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异兽图案在男羽绒服中的设计与应用【字数:10557】

本论文的核心内容为《山海经》异兽图案在男羽绒服中的设计与应用。简单了解《山海经》的内容和结构构成,追溯《山海经》异兽形象的起源,即先人们所认为的“万物有灵”的说法,由此创造出各类奇谲的异兽形象。浅析各个时代极具代表性异兽形象的绘本风格及特点,探究从明朝到现代,各个极具代表性的绘本中异兽形象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解读其中异兽形象的意象之美和“超常”之乐,即异兽形象的代表含义和它带给先人们的精神财富。因为本课题是制作羽绒服,所以在众多的异兽形象中筛选出和羽绒相关的翼类异兽造型作为蓝本来进行图案的再创造,设计出一系列符合现代审美的创新图案,采取中国画中常用的“线描”技法,尽量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灵动的图案造型,注重实线虚线的灵活应用。同时探究异兽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结合现下所流行的羽绒服款式和时代的潮流趋势,由此设计出一系列男羽绒服。
目录
一、引言 1
二、《山海经》概述 2
2.1《山海经》简介 2
2.1.1《山海经》构成简介 2
2.1.2《山海经》内容简介 2
三、《山海经》异兽图案研究基础、现状和趋势 3
3.1《山海经》中异兽形象起源 3
3.2《山海经》异兽形象浅析 3
3.2.1明代《山海经》异兽形象特点 3
3.2.2清代《山海经》异兽形象的特点 4
3.2.3日本《怪奇鸟兽图卷》异兽形象的特点 4
四、 现代《山海经》异兽形象的特点及应用 5
4.1现代绘本形象特点 5
4.2休闲用品中《山海经》异兽形象的应用 6
4.3服装设计中《山海经》异兽形象的应用 6
五、《山海经》异兽视觉形象解读 7
5.1《山海经》异兽形象的意象之美 7
5.2《山海经》异兽形象的“超常”之乐 7
六、《山海经》异兽形象的造型提取及再设计 8
6.1校企合作和选题背景 8
6.1.1校企合作背景 8
6.1.2选题过程 8
6.2《山海经》异兽形象及其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0
6.3系列服装设计过程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6.3.1第一次设计稿 10
6.3.2第二次设计稿 11
6.3.3第三次设计稿 11
6.3.4终稿 11
6.4服装配色 12
6.5《山海经》异兽图案的再创造——结合毕业设计 12
6.5.1选取图案元素 13
6.5.2表现技法和构图形式 13
6.5.3色彩基调 13
6.5.4图案创作内容展示 13
6.6服装面料及填充物说明 14
6.7服装工艺说明 14
6.8服装款式图、效果图和成衣展示 15
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一、引言
《山海经》是一部旷古绝今的巨作,《山海经》绘本中异兽形象奇谲怪诞,它受当时文化环境的影响,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山海经》中的异兽造型在不断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以探究《山海经》异兽造型为出发点,寻找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让我国传统文化再次回归到服装领域,将传统图案与现代化设计理念相结合,本课题将对原有图案进行色彩、结构与造型的再设计,将其融入到男羽绒服的整体设计之中,丰富服装的造型与结构,产生迥然不同的样式与风格,使男装发展更具多元化,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山海经》中提到的异兽造型,多数是人与动物各个身体部分组合而成的,经过时间长河的流淌渐渐地演变成《山海经》中奇谲的异兽形象。《山海经》中所记载多诡异的怪兽,因没有具体的参照,想象中的造型才更具有未知性和多样性。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国家设计理念的影响,许多中国服装设计师都在效仿欧美的设计方法,对本国的传统文化精华有所忽视。有小部分人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时并未真正理解其所蕴含的真谛,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这使整个继承和发扬的过程出现了“尴尬”的局面,这也是中国服装市场失去了本国的民族特色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因综合国力逐渐变强,中国越来越受全世界瞩目,同时在国际时装界上,也涌起了一阵东方潮流,中国的服装设计师们也争相向世界表达他们眼中的“中国风”,展现中国魅力,传达中国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从内容到形式上皆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元素,现代的服饰图案设计应该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品味,才满足现代人对服装的要求。而如今本课题所做的《山海经》异兽图案在男羽绒服中的设计与应用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继承和发展传统艺术形式,使其在传承的同时又能体现审美理想和时代变化。
二、《山海经》概述
2.1《山海经》简介
2.1.1《山海经》构成简介
司马迁的《史记大宛传》中能见到最早关于《山海经》的记载,其后,东汉班固最先将《山海经》录入其所编纂的《汉书艺文志》中,并将《山海经》当做其中所录入的“数术略”中“形法”类之首。现今共计十八卷内容收录于《山海经》中,包括《山经》、《海经 》和《荒经》三大部分。
其中,《山经》包括《 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五卷,一般把《山经》也称为“五藏山经”。《海经》有《 海外经》和《海内经》两部分。《荒经》有《大荒东经 》、《大荒南经 》、《大荒西经》、《大荒北经》卷和《 海内经》,共五卷。《 山海经》的组成结构有所不同。除却《大荒经》,其他部分方位顺序是有悖常法的南、西、北、东。除此之外,《海外经》与《荒经》有诸多地方内容重合,《海经》和《荒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巫术和神话价值。
2.1.2《山海经》内容简介
《山海经》是中国著名志怪类著作。在古代生活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它记载了民间流传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氏族、药物、祭祀等,可以说是当时的一部“地理百科全书”。保存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 。《山海经》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非常之多,除了丰富的神话被记载外,还涉及诸多学术领域 ,如: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人类学等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fzsj/4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