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大网络政治参与路径的调查与分析对四所驻济高校大的调查(附件)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大学生参与网络政治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平台,高校大学生的主要政治参与手段已变为网络参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作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治文明和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和标志,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在人们面前呈现出比较复杂的态势。对济南四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参与广度和深度不够、参与动机复杂、参与手段和结果失范等问题,原因在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在信念型和利益型政治驱动下参与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参与仍旧局限于围观式政治参与,内外政治效能期望错位和参与过程中非理性参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探索适合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路径,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发展。
目 录
2018年5月22日 1
学院 2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2
ABSTRACT 4
目 录 5
一、前言 6
(一)研究背景 6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6
(三)研究方法 9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及新特点 9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 9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新特点 10
三、济南地区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路径的实证调查 11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调查 11
(二)参与路径选择的问题 12
(三)问题的原因分析 13
四、结论与讨论 16
(一)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状况较为健康 16
(二)网络政治参与是大学生政治成长的主要渠道 16
(三)应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进行适时引导和回应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政治参与作为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重要维度之一,在大学生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政治表达,进行民主管理和监督的过程中,对公共政策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制定、社会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传递信息、表达意愿、评论时政的重要渠道。与此相适应的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新兴的政治参与方式,为大学生在网络空间进行网络选举、讨论,并发表政治主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根据我国的第41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到,截止到2017年12月,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7.72亿人。2017年一共增加了4074万新网民。互联网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55.8%,相比较2016年上涨了2.6%。从网民的年龄结构中可以了解到,我国2020岁的网民数量最多,占据30%的比例。从学历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网民主要是中等学历的人比较多,初中以及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据37.9%和25.4%的比例。从职业结构中来看,大学生是我国网民中比例最高的,为25.4%。此外在互联网普及率中,大学生占据非常高的比例。因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总的网民数量中占据比例最大。我国的网络政治参与中大部门的都是大学生,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可以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知识也非常的丰富,因此奠定了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作为未来民族振兴的主体,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与其政治参与的程度有着直接联系。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并存的关系,导致大量西方价值理念不断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民主思想冲击,特别是“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等思潮在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中影响极坏。再加上当代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知识丰富等特点,总是试图以充满激情的姿态触摸着时代的脉搏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却不能理性地对待“全盘西化”的思想冲击。势必在政治参与中出现价值立场不坚定,政治参与热情不足的问题。所以,在不断推进网络政治参与的建设进程中,规范和增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意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化进程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政治民主化带来政治参与领域新的革新。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新型政治参与方式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在具体研究中,也出现了不同的研究导向。
1.国外研究综述
政治参与(Political Participation),是现代民主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西方政治学。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参与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相继出现。互联网诞生于美国,互联网普及率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美国学者对于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较多,阿尔温托夫勒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是美国第一位研究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带来影响的学者,其中代表作有《第三次浪潮》、《预测与前提》,定义第三次浪潮是指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迎来了人类第三次浪潮——信息社会。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必然会受其影响,他主张要想了解将来的民主社会,必须研究当今信息对政治生活产生的影响。其他学者的理论主要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对网络政治参与产生的影响研究。英国著名学者亚历山大和帕尔联合著作《数字化民主》,在该书中,明确提出“网络政治参与政治正在以一种蓬勃发展的趋势,影响着人类的知识结构、政治过程、经济制度等方面”,同时也指出网络通信技术对政府和公共事物的选择也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在公共事物选择的过程中不断地电子化,而且所涉猎的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这也是对国家的民主政治提出了一些问题:如何权衡各方的利益集团与地方选民直接的利益关系;直接参与式民主与代议制民主之间是否划等号;如何克服在信息处理中,价值偏向或偏激所带来的问题;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途径及重要性。
二是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国外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主要是采用实证研究法,主要从国家法律制度、政治参与行为、学校课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改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效果的途径的结论,特别强调学校教育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著名学者路易斯阿尔瓦拉主要研究大学生政治参与态度和培育大学生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他指出,“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其政治参与行为”,此外,西方学者还提出了政治社会化理论,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形成有着明显作用的是外部政治氛围,如美国特朗普和希拉里竞选总统过程中拉选票的政治氛围等。西方国家对公民的德育教育就相当于我国对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国外德育教育的形式多样,而且西方国家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大学生日常政治实践活动,这一方面是值得我们国家借鉴和学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xzzjy/25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