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人工鱼巢设置区内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为了解太湖人工鱼巢设置区内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在2013年3月至6月,在太湖三国城人工鱼巢设置区域,通过对人工鱼巢内外进行的连续4次采样分析,鉴定出原生动物、轮虫类、枝角类和桡足类共4门29种浮游动物。其中原生动物与轮虫均为9种占总种数的31%,枝角类7种占总种数的24%,桡足类4种占总种数14%。人工鱼巢内发现28种,多于人工鱼巢外23种。人工鱼巢内外的密度范围是34.50~677.50ind./L,人工鱼巢内密度的平均值是219.09ind./L,高于人工鱼巢外密度的平均值106.52ind./L。

大豆肽蛋白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生长消化机能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研究大豆短肽替代鱼粉充当饲料蛋白源对黄颡鱼生长、消化和免疫机能的影响,等蛋等能下以大豆短肽替代不同百分比例的鱼粉,配制了5组饲料,分别为0%、20%、35%、50%的大豆肽蛋白取代鱼粉和35%的大豆水解蛋白取代鱼粉,饲养平均体重为20g左右的黄颡鱼90天。结果表明(1)50%的大豆肽蛋白替代鱼粉可以提高黄颡鱼的生产性能和肝体比,大豆肽蛋白替代鱼粉对内脏比和肥满度无显著影响。(2)20%替代组的黄颡鱼前肠消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替代水平超过20%后,黄颡鱼肠道消化酶活性随着大豆肽

复合湿地精养池塘综合养殖系统运行效果评价

复合湿地运行期间,分5次采样,对复合湿地进水和出水水质进行了监测。测定指标同上。结果表明,复合湿地对TP、TN、NH3-N、NO2--N、CODMn、Chl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4.8%、40.4%、27.1%、57.0%、4.7%、71.1%。出水水质级别均优于进水水质,除8月下旬外,其余出水水质级别均为Ⅲ类(GB 3838-2002),达到了水产养殖用水的要求。通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进出水的富营养程度进行评价,出水TLI(∑)均小于进水TLI(∑),富营养化程度降低。综上,复合湿地对养

声学方法评估铁黄沙附近水域渔业资源量

1 2011年6月,利用EY60鱼探仪对长江常熟江段小型鱼类进行了探测,对该江段的渔业资源进行了剖析。结合2011年6月长江下游常熟铁黄沙江段春禁监测张网资料,对铁黄沙沙洲附近水域生物资源量进行了评估。根据数据结果显示,铁黄沙沙洲西侧水生物分布较少,主要分布于东侧水域,鱼类分布不均,多以单体分散于各水层内,集群现象较少。针对调查江段鱼类的活动习性,应当增加夜间调查。近年来水声学方法因其具有直接、迅速、调查区域广、不损坏生物资源、提供可持续的数据等优点在国内已被广泛的使用。

团头鲂黏蛋白基因muc5ac组织表达分析

黏液(mucus)在鱼体防御外界病原侵袭、信息传递、调节渗透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黏蛋白(mucin)作为黏液的基础骨架组分,与其相关的研究正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本研究中,作者从转录组获得团头鲂Muc5ac mRNA的部分序列893bp,并通过qRT-PCR分析了Muc5ac mRNA在团头鲂不同组织的表达分布。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预测的团头鲂Muc5ac蛋白与脂鲤等脊椎动物的Muc5ac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其N端含有黏液蛋白特异性结构域1个VWD区域,1个C8区域,1个TIL区。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Muc

团头鲂赖氨酸最适需求量的研究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赖氨酸对团头鲂的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清中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上海斐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晶体氨基酸(L-氨基酸,99%)为主要的赖氨酸来源,配制了赖氨酸含量分别为1.29%、1.71%、2.09%、2.48%、2.88%、3.27%的等能饲料,饲养平均体重为(3.34±0.03)g 左右的团头鲂540尾,并饲养10周。结果表明:(1)与各对照组相比,并经过二次曲线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摄食饲料赖氨酸水平在2.48%的团头鲂具有最佳的生长性能。(2) 3.27%赖氨酸试验

同一个体鲤鱼肝肾肌肉组织线粒体异质性的比较

1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利用直接测序技术,我们比较了鲤鱼一个一龄个体肝脏、肾脏和肌肉三个组织的线粒体异质性。结果发现肌肉组织野生型比例最低为54%,肝脏为野生型比例为59%,肾脏最高为68%。说明肌肉组织容易积累突变而降低线粒体的活性。点突变中G替代A最多,其次是C替代T,这两个替代突变占总点突变比例的65.9%;T替代A、T替代C、A替代T、A替代G属于低频率替代突变,占24.2%;缺失和插入突变比较少比例为4.5%; A替代C、G替代C、C替代G、T替代G、G替代T属于稀有替代突变,占5.4%。本研究

吉富罗非鱼生长模型的研究(附件)

对3个池塘的300尾吉富罗非鱼进行为期5个月的养殖,使用水产物联系统时刻记录环境及吉富罗非鱼生长指标,并计算每周池塘水温、pH、溶解氧、气温、电导率及各池塘吉富罗非鱼体重和体长的平均值。使用matlab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吉富罗非鱼的生长模型。从结果表明,大部分神经网络体长和体重的预测输出与养殖实测的体长和体重的数值相差不大,误差在可允许范围内。该模型可能可运用于实际生产中,对实现养殖自动化管理有一定的帮助。

叶下珠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诱导建鲤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叶下珠提取物对体外四氯化碳诱导建鲤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为鱼类肝胆综合症治疗药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精密肝组织切片技术来研究叶下株提取物抗CCL4致建鲤肝切片损伤的分子机制。将叶下株提取物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100、300、600μg/mL),同时设定空白对照组、叶下株药物对照组、模型组,分别处理精密肝切片4h后,收集肝切片培养上清液和肝组织切片进行实验待测。主要检测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2转移酶(G

利用彗星实验研究西维因对雄性尼罗罗非鱼的遗传毒性

西维因是具有一定遗传毒性和雌激素效应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本试验利用彗星实验以雄性的尼罗罗非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浓度下西维因的暴露对罗非鱼精巢的DNA损伤。罗非鱼暴露在不同剂量下的西维因下(0.16mg/L、0.8mg/L、2mg/L)为期29天,西维因暴露第10天、19天、29天,采取罗非鱼的精巢组织,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立即测定西维因对精巢DNA的损伤。精巢DNA的损伤程度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逐渐加剧,在暴露第29天,DNA损伤最为严重。研究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西维因对DNA的损伤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克氏原螯虾蜕皮激素受体基因克隆及对蜕皮信号的响应

蜕皮激素受体和retinoid-X受体是克氏原螯虾的蜕皮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因子。我们克隆了蜕皮激素受体(PcEcR)和retinoid-X受体(PcRXR)的全长cDNA。PcEcR的全长cDNA有2500 bp,编码了57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PcRXR全长cDNA有2593 bp,其中分别有15bp和204 bp插入/删除拼接变异区域分别位于DNA结合域和铰链域中。PcRXR中的两种剪接区域变体产生了四个亚型PcRXR1-4,分别编码525,520,457和457个氨基酸。PcEcR在肝胰腺和眼柄中呈高表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