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土基农药水悬浮剂的研制
凹土基农药水悬浮剂是一种制备农药水悬浮剂的新的研究方向,在降低环境污染、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分散体系分散性和粘度方面有较大意义。本论文将凹土分散到丙烯酰胺/引发剂/吡虫啉/丙酮体系,以提高分散体系粘度和悬浮率为目的,通过超声波聚合反应后以与氢氧化钠溶液皂化所生成的聚羧酸盐为分散剂与复合增稠剂,制备吡虫啉水悬浮剂。实验通过改变单一变量的方法,在粘度、粒度、Zeta电位、悬浮性方面对制得的水悬浮剂进行表征,得出了最佳配方。关键词 凹土,水悬浮剂,悬浮率,粘度
凹土基脱硫脱硝催化剂的制备及脱除工艺设计
目前世界上使用烟气同时脱硫脱氮技术是一项热门研究。活性组分和载体两部分是 NH3-SCR同时脱硫和反硝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重点。载体的选择则为天然粘土,具有廉价,优异的性能特点,同时脱硫同时脱硫和脱氮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也受到重视。所以,找到一种廉价且性能优良的催化剂载体,以实现NH3-SCR技术的开发的工业化的应用意义重大。在本文中,ZSM-5分子筛由天然凹凸棒石(黏土)制备。材料主要为凹土、四丙基溴化铵(TPABr)、浓盐酸、氢氧化钠(NaOH)。同时脱硫和脱硝催化剂的关键因素是Mn、Ce、Cu
凹土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阻尼性能的研究
聚合物互穿网络结构(IPNs)是一类新型的功能复合材料,因其具有粘弹性、宽的玻璃化温度转变区域、优异的力学及热稳定性能等被广泛应用于阻尼材料,是国内外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以聚氨酯(PU)和环氧树脂(EP)构成的IPNs为研究对象,制备并主要研究了其阻尼性能。考察了PU/EP IPN复合材料的结构、阻尼性能及力学性能等以及凹凸棒石对复合材料阻尼性能、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关键词聚氨酯/环氧树脂IPN,凹凸棒石,阻尼性能,力学性能
凹土模板n掺杂介孔碳的制备及脱除co2工艺设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O2已经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研究高效CO2吸附剂并且进一步利用CO2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以凹土为原料,三聚氰胺为N源制备N掺杂介孔碳,研究其对CO2吸附性能,并对其进行各种表征。研究了不同温度制备、不同用量的N源对N掺杂介孔碳形成、结构性能及CO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N的含量均可制备出N掺杂介孔碳,N元素的引入使得其具有十分优良的CO2吸附性能,吸附能力远高于模板凹土。当N含量为0.36g时制备得到的N掺杂介孔碳,在1.0Mpa压力下
凹土模板磺化介孔碳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磺化介孔碳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固体酸催化剂,本论文以凹土为模板、蔗糖为碳源制备介孔碳材料,随后将其磺化制备磺化介孔碳固体酸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和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进行性能表征,并且用油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测试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磺化温度以及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凹土为模板、蔗糖为碳源制备的磺化介孔碳固体酸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磺化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5h、反应温度为65℃、催化剂用量为0.05g的条件下,油酸甲酯转化率为79.44
凹土水性聚氨酯防腐蚀自修复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金属的防腐蚀保护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本课题利用凹土的一维纳米材料特性和其阳离子交换性能,以水性聚氨酯为基质,添加铈离子(Ce(NO3)3)改性的凹土为补强剂和缓蚀剂,研制了环保、高效的凹土/水性聚氨酯防腐蚀自修复涂料。实验通过扫描电镜表征证实了经过改性后,凹土在聚氨酯涂层中的分散性能显著改善;通过对材料表面进行水接触角的测量表征证实水性聚氨酯涂料经凹土改性的疏水性有显著变化;极化曲线表征了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涂料的耐蚀性能提高;最后将不同浓度改性的金属片放入0.5mol/L的NaCl溶液中浸泡
凹土蒙脱土改性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革贝斯工艺设计
将凹土、蒙脱土加入水性聚氨酯中制备水性聚氨酯合成革贝斯,考察填料对贝斯力学、热力学和表观形貌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烘干温度为100℃,烘干时间为2小时,所制得贝斯的手感、拉伸强度和韧性最优。凹土可以提高贝斯的韧性,蒙脱土可以提高贝斯的强度。加填15% 凹土和2.5% 蒙脱土时,贝斯的表观性能和力学性能最优。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凹土,蒙脱土,合成革贝斯
凹土负载纳米铁在非均相fenton法处理中性红性能
Fenton氧化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高级氧化技术,经常被用来治理污水,而非均相Fenton反应相对于均相Fenton反应可以避免产生铁泥沉淀。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凹土对重金属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将纳米铁负载在凹土上,凹土作为载体将纳米铁分散固定,解决了纳米铁易聚集的问题,同时负载纳米铁没有破坏凹土原有的特性,表明对于偶氮染料废水负载纳米铁是一种潜在的环境修复材料。本文考察的是在非均相Fenton氧化条件凹土、纳米铁和负载纳米铁在非均相Fenton溶液中对模拟废水中性红溶液的去除率,并探讨了时间、pH值、温度、
凹土负载聚苯胺制备zsm5纤维及催化性能的研究
ZSM-5 纤维具有较大的外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晶内扩散速率,在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增强大分子转化能力、减小深度反应、提高选择性以及降低结焦失活方面均表现出优越的性能。本论文就是来对ZSM-5纤维的合成条件以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以灰凹土为模板和硅源,聚苯胺为碳源通过气相沉积法将凹土原位晶化合成ZSM-5纤维。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比表面以及电镜等方法对它进行性能测试,并将催化剂应用于己酸苯甲酯的催化合成,考察其催化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凹土经酸化转化为无定形SiO2,仍保持纤维状的形貌。经过负载聚苯胺原位合成Z
制药废水浓缩工艺与设备设计
本设计旨在提高中草药废水回用水的水质,对比传统蒸发技术和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最后选用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作为制药废水浓缩工艺的节能手段,进行了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设备工艺计算和换热器的机械设计,列出工艺所需的设备清单,完成了安全性评估和经济效益计算,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换热器设备图。关键词 制药废水,浓缩工艺,工艺计算,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
加压氧化法合成9芴酮的工艺研究
在化学家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研究用微型磁力搅拌反应釜以芴为原料高压氧化制9-芴酮,采用固体碱NaOH为催化剂,本实验考察了不同因素如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氧气流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影响芴转化率和9-芴酮收率。实验结果表明:加压氧化法合成9-芴酮反应缓慢反应时间较长,不利于大量生产,但是此方法符合绿色化学,有利有弊,同时发现 NaOH 是一种高性能、非均相催化剂,在适宜的条件下( 催化剂与芴质量比为 0.36:1、氧气压力为1MPa、反应温度为 130 ℃、反应时间为14h、搅拌速率为 350 r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