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投与社会组织培育的关系研究_以为例
公益创投与社会组织培育的关系研究_以为例[20200107192030]
公益创投起源于欧美,是一个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创新性模式。公益创投为社会组织的培育提供物力支持、财力支持和人力支持,而社会组织的培育使得公益创投活动能够持续发展、产生社会效应、扩大覆盖层面。公益创投与社会组织培育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有社会政策不完善、社会组织自身能力不强、评估机制不完善。优化公益创投和社会组织培育关系的对策包括政府加强引导和支持力度、社会组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公益创投,社会组织培育,发展
目 录
1 引言1
2 公益创投和社会组织发展现状2
2.1 公益创投的发展现状2
2.2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3
3 公益创投促进社会组织的培育4
3.1 公益创投为社会组织的培育提供物力支持5
3.2 公益创投为社会组织的培育提供人力支持5
3.3 公益创投为社会组织的培育提供财力支持6
4 社会组织的培育保障着公益创投的开展7
4.1 社会组织的培育使得公益创投能够持续发展7
4.2 社会组织的培育使得公益创投产生社会效应7
4.3 社会组织的培育使得公益创投扩大覆盖层面8
5 公益创投和社会组织培育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
5.1 公益创投和社会组织培育关系中存在的问题9
5.2 优化公益创投和社会组织培育关系的对策10
结论12
致谢13
注释14
参考文献15
1 引言
公益创投一般是以初创期和中小型的社会组织为投入对象,对其提供资金、管理、技术支持,强调与被投资方构建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的培育模式[1]。罗伯·约翰总结了公益创投的6大主要特征和3大基本特征,6大主要特征为:高度的参与性、量体裁衣的金融安排、长期的资金支持、非资金支持、组织能力建设和绩效评估;3大基本特征分别是:金融资本、知识资本、社会资本[2]。社会组织指那些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自发成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各种组织形式及其网络形态[3]。莱斯特·M·萨拉蒙认为社会组织具有以下特性,主要表现在组织性、私有性、非营利属性、自治性以及自愿性这5种方面[4]。
上世纪90年代后,全球范围内的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政府在削减预算的同时,却又必须提供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以解决社会问题;企业面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下继续生存并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社会组织面对投入的资金锐减、运营管理的压力加大以及提供更具有专业化服务的问题。这些变迁的结果与互动,促成了公益创投理念与活动的兴起[5]。公益创投在为社会组织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还提供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从而达到促进公益组织能力建设的目的,帮助其发展成为可持续性的、高效率的组织机构。开始在我国生根和发展的公益创投活动,改变着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格局,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的模式。
纵观国内外学术成果,国外学者重点研究了公益创投的含义和特征,并认为公益创投与慈善和基金会的关系密不可分。关于社会组织培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支持型组织理论这一层面,他们认为社会组织的培育主要通过支持型组织,它所提供的服务主要专注于初始资源提供、与政府企业公众交流中介、能力培训、资源拓展、信息分享与交流平台等方面。国内学者着重研究了公益创投的概念、发展现状及运作模式,同时对公益创投如何促进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如何促进公益创投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本文将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公益创投与社会组织培育的关系的研究现状,概述了淮安市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和公益创投的状况,深入探究对公益创投与社会组织培育的关系:一是公益创投如何促进社会组织的培育,二是社会组织培育如何保障着公益创投活动的发展,发现公益创投与社会组织培育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公益创投和社会组织培育关系的对策,从而发挥公益创投的优势,更好地促进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实现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目前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关注点在公益创业的发展现状、运作模式、对社会组织培育的影响以及推动公益创投的对策和建议,对于公益创投与社会组织培育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未深入,特别是社会组织培育对公益创投影响的研究还很少涉及。所以,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分析公益创投与社会组织培育的关系,特别是对社会组织培育如何保障着公益创投活动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探讨。
本文选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法和观察法。采用文献法查阅大量的期刊、论文、书籍、杂志、政府的政策和法规、统计资料,以了解公益创投和社会组织培育的情况。由于是以淮安市为例的研究,本课题也采用了观察法对淮安市的民政部门和实施公益创投的相关社会组织进行观察,了解公益创投的运作发展情况,从而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2 公益创投和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公益创投”一词是1969年美国慈善家约翰·洛克菲勒首次提出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公益创投在欧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公益创投的提出和实践相对于国外而言比较晚,公益创投的活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组织也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
