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制备
摘要
本文采用辐射接枝法,在一些含氟基膜上接枝VBC单体及交联剂DVB,以提高其稳定性能,制备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关键材料质子交换膜,它是一种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起着隔离甲醇与氧气,防止它们直接发生反应以及交换质子、绝缘电子的作用,是一种选择透过性的聚合物膜,因此其性能的优良直接影响DMFC的质量及使用寿命。本文研究重点就是通过在氟膜基体上接枝VBC和DVB来提高膜的化学稳定性能,但是高浓度的DVB在提高膜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膜的导电性,因此通过实验选取VBC和DVB接枝的最优配比
电生Fenton试剂鲁米诺发光体系应用于COD检测的探索
摘 要
本文对夹心型电致发光检测平台进行了改进,以鲁米诺发光为研究目标,对装置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明检测平台的稳定性得到了增强;本文利用电化学的方法生成Fenton试剂,并利用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诱导鲁米诺发光。由于羟基自由基的氧化是无选择性的,因此当加入还原性的葡萄糖时,葡萄糖会与鲁米诺发生竞争反应,因此鲁米诺产生的化学发光会降低。根据不同浓度葡萄糖所造成的发光强度减弱的关系,寻求COD与发光强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pH=6.5的0.2 mol/L的PBS溶液中,扫描电位为0~
磷钨酸二氧化钛修饰铂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摘 要
本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在铂电极表面用磷钨酸-二氧化钛(PWA-TiO2)进行直接电化学修饰,对纺制的磷钨酸-二氧化钛纤维材料用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XRD)进行结构的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伏安法对磷钨酸-二氧化钛修饰的铂电极(PWA-TiO2/Pt)的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亚硝酸钠(NaNO2)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以及良好的稳定性,可以对其实现快速准确测定。亚硝酸钠(NaNO2)在8.8×1
磷钼酸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制备及对多巴胺的电催化研究
摘 要
在本文中,通过静电纺丝和焙烧技术成功制备了二氧化钛(TiO2)负载磷钼酸(PMoA)纳米纤维,并将其与石墨、溶解的固体石蜡混合均匀灌入塑料管中制得PMoA-TiO2碳糊电极。电纺所得的纤维运用扫描电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其进行形貌和结构的表征。而该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则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示差脉冲伏安法(DPV)进行考察。研究表明,多巴胺(DA)在5.00×10–8 ~ 1.25×10–6 mol/L浓度范围内与响应电流呈现出很
磺化三聚氰胺对羟基苯甲酸甲醛树脂的合成
摘 要
本文以三聚氰胺(M)、对羟基苯甲酸(PHA)、甲醛(F)、亚硫酸氢钠(SB)等作为主要原材料,制备具有良好水溶性和良好稳定性的磺化三聚氰胺-对羟基苯甲酸-甲醛合成树脂减水剂,研究了磺化PHA-SMF的合成和减水特性,并研讨了各个反应时期反应物料的比值、甲醛的用量、体系温度、反应时间对合成产品特性的影响,以此确定了改善减水剂特性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
通过试验研究,最终确定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当n(M)∶n(PHA)∶n(F) ∶n(SB) =1∶0.11∶5.56∶1.
磺化三聚氰胺水杨酸甲醛树脂的合成
摘 要
本文以水杨酸(SA)、三聚氰胺(M)、亚硫酸氢钠(SB)和甲醛(F)为原料,对原料量、反应各步骤的pH值、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改进和系统的研究。成功合成出磺化三聚氰胺-水杨酸-甲醛树脂,即稳定的SA-SMF高效减水剂。确定了其最优合成条件为:最佳原料比例为,n(M):n(SA):n(SB):n(F)=1:0.11:1.33:3.89。羟甲基化反应阶段: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长为50min,pH为8.5;磺化反应阶段: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长为3h,pH=12;缩聚反应阶段
聚脲润滑脂生产工艺的研究
摘 要
随着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高温、高速、高负荷机械设备得到广泛的使用,为了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摩擦磨损,延长设备寿命,普通的润滑脂已经不能满足上述需求,这就需要高性能润滑脂才能满足。聚脲润滑脂由于具备高滴点、杰出的氧化安定性、优良的热安定性、长寿命等特点,对于这些苛刻的环境,它都能起到很好的润滑效果。现如今,包括电器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造纸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工业等,都需要聚脲润滑脂的的这种优良的性能才能满足,因此高性能聚脲润滑的制备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聚脲润
聚脲润滑脂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摘要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润滑脂的作业条件特越来越多苛刻,对润滑脂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聚脲润滑脂作为一种新型润滑脂,制作简便,价格适中,环保无毒,,具有高滴点,良好的剪切性等优良的综合性能,在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电器设备、军事工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欢迎。
聚脲润滑脂的推广始于国外,而我国在聚脲润滑脂的研究和生产上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高端市场被国外产品所垄断,因此,加速发展聚脲润滑脂势在必行。
对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
钴掺杂氧化锌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摘 要
直径低于100纳米级别,并且要求长度达数毫米的一维的纳米纤维材料,同时具备 大的比表面积,具备有低廉的成本,简单的操作,组分结构很容易控制等优点的材料可以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本实验使用静电纺丝法再然后经过焙烧过程在金电极的原位合成氧化钴(CoOO)/氧化锌(ZnO)修饰电极,之后对纤维的形貌和结构使用扫描电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进行表征。测试电极的电催化性质使用循环伏安法(CV),示差脉冲伏安法(DPV)以及计时电流法(IT)。根据试验成果能够看出,所制
钴有机膦酸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摘 要
金属有机膦酸化合物由于具有多种有趣的拓扑结构和优异的磁学、光学等方面的性质,而使其在开发新的磁性和光学材料方面存在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有机膦酸配合物的研究概况和钴配合物的分类,在此基础上,我们设计合成了含有钴金属的单核配合物。
主要工作如下:
1、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对配合物的研究和发展状况、金属有机膦酸和含钴金属配合物结构类型进行综述。
2、通过具体的实验,以C6H3(COOH)2CH2PO(OH)2(5-
锂离子三元正极材料Li(Ni0.4Co0.2Mn0.4)O2的制备
摘要
层状锂离子三元正极材料具有放电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好等优点被誉为是最有可能成为锂离子电池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对其各方面的探究则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本课题通过简化的共沉淀方法制备三元材Li(Ni0.4Co0.2Mn0.4)O2,并探究合成前驱体过程中,反应温度,沉淀剂的种类和滴加方式对合成前驱体的影响。从而寻找提高材料表面特征,电化学性能的原理。结果如下可知:温度过低时反应不充分,金属离子不能完全沉淀,温度过高时,形成的沉淀容易分解,而不容易形成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