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儒家思想的价值及定位(附件)
摘 要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根基,几千年来为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近代以来因为其中的一些不合理成分遭受了严重的打压和批判一度消沉。但随着社会发展,儒家文化又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回到人们的视野。可以看到从官方到社会都开始重新重视儒家思想,其中在乡村治理中引入“新乡贤”这一概念和语文课本中传统经典的大幅增加便是例证。而儒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作用也可以体现在修齐治平四个维度上,即个人层面的修身、社会层面的齐家、国家层面的治国和国际层面的平天下。当然,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对待儒家的态度只能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选用也即用儒时代。用儒时代对其科学合理的定位应当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基础之上大力推进儒家现代化并运用儒家智慧解决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有机结合并且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要求。十九看大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实际做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的重要论断,这一阶段我国将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这一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各方都应积极行动,为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和阻碍提供智慧和力量。希望儒家思想文化能够完善升级自身,在新时代做出新贡献。
Upgrade and improve目 录
学院 I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I
摘 要 I
ABSTRACT II
前 言 1
一、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儒家思想的重视 2
(一)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复兴 3
(二)新乡贤文化的提出 3
二、新时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价值 4
(一)个人方面——修身 4
(二)社会层面——齐家 5
(三)国家层面——治国平天下 6
三、新时代儒家思想科学定位及思考 7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用儒时代 7
(二)推动全球化多元格局下儒家思想的国际化 8
结 论 8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前 言
自百年之前一些先进国人认识到落后中国与西方现代国家的巨大差距后开始了向西方学习、进行现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化的步伐。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在多次的运动中都被当作与现代化、现代价值观念格格不入的封建落后的代表,批判推翻儒家思想就是政治正确和进步的标志。时至今日,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并取得了非凡成就,这些成就可以说是在西方价值观念的主导下取得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很少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来,且在这个进程当中“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更加地被冲淡和边缘化,只在一些学者和知识分子中关注和讨论,成为了一种小众哲学”。在快速现代化的过程当中我们除了取得的成就之外也出现了许多突出的问题,当我们审视这些问题时会发现其正是那些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紧紧箍着的“恶”。在古代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思想将它们适当地安放从而保证了我国古代的长久和谐和安定,现代社会中西方倡导的自由主义和民主等价值观的过度泛滥而没有约束导致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出现。“就如扶不扶的问题,本来,老人摔倒了扶一把是很正常的,但在现代社会却成了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古典社会中原来被圈得很紧的罪恶现在全被放出来了,焉能不成问题?”。现阶段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切实解决我国发展前进中所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些现代难题我们可以求助于儒家的思想文化,吸收借鉴其中智慧和作法。且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政治和文化上任然影响力不足,中国必须要利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解决国际问题出谋划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儒家思想则恰是最有可能担此重任。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包含甚广,是几千年来指引规范中华民族的立身处世的价值准则,历代仁人志士都深受其教导以能够身体力行其价值理想为荣,真可谓是“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在经过许许多多的儒者们施行倡导后,儒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普遍信仰,因此也有人称儒家为儒教。当然,儒家比起一般意义上的宗教除了有很多共性外还有很多不同或是高明之处。首先宗教都有一个超越人世的绝对存在,其创造了一切掌握一切,拥有无边法力。儒家没有这样一个超脱的虚幻的存在,孔子也不是教主。在儒家思想体系里扮演这一角色的是“仁”,仁就存在于日常的扫洒应对中。儒家对于仁没有做出统一标准的定义,一切符合社会仁德、一切善的东西都可以看作是仁或达成仁的途径一切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也就是孔子说的“吾未见力不足者”、“我欲仁斯仁至矣”。再者,宗教主张灵魂不死,希图在死后和来生获得福报;儒家以追求人的精神不朽来安顿终极关怀问题,追求的是在现世实现人生和精神的超越,来向社会中杰出优秀的人来学习而成人成圣。这是儒家和宗教最大的不同点,从中可以看出儒家积极入世的特质,其主张追求更加完美高尚的自己,也提倡积极着手解决现实问题,也要求现世的福报,主张“以直抱怨”的捍卫自身权利等等。在几千年来的官方层面或是民间都没有将儒家正式定性为一种宗教,而是将其视作一种关于人生处事、关于国家治理的高明的实用哲学,而儒家自身的价值追求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下面就这四个方面阐释儒家在新时代的价值。