2.1 公益创投的发展现状
2.1.1 我国公益创投的发展现状
2006年,新公益伙伴在香港的成功注册,标志着我国第一家具有公益创投概念的社会组织的诞生。同年,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在上海正式注册,对初创期和中小型的社会组织提供支持,将“助力社会创新,培育公益人才”作为组织发展的核心目标。2007年,联想集团创立“联想公益创投基金”,并启动以“让爱心更有力量”为宗旨的公益创投计划,重点对数字化、环保、教育和扶贫等领域的社会组织提供资金等支持。此后,我国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纷纷采用公益创投的理念和模式探索社会组织的培育路径,并逐步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创新模式。
2.1.2 淮安市公益创投的发展现状
淮安市在2013年和2014年启动了两届的公益创投活动。第一届公益创投共有16个项目入选,总计获得49万的资金支持。在第二届公益创投活动中,共有95家公益创投项目提出申请,经过前期申报、评审和公示,共有30个优质项目入选,这些项目获得120万元的资金支持。淮安市的公益创投活动的周期为一年,第一届的公益创投已于2014年9月份完成了评估验收工作,第二届的公益创投项目目前尚在实施之中,预计于2015年的9月份实施完成。第一届公益创投资金扶持的项目分为老年人服务项目、助残服务项目、青少年服务项目、救助帮困服务项目、其他公益服务项目,而第二届公益创投资金扶持的项目分为公益慈善项目、促进社会治理项目、促进经济建设项目和其他项目四大类。虽然资助类型的名称有所不同,但大体上还是一致的。
淮安市的公益创投活动分为项目征集、项目评审、项目实施三个阶段。在项目征集阶段,市民政局通过“淮安社会组织网”、“淮安市民政局”等网站、媒体和社区动员等形式,向社会发布公告,征集公益创投项目。各相关社会组织依据资助的公益项目范围,进行具体项目的创意设计,并填报《淮安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申报书》。在项目评审阶段,市民政局对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内容和申请资质等情况进行审查,并组织专家对入围项目进行终审,确定最终获选项目。评审结果将通过“淮安民政网”、“淮安社会组织网”等网站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天。而后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市民政局与公益创投获选项目承办方签订项目实施协议书。各获选项目社会组织将按申报书计划和协议约定按进度实施项目,确保项目规范、有效开展。项目实施期间,民政局定期派遣工作人员,对项目进行监督、评估和指导。同时,市民政局将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公益创投项目实施进度、资金运作、社会成效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中期评估和结题评估。
公益创投起源于欧美,是一个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创新性模式。公益创投为社会组织的培育提供物力支持、财力支持和人力支持,而社会组织的培育使得公益创投活动能够持续发展、产生社会效应、扩大覆盖层面。公益创投与社会组织培育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有社会政策不完善、社会组织自身能力不强、评估机制不完善。优化公益创投和社会组织培育关系的对策包括政府加强引导和支持力度、社会组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公益创投,社会组织培育,发展
目 录
1 引言1
2 公益创投和社会组织发展现状2
2.1 公益创投的发展现状2
2.2 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3
3 公益创投促进社会组织的培育4
3.1 公益创投为社会组织的培育提供物力支持5
3.2 公益创投为社会组织的培育提供人力支持5
3.3 公益创投为社会组织的培育提供财力支持6
4 社会组织的培育保障着公益创投的开展7
4.1 社会组织的培育使得公益创投能够持续发展7
4.2 社会组织的培育使得公益创投产生社会效应7
4.3 社会组织的培育使得公益创投扩大覆盖层面8
5 公益创投和社会组织培育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
5.1 公益创投和社会组织培育关系中存在的问题9
5.2 优化公益创投和社会组织培育关系的对策10
结论12
致谢13
注释14
参考文献15
1 引言
公益创投一般是以初创期和中小型的社会组织为投入对象,对其提供资金、管理、技术支持,强调与被投资方构建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的培育模式[1]。罗伯·约翰总结了公益创投的6大主要特征和3大基本特征,6大主要特征为:高度的参与性、量体裁衣的金融安排、长期的资金支持、非资金支持、组织能力建设和绩效评估;3大基本特征分别是:金融资本、知识资本、社会资本[2]。社会组织指那些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自发成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各种组织形式及其网络形态[3]。莱斯特·M·萨拉蒙认为社会组织具有以下特性,主要表现在组织性、私有性、非营利属性、自治性以及自愿性这5种方面[4]。
上世纪90年代后,全球范围内的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政府在削减预算的同时,却又必须提供更多的社会公共服务,以解决社会问题;企业面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下继续生存并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社会组织面对投入的资金锐减、运营管理的压力加大以及提供更具有专业化服务的问题。这些变迁的结果与互动,促成了公益创投理念与活动的兴起[5]。公益创投在为社会组织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还提供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支持,从而达到促进公益组织能力建设的目的,帮助其发展成为可持续性的、高效率的组织机构。开始在我国生根和发展的公益创投活动,改变着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格局,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的模式。
