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巡视制度研究
摘 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巡视活动作为一种监察机制一直存在,巡视制度源远流长。在古代,巡视制度真正意义上作为一项政治制度并在国家主要法典上占有一席之地时,最早产生于秦朝,到了汉唐时期逐渐完备,明清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唐朝是我国古代王朝中最为繁盛的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极具代表性,所以在新时代国家监察机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唐初巡视制度的设立、演变、发展等问题则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唐代的巡视制度久经历史打磨,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监察体系。唐代的御史、封驳、弹劾等制度在当时规范官吏上发挥重要作用。历史是沿革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前进,对唐代监察思想的借鉴、继承和创新在今天仍大有裨益。
目 录
绪论 1
(一)研究的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综述 2
(四)研究方法 3
(五)思路与内容 3
一、唐初巡视制度概况 5
(一)唐初巡视制度内容 5
(二)唐初巡视制度背景 6
二、唐代巡视制度的特点 8
(一)有独立权威的巡视机构 9
(二)注重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9
(三)巡视官员选拔十分严格 9
(四)巡视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10
三、唐初巡视制度的评价与借鉴 10
(一)巡视官员权力的授予要适宜 11
(二)对巡视工作方法进行改善 11
(三)要定期轮换巡视官员 11
(四)注重巡视官员思想意识和整体素质提升 12
(五)注重巡视制度与国家监察法的衔接和巡视工作制度性转化 12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绪论
研究的背景
巡视制度在我国监察制度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党按照相关规定专门设立专职机构部门,对下属公职人员进行监督的制度。从而防止国家公务人员以权谋私、权力寻租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以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良序运转,调和社会各方关系矛盾,提高广大人民政治生活的幸福指数。纵观我国的古代发展历史,唐朝是最为兴盛的时期,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个国家的兴盛是有各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在诸多的因素中,一套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制度、政策犹如一个个风向标,指引着一个国家的走向和发展。一项好的政策从萌芽、出现、发展,再到落实,整个过程要想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切实的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那么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监督。若想做到有效的监督,就必须具备相对完善的监察机制,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监察机关有权对国家机关和相关的国家公职人员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据规章实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进行监督,从本次会议中不难看出,我国的监察机关地位首次有了质的提升,不再居于行政监督之中,而是单独分离出来,与政府和司法机关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巡视制度也相应的做出调整。从2016年正式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到2018年国家监察委员会正式成立,短短的几年时间,我党在监察体制改革上做出了重大调整,从此开辟了新的征程。
巡视制度在我国历久弥新,自秦汉至今。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巡视制度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监察与反腐往往相联系,我国的反腐败工作也进行到攻坚阶段。通过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研究,发现其对当代的借鉴意义,从而更加有利于辅助各级政府完善相关的监察政策,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
巡视制度在我国已经存在两千多年,历史悠久,这一制度在我国古代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有效的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在皇权和相权之间谋得平衡、促进吏治的透明化等等。唐朝作为我国历代王朝最为兴盛的朝代,其相关的政治制度在今天看来依旧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例如唐初的中央巡视活动、地方巡视活动,以及三省的监督方式;唐初巡视官员的选举、官职的设立和相应的职责,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等等。本文将在这些方面进行相应的探讨,学习其精粹的地方,规避其缺点,以唐为鉴,给现代的监察制度改革以启迪。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上,从唐初巡视制度探讨我国当今的巡视制度改革,并对我国巡视制度改革问题进行创新研究,丰富了现有的巡视理论,为完善我国巡视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些新思考,为深入探讨相关问题提供了资料借鉴和理论基础。
实践意义上,在我国监察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反腐败斗争逐步进入到“制度反腐”、“文化反腐”的阶段。巡视制度作为监察制度的一种,并且主要是监督各级官员首脑,更易接触到权力腐败等问题,通过对唐初巡视制度的研究,发掘其中的利弊得失,从而有利于辅助各级政府完善相关的巡视政策,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
(三)研究综述
