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与实践(附件)

摘 要随着2017年反性骚扰运动的席卷全球——“Me Too”这一话题迅速激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在女权主义上。女性形象、女性权益,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自17世纪女权主义出现以来,围绕着这一思想政治运动的话题就从未停止过。随着世界格局、生产方式、社会体系的不断发展进步,女性为社会生产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无法忽视,而女性的社会地位却依旧低下,改革便顺应而生。当女权的思想不断冲击封建陈旧的文化牢笼,父权体制则利用其对社会的掌控不断打压,当无法通过和平友好的交流改变自身地位的时候,妇女们便采取了各种“曲线救国”的迂回策略,而服装便是最能体现这一策略的手段。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二、 设计调研 3
国外的女权服装发展历史 3
国内的女权服装发展历史 4
三、 设计方案 5
设计思路 5
方案确定过程 5
四、成衣的制作与修改 8
(一)色彩、面料 8
(二)制作修改过程 9
(三)整体效果展示 11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2017年10月,一场反对性骚扰的女权运动席卷全球,它由美国影视界发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引发了政界、学术界、文化界等各个领域内与性骚扰、性侵犯事件相关的广泛讨论[1]。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使人们再次将目光聚焦在女权主义上,女性形象、女性权益,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而2018年10月,Lady Gaga出席活动时身着一套素色的oversize西装,与她平时浮夸的大众形象相去甚远,正当人们对她的装扮议论纷纷时,她说:“在选择穿这套西服之前,我试了十多套专为我打造的礼服裙子,我不禁想到,难道女性走红毯就只能穿裙子吗?这款是为女性设计的西服礼服,然后我哭了,仿佛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但是这套西装里的我,是最真实的我,在这套西装里,我才能真正做自己”。Lady Gag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a用自己的影响力激励广大女性在沉默时、受到侵害时,能够拥有反抗的力量,她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召唤世界女性,敢于对世界说不,敢于为自己发声。她这番有关自身经历的演讲不仅使人们对她钦佩有加,也将“Metoo”运动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她的演讲内容便是此次我将女性平权思想融入到服装设计中的灵感来源。
女权主义发展到当代,女性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形势仍然严峻。性别歧视,性别刻板印象依然根深蒂固,社会强加在女性身上的义务与职责依然众多。因此,本次设计选取了“受害者有罪论”、“女性体态”、“母性职责”这三个当代大众讨论最热烈的话题,通过服装来展现女性处境,探讨女性平权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女权主义的觉醒由来已久,直至19世纪才渐渐转变为组织性的社会运动。截至19世纪中叶,男性服装已经完成了近代化的演进,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男装和19世纪后期的男装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女装则到1920年才开始出现[2]。基本可以说,20世纪以来的每一种代表性女装风格的出现,几乎都是在表达与男权主义的对抗。也可以说,现代女装的进化史就是一部女权主义的发展史。
当女装史上绝对的变革者——保罗波烈,将裤装正式带入了女性时装领域;当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军医——玛丽爱德华沃克成为第一个敢穿裤装的女性;当夏奈尔女士为女性设计了最早的女装裤子;当“迷你裙之母”英国设计师Mary Quant将女人们从长裙中解放出来;当伊夫圣罗兰推出著名的“吸烟装”(图1)完成女性在正式场合也可以穿着裤装的的着装革命;当Lady Gaga穿上大廓形西装(图2)为“Metoo”勇敢发声;当这些改革先驱冒着当时被抓捕的风险进行服装改革,已经意味着女权主义与近代服装设计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图1 图2
反观现在的国内女装市场,自民国时期较之前封建社会时期有着较为长足的进步与变化废除了缠足、裹胸,女性可以穿着开叉的旗袍等,但近代以来女性服装产业并没有出现变革性的进步。即使当代服装产业迅速发展,也多是模仿、抄袭国外品牌,并没有形成自己民族的独立特色,是一些只懂得制作,没有设计思想的生产机器。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女性要求充分解放自身。与此同时,女装产业受其影响也发展出一种独特的“中性化”风格[3]。女装品牌随着潮流不断发展,也呈现出鲜明的女权主义风格。而归根结底,这正是由女权主义的发展所带来的改变。
每个人身上的着装不仅是自我表达也是一种自我塑造。希望通过此次主题服装设计,可以使人们反思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减少或杜绝对性别歧视,以达到两性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最终目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表达、活出自我的期望。
二、设计调研
(一)国外的女权服装发展历史
自12世纪以来,哥特式艺术兴起后,法国就一直走在时尚潮流的尖端,引领着时尚的变化。对于追求“纤腰凸臀”的上流阶层来说,紧身胸衣(图3)、宽大的裙撑(图4)一直是近代女装变革前女性服装的主流审美,也正是这种审美观念严重损害了女性的身体健康,使得当时女性的平均年龄只有35岁,无数的女性因为束腰后骨盆变形而死于难产[4]。
图3 图4
直到工业革命兴起,女性开始走出家门,参与到社会工作中来。思想眼界的开阔使得女性认识到性别地位的不平等关系,但因为社会地位低下、抗争力量弱小,服装便成了当时女性体现抗争精神的主要方式。而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大量青壮年男性入伍参军,女性占社会劳动力的大多数,可当时的女装并不适合工作需要,大众和政府也就默许了女性“战时男装”的装束。直到保罗波烈将原本借助塑身衣放在腰部的支点解放出来,以肩部来承托文胸,塑造出胸型,才彻底将女性从流行了200多年的塑身胸衣中解放出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fzsj/1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