一、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儒家思想的重视
自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创新,“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引经据典,引用传统智慧为说明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和情况提供智慧和经验借鉴。在2014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并就儒学的发展及其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做出积极评价,并希望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当前及未来能够开拓创新继续发挥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最高领导人出席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讲话在新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同时这并非是习近平首次对儒学表示关切。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到山东曲阜孔府考察,并到孔子研究院了解了其发展情况。2014年 “五四”青年节上习近平会见了北京大学儒学教授汤一介,询问了他有关儒学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对同他一样的甘愿坐冷板凳、潜心钻研民族传统经典的学者致以崇高的意,并希望在他们的带领下能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者,助力传统经典的发展。国家最高领导人一年内三次接近儒家,这可见对其重视程度。同时在学校教育中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增加也说明从青少年、从全民层面开始入手增加对其优秀内核和和精神的理解和重视。而在基层治理中对于新乡贤的提出也表明在社会治理层面进行改变和学习。
(一)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复兴
2016年开学学生们发现语文课本发生很大变化可谓“改头换面”,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传统篇目增加十分明显,古诗文增加幅度达到百分之八十。全国中小学将统一使用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将正式终结这也作为教育改革的标志性学科。”将传统文化的增加作为语文课改的标志确有其中的深意,也可以说是对社会民意和我国教育现状做出了回应。虽然我国的教育普及度越来越广,受教育的人次越来越多,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基本已消除了文盲,但同时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却有下降的趋势。近些年来发生在学校中的各种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以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日渐冷漠对立,尤其是在校生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频发都引发了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现象讨论十分广泛。儒家经典了《论语》开篇就讲的是青年学习方面相关知识,可谓青年之良训。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仁,主要目标就是培养有利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志士仁人,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中古人先贤们的创作都秉持着文以载道的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这些优秀文化的比例也是对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良好社会教化功能的承认和借鉴。希望广大师生及家长们能够多多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思想理念,提升自我境界共同打造美好校园。
Upgrade and improve目 录
学院 I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I
摘 要 I
ABSTRACT II
前 言 1
一、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儒家思想的重视 2
(一)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复兴 3
(二)新乡贤文化的提出 3
二、新时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价值 4
(一)个人方面——修身 4
(二)社会层面——齐家 5
(三)国家层面——治国平天下 6
三、新时代儒家思想科学定位及思考 7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用儒时代 7
(二)推动全球化多元格局下儒家思想的国际化 8
结 论 8
参考文献 10
致 谢 11
前 言
自百年之前一些先进国人认识到落后中国与西方现代国家的巨大差距后开始了向西方学习、进行现代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化的步伐。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在多次的运动中都被当作与现代化、现代价值观念格格不入的封建落后的代表,批判推翻儒家思想就是政治正确和进步的标志。时至今日,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并取得了非凡成就,这些成就可以说是在西方价值观念的主导下取得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很少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来,且在这个进程当中“传统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更加地被冲淡和边缘化,只在一些学者和知识分子中关注和讨论,成为了一种小众哲学”。在快速现代化的过程当中我们除了取得的成就之外也出现了许多突出的问题,当我们审视这些问题时会发现其正是那些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紧紧箍着的“恶”。在古代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思想将它们适当地安放从而保证了我国古代的长久和谐和安定,现代社会中西方倡导的自由主义和民主等价值观的过度泛滥而没有约束导致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出现。