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棘果酒加工工艺研究(附件)
本实验以火棘果为原料,分别对火棘果的前处理和发酵因素各个环节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的澄清剂对火棘果酒的澄清效果,并确定最佳澄清剂。结果如下火棘果前处理是采用浸提的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5,时间60min,温度50℃。火棘果酒最佳酵母筛选、发酵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最后确定使用71B酵母(丹麦)作为火棘果酒发酵所用的酵母,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初始糖度为22%,发酵温度为25℃,酵母接种量为0.8g/L。通过不同澄清方法的试验,最后确定对于火棘果酒最
番茄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研究(附件)
本实验以新鲜番茄为原料,将番茄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后制成番茄粉末,本实验首先对提取番茄中番茄红素的溶剂进行选择,以番茄红素的提取量为指标,温度、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为单因素,研究其对番茄红素提取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的提取溶剂为乙酸乙酯。对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等方法进行了优化,得到番茄红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6 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75min,提取次数为1次。关键词 番茄红素,提取,抗氧化
紫外辐照和涂膜复合保鲜(附件)
本课题以新鲜的双孢菇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紫外(发射时间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照射时间1 min、2 min、3 min、4 min、5 min,照射距离10 cm、15 cm、20 cm、25 cm、30 cm)和涂膜(CMC和魔芋胶)复合处理对双孢菇保鲜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硬度、白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CAT、PPO、POD等指标来初步分析复合处理双孢菇保鲜效果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实验处理方案为紫
紫外辐照对双孢菇保鲜效果的研究(附件)
本文通过不同的紫外照射时间(1、3、5 min)和紫外发射时间(20、30、40 min)处理双孢菇,研究紫外辐照对双孢菇贮藏期间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紫外照射3min处理能使双孢菇保持较高的硬度、白度,抑制PPO,POD活性和呼吸强度的升高(P<0.05);同时可使菇体的可溶性糖的下降速度减慢,细胞膜透性变小,MDA含量显著下降,因此有效的抑制了双孢菇的褐变。而紫外发射20min后再进行紫外照射3min的处理更加能够抑制双孢菇的褐变,降低PPO,POD的活性和减少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等营养物质的丧失等,起
紫薯饮料的研制(附件)
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等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紫薯饮料的酶解工艺、配方优化以及稳定剂的复配。结果表明紫薯的最佳蒸煮时间为10min,紫薯打浆的料水比为15。采用两步酶解法酶解紫薯浆,紫薯汁的高温α-淀粉酶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20U/g,酶解温度为90℃ ,酶解时间为60min,pH为6.0。经高温α-淀粉酶酶解后的紫薯汁再经过糖化酶酶解,糖化酶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酶添加量为60U/g,酶解温度是60℃ ,酶解时间是90min,pH为5.5。研究了紫薯饮料最佳配方紫薯汁添加量60%,全脂奶粉添加量
红豆薏米乳饮料的研制(附件)
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研究了红豆薏米乳饮料的加工工艺、配方优化以及稳定剂的复配。结果表明红豆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蒸煮时间为30min、蒸煮温度为120℃、浸泡时间为8h、浸泡温度为25℃。薏米最佳的工艺条件为蒸煮温度为170℃、蒸煮时间为40min、浸泡时间为12h、浸泡温度为35℃。红豆薏米乳饮料最佳配方为奶液添加量为25%,红豆薏米的添加量为20%,白砂糖的添加量为4%,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05%;最佳稳定剂配方为黄原胶0.6%,卡拉胶0.2%,CMC-NA0.6%。最后经过均质,灭菌等工艺操作得到
草莓果实无害化保鲜技术研究(附件)
草莓水分含量高,质地柔软,果皮较薄,研究保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草莓保鲜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预处理(热处理)条件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选取5, 20, 35, 45, 50 ℃,每个温度处理不同时间(12,22,32 min),结果表明最佳预处理条件为50 ℃32 min;研究了高分子涂膜和天然保鲜剂结合对草莓果实的保鲜效果,以0.7 %的壳聚糖为基础涂膜,将草莓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基础涂膜组以及不同浓度复合涂膜组(5g/100mL,6.25g/100mL,10g/100mL,20g/1
草莓粉制备工艺研究(附件)
毕业设计说书(论文)中文毕业设计说书(论文)中文本课题以新鲜草莓为原料,主要研究真空冷冻干燥草莓粉的制备工艺。采用两因素交叉试验对漂烫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较优工艺为草莓切片厚度2.5 cm,沸水蒸汽漂烫3 min;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护色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添加柠檬酸调节草莓浆pH值为2,NaFeEDTA添加量为0.03%; pH值为显著影响因素,NaCl对工艺无明显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真空冷冻干燥工艺进行优化,确定较优的冻干工艺为工作压力55 Pa,升华温度45 ℃,
藜麦的营养成份分析与评价(附件)
本课题以藜麦为研究对象,测定藜麦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并对其做了分析与评价。采用化学分析以及仪器分析法,测定了藜麦的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的含量,还检测了氨基酸、脂肪酸以及矿物元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藜麦中的水分、灰分、粗脂肪和粗蛋白的含量分别为12.5%、2.1%、5.1%和13.5%,氨基酸总量为72.43%,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到总氨基酸含量的40.9%。藜麦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赖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为苯丙氨酸。藜麦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1.1,鲜味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5%。藜麦的粗脂肪中,大
西瓜胡萝卜复合速溶果蔬粉的研制(附件)
本文以西瓜胡萝卜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对西瓜胡萝卜混合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速溶的西瓜胡萝卜复合果蔬粉。以物料的进料温度、进料量、进风温度、料水比、麦芽糊精的添加量为单因素研究其对西瓜胡萝卜复合果蔬粉的溶解性、分散性、集粉率、含水量、颜色等方面的影响,并选择进料量、进口热风温度、麦芽糊精的添加量、干物质含量4个单因素,进行L9(34)的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配方为西瓜胡萝卜物料含量20%,麦芽糊精添加量10%,进口热风温度190℃,进料量15mL/min,β-环糊精添加量0.7%,进料温度35℃,西瓜胡
谷物挤压过程中粗纤维的变化规律研究(附件)
粗纤维对人体健康很有帮助,适量食用有防治便秘、防治糖尿病、降低胆固醇、控制体重等功效。挤压膨化可以改善粗纤维的溶解度,使之变成可溶性膳食纤维,比起粗纤维,它能够排毒养颜,增强胃肠内益生菌的作用,比起粗纤维,它更加方便咀嚼,有利于老人儿童食用。研究挤压膨化过程中谷物中粗纤维的变化可以让人们更深入了解挤压膨化的作用,并将挤压膨化技术运用到生活中。实验中使用酶-重量法,先将试样酶解,即将蛋白质、淀粉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之后用乙醇沉淀、过滤,再用乙醇和丙酮冲洗,抽干后称重。总量中除去蛋白质与灰分,就能得到膳食纤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