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玉米菌根真菌和养分吸收的影响(附件)
AMF广泛分布于各陆地生态系统,可与绝大多数高等植物互惠共生。本研究通过不同的氮、磷添加水平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氮、磷施用对于玉米菌根真菌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主要测定了玉米地上、地下的养分含量、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菌根真菌侵染率、菌丝密度和孢子密度。结果表明,氮肥和磷肥施用都降低了菌根真菌侵染率;在低氮水平下,磷肥施用增加了菌丝密度和孢子密度;在高氮水平下,磷肥施用降低了菌丝密度和孢子密度。氮肥施用提高了玉米秸秆地上部和根系中氮的浓度,但对地上部秸秆和根系生物量无显著影响;磷肥施用提高了秸秆中氮浓度、而降低了秸秆生物量,同时降低了根系氮浓度却提高了根系生物量。氮肥和磷肥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土壤中的速效养分。本研究结果对种植玉米过程中肥料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3
1.1 试验地概况3
1.2 试验设计3
1.3 样品采集3
1.4 测定指标和方法3
1.4.1 玉米生物量测定3
1.4.2 植物养分含量测定3
1.4.3 菌根真菌侵染率测定3
1.4.4 菌丝密度测定3
1.4.5 孢子密度测定3
1.4.6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测定3
1.4.7 土壤速效磷测定3
1.5 数据处理3
2 结果分析3
2.1 氮磷添加对地上地下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3
2.2 秸秆N、P,根系N、P4
2.3 秸秆、根系生物量4
2.4 菌根真菌侵染率、菌丝密度、孢子密度5
2.5 土壤速效磷、土壤可溶性有机碳5
3 讨论6
3.1 不同氮磷水平对丛枝菌根真菌侵染,菌丝密度和孢子密度的影响6
3.2 不同氮磷水平对玉米秸秆和根系生物量及氮磷浓度的影响6
4 结论6
致谢6
参考文献8
施肥对玉米菌根真菌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引言
菌根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感染植物的根系形成的一种共生体,普遍认为是菌根真菌与植物在长时间内共同生存的过程中一起进化的结果。现在有的化石证据表明,这一类真菌起源于3.534.62亿年前,几乎是与陆生植物共同出现在地球上的。菌根与植物共生的时候,菌根真菌将会从植物的体内获取必要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其它相关的的营养物质,同时植物也会从菌根真菌那里获取所需要的水分以及养分,二者互利互助、相互依存且高度统一。丛植菌根真菌既有真菌自身的特点,也有植物根系的一般特征。AMF促进植物生长、产量及品质的提高[1]。植物根系在接种AMF后,会产生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最终不但能够提高植物在移栽后的的成活率,还有助于提升植物的生长速度,以达到增加产量和提升作物品质的作用[2]。国内已有研究表明接种AMF促进葡萄[3]、金叶连翘[4]和蓝莓[5]组培苗移栽的成活率,促进杨树、梨苗、杨梅幼苗、西瓜幼苗、牡丹的生长[610]。从枝菌根真菌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指标,是蛋白质构成的主要元素。含氮量不足的植物生长状况不良,作物矮小果实不饱满,营养成分不高。但是如果含氮量过高,造成植物疯长,不仅破坏了植物的正常繁殖,而且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倒伏现象,影响植物品质和产量。Lee等人[11]通过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根内球囊霉在促进黑麦草生长过程中,N吸收和同化的作用。Boby等[12]研究发现,菌根真菌和土壤酵母菌同时接种能够显著促进豇豆对氮和碳的吸收,提高豇豆产量。磷是核酸和酶的组成元素也是细胞膜的主要组分,磷对根系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植物的生长初期。缺磷也可以造成植物生长矮小迟缓,果实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马放等[13]通过测定小麦土壤中全磷含量发现接种摩西球囊霉和根内球囊霉后的土壤中,总磷含量普遍低于CK处理的土壤,说明AMF可以促进植物对土壤中磷素的吸收。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当土壤中一些移动性较弱的矿质元素如Zn、Cu、Fe等供应不足时,由于AM真菌侵染,不仅叶片中这些矿质元素的含量显著升高,还能显著促进茎叶和植株根系生长[1416]。甚至于这种共生体的形成还能增强宿主植物抗病、抗干旱、抗盐害、抗重金属毒害等诸多抗逆能力[17]。AMF还在修复污染土壤,增强植株防御能力,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等方面发挥巨大效益[18]。