“就如扶不扶的问题,本来,老人摔倒了扶一把是很正常的,但在现代社会却成了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古典社会中原来被圈得很紧的罪恶现在全被放出来了,焉能不成问题?”。现阶段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切实解决我国发展前进中所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些现代难题我们可以求助于儒家的思想文化,吸收借鉴其中智慧和作法。且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政治和文化上任然影响力不足,中国必须要利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解决国际问题出谋划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儒家思想则恰是最有可能担此重任。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包含甚广,是几千年来指引规范中华民族的立身处世的价值准则,历代仁人志士都深受其教导以能够身体力行其价值理想为荣,真可谓是“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在经过许许多多的儒者们施行倡导后,儒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普遍信仰,因此也有人称儒家为儒教。当然,儒家比起一般意义上的宗教除了有很多共性外还有很多不同或是高明之处。首先宗教都有一个超越人世的绝对存在,其创造了一切掌握一切,拥有无边法力。儒家没有这样一个超脱的虚幻的存在,孔子也不是教主。在儒家思想体系里扮演这一角色的是“仁”,仁就存在于日常的扫洒应对中。儒家对于仁没有做出统一标准的定义,一切符合社会仁德、一切善的东西都可以看作是仁或达成仁的途径一切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也就是孔子说的“吾未见力不足者”、“我欲仁斯仁至矣”。再者,宗教主张灵魂不死,希图在死后和来生获得福报;儒家以追求人的精神不朽来安顿终极关怀问题,追求的是在现世实现人生和精神的超越,来向社会中杰出优秀的人来学习而成人成圣。这是儒家和宗教最大的不同点,从中可以看出儒家积极入世的特质,其主张追求更加完美高尚的自己,也提倡积极着手解决现实问题,也要求现世的福报,主张“以直抱怨”的捍卫自身权利等等。在几千年来的官方层面或是民间都没有将儒家正式定性为一种宗教,而是将其视作一种关于人生处事、关于国家治理的高明的实用哲学,而儒家自身的价值追求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下面就这四个方面阐释儒家在新时代的价值。
一、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儒家思想的重视
自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创新,“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引经据典,引用传统智慧为说明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和情况提供智慧和经验借鉴。在2014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并就儒学的发展及其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做出积极评价,并希望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当前及未来能够开拓创新继续发挥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最高领导人出席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讲话在新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同时这并非是习近平首次对儒学表示关切。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到山东曲阜孔府考察,并到孔子研究院了解了其发展情况。2014年 “五四”青年节上习近平会见了北京大学儒学教授汤一介,询问了他有关儒学现阶段的研究进展,对同他一样的甘愿坐冷板凳、潜心钻研民族传统经典的学者致以崇高的意,并希望在他们的带领下能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者,助力传统经典的发展。国家最高领导人一年内三次接近儒家,这可见对其重视程度。同时在学校教育中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增加也说明从青少年、从全民层面开始入手增加对其优秀内核和和精神的理解和重视。而在基层治理中对于新乡贤的提出也表明在社会治理层面进行改变和学习。
(一)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复兴
2016年开学学生们发现语文课本发生很大变化可谓“改头换面”,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传统篇目增加十分明显,古诗文增加幅度达到百分之八十。全国中小学将统一使用 ‘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将正式终结这也作为教育改革的标志性学科。”将传统文化的增加作为语文课改的标志确有其中的深意,也可以说是对社会民意和我国教育现状做出了回应。虽然我国的教育普及度越来越广,受教育的人次越来越多,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基本已消除了文盲,但同时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却有下降的趋势。近些年来发生在学校中的各种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以及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日渐冷漠对立,尤其是在校生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的频发都引发了社会公众的极大关注,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现象讨论十分广泛。儒家经典了《论语》开篇就讲的是青年学习方面相关知识,可谓青年之良训。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仁,主要目标就是培养有利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志士仁人,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中古人先贤们的创作都秉持着文以载道的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这些优秀文化的比例也是对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良好社会教化功能的承认和借鉴。希望广大师生及家长们能够多多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思想理念,提升自我境界共同打造美好校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xzzjy/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