剂的要求。层钠对水有较强的吸附性,1.019g层钠最终吸水0.68g,吸水率为66.73%,层钠的吸水速率在实验开始时最快,然后吸水速率迅速下降。采用EDTA滴定,以钙镁离子交换能力(CEC和MEC)为考核指标,对于0.5g层钠试样,浓度为0.003mol/L左右的钙离子浓度和浓度为0.004mol/L左右镁离子溶液已使层钠交换能力达到饱和值,分
聚砜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采用聚砜材料及相转化方法,对聚合物超滤膜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进行了详细研究. 为了控制其微孔结构,系统研究了制膜条件,包括聚合物、溶剂及添加剂的选择;通过正交实验对成膜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研究结果表明,铸膜液中聚砜浓度对超滤膜水通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后依次是丙酮含量、溶剂蒸发时间在此基础上,优化得到聚砜基膜的制备条件:聚砜的质量分数为12 % ,溶剂蒸发时间14 min ,丙酮的质量分数为0.25 %.在此条件下,膜将保持原有高截留率并使纯水通量得到较大提高。
超细凹土改性PPB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研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超细凹土改性PP-B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研究,利用熔融复合技术制备PP-B/凹土复合材料,研究不同比例的超细凹土作为添加剂对PP-B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温度、组分含量、时间和螺杆转速挤出工艺参数及注塑温度、模具温度、注塑压力、保持压力、注塑时间、保压时间注塑工艺参数。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表明:凹土在PP-B树脂中能均匀分布;PP-B/AT树脂复合材料和纯PP-B相比,在凹凸添加量低于0.4%时,断裂伸长率并没有降低;加入适量凹土可以提高PP-B树脂的耐热性。 关键词 P
凹土基Pickering乳液复合微球固定化酶及应用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摘要:本实验以凹土作为稳定剂制备Pickering乳液,接着以Pickering乳液为模板制备复合微球作为脂肪酶固定化的载体。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红外光谱仪(FT-IR)对复合微球进行表征,确定复合微球的结构和组成。同时对固定化条件与固定化酶的酶活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复合微球作为载体能够实现脂肪酶的固定化。在固定化时间为4h,pH为7.4,温度为45℃,酶液浓度为0.64mg/mL时脂肪酶的固定化效果最佳;经过4h高温保存后,酶活仍有初始酶活的78.8
凹土基复合有机红颜料的制备及表征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现在市场上使用的颜料虽然具有着色力强、色泽鲜艳等无机颜料不具有的优点,但是仍然存在价格高昂,遮盖力低等问题,虽然有人采用聚合物包膜、表面活性剂处理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但到目前为止,仍然不尽理想。 本实验采用无机凹土作为颜料内核,利用凹土的大比表面积和硅烷偶联剂的优良结合性,将有机红颜料玫瑰红B吸附于内核的表层,采用透光性良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固色包覆材料,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制备出复合红颜料,在最适宜的条件下,测得其利用率为95.95%,并且进行耐酸碱性和耐温性的性能测
钨酸钴的水热制备及其电容性能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解决能源问题在当下看来已经十分紧迫。解决能源问题为大家所共识,其基本原则就是开发高效的产品,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小的环境污染,获得最大的能源动力。用简单的水热法来制备晶态钨酸钴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通过三电极系统,对所制备的产物的结构,形态,比表面面积和孔分布进行了表征和对它们的电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1.0 A/g时,晶态钨酸钴的特定电容是1817.14 F/g 。高表面积和适当的细孔分布导致钨酸钴电化学
PDMAEMA@Fe3O4复合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课题运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技术,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为单体,三硫代碳酸酯(DATC)为RAFT试剂,制备PDMAEMA@Fe3O4复合磁性纳米粒子。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制备的纳米Fe3O4粒子及PDMAEMA@Fe3O4复合纳米粒子的形貌,通过热重分析(TG)、红外(FT-IR)、元素分析(EA)和X射线衍射(XRD)对每一步的接枝结果进行了分析, 用马尔文粒径分析仪对PDMAEMA@Fe3O4
PDMAEMAPDBAEMA无规共聚物的制备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 本课题运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DMAEMA)和甲基丙烯酸二丁氨乙酯(DBAEMA)为单体,CuBr为催化剂,1,1,4,7,10,10-六甲基三亚乙基四胺(HMTETA)为配体,2-溴异丁酸乙酯(EBIB)为引发剂,制备P(DMAEMA-co-DBAEMA)无规共聚物。并采用凝胶色谱仪(GPC)检测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通过核磁共振(NMR)分析聚合物的组成,用酸碱滴定法计算聚合物pKa值,并用马尔文粒径分析仪对聚合物的粒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