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等。玉米作为一种多功能型的农作物,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能作为粮食为人食用,而且还能作为饲料和能源,又因其籽粒中营养组成成分多样,因而被作为制造复配饲料的主要原料。它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所以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
为了在一定而有限的土地上达到粮食自给自足,保障粮食的安全问题,自从二十世纪起,中国的农业经历了高度集约化的发展历程,即在土地上通过高水平的生产资料的投入从而来达到增产的目的,在许多地区作物的单产都实现了翻倍,这种政策驱动的生产资料投入量的增加有助于增加作物产量、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19]。氮肥是农业生产中需要量最大的化肥品种,它对提高作物产量以及改善农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了解氮肥的种类、性质及其施入土壤后的变化,从而采用合理的施用技术,对减少的氮素损失及减轻氮肥对环境的危害,不断提高氮肥利用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活动对于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影响,人工固氮的全过程对于全球氮素循环过程中氮素增加的贡献几乎与自然固氮过程中的量相等(在集约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肥料的投入量过多,以至于通过人为方式进入到生态系统中的氮素的量己经大大超过生态系统的容纳限制,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安全)。在刘玮等的实验研究中,可知不同AM真菌对于氮肥的敏感程度不尽相同,过量施加氮肥会导致AMF群落多样性下降的负面影响。磷肥(全称:磷素肥料),是以磷为主要养分的肥料。肥效的大小和快慢,磷肥决定于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土壤性质、放肥方法、作物种类等。磷肥一般作基肥施用,相同条件下,土壤速效磷含量越高,磷肥肥效越低,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加速谷类作物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等作用。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磷肥工业逐渐复苏,生产能力增长较快,而中国的磷肥工业也经过了多年来的阶段性扩张升级,已经实现了由磷肥进口大国向磷肥制造大国的变革。氮肥磷肥一起施用时,要合理控制两种不同肥料的比率,以达到相对更好的收获。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3
1.1 试验地概况3
1.2 试验设计3
1.3 样品采集3
1.4 测定指标和方法3
1.4.1 玉米生物量测定3
1.4.2 植物养分含量测定3
1.4.3 菌根真菌侵染率测定3
1.4.4 菌丝密度测定3
1.4.5 孢子密度测定3
1.4.6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测定3
1.4.7 土壤速效磷测定3
1.5 数据处理3
2 结果分析3
2.1 氮磷添加对地上地下生物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3
2.2 秸秆N、P,根系N、P4
2.3 秸秆、根系生物量4
2.4 菌根真菌侵染率、菌丝密度、孢子密度5
2.5 土壤速效磷、土壤可溶性有机碳5
3 讨论6
3.1 不同氮磷水平对丛枝菌根真菌侵染,菌丝密度和孢子密度的影响6
3.2 不同氮磷水平对玉米秸秆和根系生物量及氮磷浓度的影响6
4 结论6
致谢6
参考文献8
施肥对玉米菌根真菌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引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引言