纵观国内外学术成果,国外学者重点研究了公益创投的含义和特征,并认为公益创投与慈善和基金会的关系密不可分。关于社会组织培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支持型组织理论这一层面,他们认为社会组织的培育主要通过支持型组织,它所提供的服务主要专注于初始资源提供、与政府企业公众交流中介、能力培训、资源拓展、信息分享与交流平台等方面。国内学者着重研究了公益创投的概念、发展现状及运作模式,同时对公益创投如何促进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如何促进公益创投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本文将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了解公益创投与社会组织培育的关系的研究现状,概述了淮安市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和公益创投的状况,深入探究对公益创投与社会组织培育的关系:一是公益创投如何促进社会组织的培育,二是社会组织培育如何保障着公益创投活动的发展,发现公益创投与社会组织培育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公益创投和社会组织培育关系的对策,从而发挥公益创投的优势,更好地促进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实现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目前大部分学者的研究关注点在公益创业的发展现状、运作模式、对社会组织培育的影响以及推动公益创投的对策和建议,对于公益创投与社会组织培育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未深入,特别是社会组织培育对公益创投影响的研究还很少涉及。所以,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分析公益创投与社会组织培育的关系,特别是对社会组织培育如何保障着公益创投活动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探讨。
本文选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法和观察法。采用文献法查阅大量的期刊、论文、书籍、杂志、政府的政策和法规、统计资料,以了解公益创投和社会组织培育的情况。由于是以淮安市为例的研究,本课题也采用了观察法对淮安市的民政部门和实施公益创投的相关社会组织进行观察,了解公益创投的运作发展情况,从而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2 公益创投和社会组织发展现状
“公益创投”一词是1969年美国慈善家约翰·洛克菲勒首次提出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公益创投在欧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国公益创投的提出和实践相对于国外而言比较晚,公益创投的活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另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组织也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
2.1 公益创投的发展现状
2.1.1 我国公益创投的发展现状
2006年,新公益伙伴在香港的成功注册,标志着我国第一家具有公益创投概念的社会组织的诞生。同年,浦东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在上海正式注册,对初创期和中小型的社会组织提供支持,将“助力社会创新,培育公益人才”作为组织发展的核心目标。2007年,联想集团创立“联想公益创投基金”,并启动以“让爱心更有力量”为宗旨的公益创投计划,重点对数字化、环保、教育和扶贫等领域的社会组织提供资金等支持。此后,我国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纷纷采用公益创投的理念和模式探索社会组织的培育路径,并逐步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创新模式。
2.1.2 淮安市公益创投的发展现状
淮安市在2013年和2014年启动了两届的公益创投活动。第一届公益创投共有16个项目入选,总计获得49万的资金支持。在第二届公益创投活动中,共有95家公益创投项目提出申请,经过前期申报、评审和公示,共有30个优质项目入选,这些项目获得120万元的资金支持。淮安市的公益创投活动的周期为一年,第一届的公益创投已于2014年9月份完成了评估验收工作,第二届的公益创投项目目前尚在实施之中,预计于2015年的9月份实施完成。第一届公益创投资金扶持的项目分为老年人服务项目、助残服务项目、青少年服务项目、救助帮困服务项目、其他公益服务项目,而第二届公益创投资金扶持的项目分为公益慈善项目、促进社会治理项目、促进经济建设项目和其他项目四大类。虽然资助类型的名称有所不同,但大体上还是一致的。
淮安市的公益创投活动分为项目征集、项目评审、项目实施三个阶段。在项目征集阶段,市民政局通过“淮安社会组织网”、“淮安市民政局”等网站、媒体和社区动员等形式,向社会发布公告,征集公益创投项目。各相关社会组织依据资助的公益项目范围,进行具体项目的创意设计,并填报《淮安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申报书》。在项目评审阶段,市民政局对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内容和申请资质等情况进行审查,并组织专家对入围项目进行终审,确定最终获选项目。评审结果将通过“淮安民政网”、“淮安社会组织网”等网站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天。而后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市民政局与公益创投获选项目承办方签订项目实施协议书。各获选项目社会组织将按申报书计划和协议约定按进度实施项目,确保项目规范、有效开展。项目实施期间,民政局定期派遣工作人员,对项目进行监督、评估和指导。同时,市民政局将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公益创投项目实施进度、资金运作、社会成效和存在问题等进行中期评估和结题评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xzzjy/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