菌根是土壤中的菌根真菌感染植物的根系形成的一种共生体,普遍认为是菌根真菌与植物在长时间内共同生存的过程中一起进化的结果。现在有的化石证据表明,这一类真菌起源于3.534.62亿年前,几乎是与陆生植物共同出现在地球上的。菌根与植物共生的时候,菌根真菌将会从植物的体内获取必要的碳水化合物以及其它相关的的营养物质,同时植物也会从菌根真菌那里获取所需要的水分以及养分,二者互利互助、相互依存且高度统一。丛植菌根真菌既有真菌自身的特点,也有植物根系的一般特征。AMF促进植物生长、产量及品质的提高[1]。植物根系在接种AMF后,会产生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最终不但能够提高植物在移栽后的的成活率,还有助于提升植物的生长速度,以达到增加产量和提升作物品质的作用[2]。国内已有研究表明接种AMF促进葡萄[3]、金叶连翘[4]和蓝莓[5]组培苗移栽的成活率,促进杨树、梨苗、杨梅幼苗、西瓜幼苗、牡丹的生长[610]。从枝菌根真菌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指标,是蛋白质构成的主要元素。含氮量不足的植物生长状况不良,作物矮小果实不饱满,营养成分不高。但是如果含氮量过高,造成植物疯长,不仅破坏了植物的正常繁殖,而且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倒伏现象,影响植物品质和产量。Lee等人[11]通过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根内球囊霉在促进黑麦草生长过程中,N吸收和同化的作用。Boby等[12]研究发现,菌根真菌和土壤酵母菌同时接种能够显著促进豇豆对氮和碳的吸收,提高豇豆产量。磷是核酸和酶的组成元素也是细胞膜的主要组分,磷对根系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植物的生长初期。缺磷也可以造成植物生长矮小迟缓,果实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马放等[13]通过测定小麦土壤中全磷含量发现接种摩西球囊霉和根内球囊霉后的土壤中,总磷含量普遍低于CK处理的土壤,说明AMF可以促进植物对土壤中磷素的吸收。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当土壤中一些移动性较弱的矿质元素如Zn、Cu、Fe等供应不足时,由于AM真菌侵染,不仅叶片中这些矿质元素的含量显著升高,还能显著促进茎叶和植株根系生长[1416]。甚至于这种共生体的形成还能增强宿主植物抗病、抗干旱、抗盐害、抗重金属毒害等诸多抗逆能力[17]。AMF还在修复污染土壤,增强植株防御能力,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等方面发挥巨大效益[18]。
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等。玉米作为一种多功能型的农作物,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能作为粮食为人食用,而且还能作为饲料和能源,又因其籽粒中营养组成成分多样,因而被作为制造复配饲料的主要原料。它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所以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
为了在一定而有限的土地上达到粮食自给自足,保障粮食的安全问题,自从二十世纪起,中国的农业经历了高度集约化的发展历程,即在土地上通过高水平的生产资料的投入从而来达到增产的目的,在许多地区作物的单产都实现了翻倍,这种政策驱动的生产资料投入量的增加有助于增加作物产量、实现中国的粮食安全[19]。氮肥是农业生产中需要量最大的化肥品种,它对提高作物产量以及改善农产品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了解氮肥的种类、性质及其施入土壤后的变化,从而采用合理的施用技术,对减少的氮素损失及减轻氮肥对环境的危害,不断提高氮肥利用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的生产生活的活动对于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具有重要影响,人工固氮的全过程对于全球氮素循环过程中氮素增加的贡献几乎与自然固氮过程中的量相等(在集约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肥料的投入量过多,以至于通过人为方式进入到生态系统中的氮素的量己经大大超过生态系统的容纳限制,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安全)。在刘玮等的实验研究中,可知不同AM真菌对于氮肥的敏感程度不尽相同,过量施加氮肥会导致AMF群落多样性下降的负面影响。磷肥(全称:磷素肥料),是以磷为主要养分的肥料。肥效的大小和快慢,磷肥决定于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土壤性质、放肥方法、作物种类等。磷肥一般作基肥施用,相同条件下,土壤速效磷含量越高,磷肥肥效越低,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加速谷类作物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等作用。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磷肥工业逐渐复苏,生产能力增长较快,而中国的磷肥工业也经过了多年来的阶段性扩张升级,已经实现了由磷肥进口大国向磷肥制造大国的变革。氮肥磷肥一起施用时,要合理控制两种不同肥料的比率,以达到相对更好的收获。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hxyhj/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