姜明安在《监察工作理论与实务》一书中阐述了我国监察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他在书中的第三部分着重论述了从秦至清各个朝代的监察制度,涉猎的具体研究问题包括监察工作的基本原则、监察机关的组织与职责、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反腐败国际合作等。其中涉及到的和唐朝巡视制度有关的研究对现在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钱穆在其《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分别就中国从汉代到清朝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等种种政治制度做出了概观和比照。在本书的第二讲第一节和第五节中分别谈到了唐代政府组织,以及对唐代制度进行了综述。秦强在其《监督权力》一书中提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只是将‘行政监察’在形式上更名为‘国家监察’而已,而是从形式到内容、从程序到实体、从理念到运行的全方位改革创新,属于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是反腐败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革命。”作者以时间为轴,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国家监察委员会做出了历史性思考:从中国监察制度的历史发展到制度发展的历史启示,深入探讨了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文化根基和历史使命。秦强从理论层面、制度实践层面对国家监察制度进行了全新的创造性的剖析,并对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进行了展望,从立法的角度对国家监察权力的监督提出了新的思考。这些学者通过自身的学习积累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我国监察制度改革现状,解析我国的监察制度、分析我国监察制度现存的弊端,博古通今,从历史中萃取时代的精华,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为我国的监察制度改革建言献策。通过对相关著作书籍的阅读和体悟,在这一过程中丰富了我对于国家监察制度改革的认识,了解到唐初时期的巡视制度对于当时政府、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在资料的检索、整理、汇总的过程,我对唐初巡视制度有了更深的认识,为接下来的论文书写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资料。
目 录
绪论 1
(一)研究的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综述 2
(四)研究方法 3
(五)思路与内容 3
一、唐初巡视制度概况 5
(一)唐初巡视制度内容 5
(二)唐初巡视制度背景 6
二、唐代巡视制度的特点 8
(一)有独立权威的巡视机构 9
(二)注重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9
(三)巡视官员选拔十分严格 9
(四)巡视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10
三、唐初巡视制度的评价与借鉴 10
(一)巡视官员权力的授予要适宜 11
(二)对巡视工作方法进行改善 11
(三)要定期轮换巡视官员 11
(四)注重巡视官员思想意识和整体素质提升 12
(五)注重巡视制度与国家监察法的衔接和巡视工作制度性转化 12
结 语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6
绪论
研究的背景
巡视制度在我国监察制度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党按照相关规定专门设立专职机构部门,对下属公职人员进行监督的制度。从而防止国家公务人员以权谋私、权力寻租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以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良序运转,调和社会各方关系矛盾,提高广大人民政治生活的幸福指数。纵观我国的古代发展历史,唐朝是最为兴盛的时期,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个国家的兴盛是有各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在诸多的因素中,一套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制度、政策犹如一个个风向标,指引着一个国家的走向和发展。一项好的政策从萌芽、出现、发展,再到落实,整个过程要想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切实的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那么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监督。若想做到有效的监督,就必须具备相对完善的监察机制,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监察机关有权对国家机关和相关的国家公职人员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据规章实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进行监督,从本次会议中不难看出,我国的监察机关地位首次有了质的提升,不再居于行政监督之中,而是单独分离出来,与政府和司法机关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巡视制度也相应的做出调整。从2016年正式印发《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到2018年国家监察委员会正式成立,短短的几年时间,我党在监察体制改革上做出了重大调整,从此开辟了新的征程。
巡视制度在我国历久弥新,自秦汉至今。发展到今天,我国的巡视制度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监察与反腐往往相联系,我国的反腐败工作也进行到攻坚阶段。通过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研究,发现其对当代的借鉴意义,从而更加有利于辅助各级政府完善相关的监察政策,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
巡视制度在我国已经存在两千多年,历史悠久,这一制度在我国古代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有效的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在皇权和相权之间谋得平衡、促进吏治的透明化等等。唐朝作为我国历代王朝最为兴盛的朝代,其相关的政治制度在今天看来依旧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例如唐初的中央巡视活动、地方巡视活动,以及三省的监督方式;唐初巡视官员的选举、官职的设立和相应的职责,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等等。本文将在这些方面进行相应的探讨,学习其精粹的地方,规避其缺点,以唐为鉴,给现代的监察制度改革以启迪。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上,从唐初巡视制度探讨我国当今的巡视制度改革,并对我国巡视制度改革问题进行创新研究,丰富了现有的巡视理论,为完善我国巡视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些新思考,为深入探讨相关问题提供了资料借鉴和理论基础。
实践意义上,在我国监察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反腐败斗争逐步进入到“制度反腐”、“文化反腐”的阶段。巡视制度作为监察制度的一种,并且主要是监督各级官员首脑,更易接触到权力腐败等问题,通过对唐初巡视制度的研究,发掘其中的利弊得失,从而有利于辅助各级政府完善相关的巡视政策,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
(三)研究综述
姜明安在《监察工作理论与实务》一书中阐述了我国监察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他在书中的第三部分着重论述了从秦至清各个朝代的监察制度,涉猎的具体研究问题包括监察工作的基本原则、监察机关的组织与职责、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反腐败国际合作等。其中涉及到的和唐朝巡视制度有关的研究对现在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钱穆在其《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分别就中国从汉代到清朝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等种种政治制度做出了概观和比照。在本书的第二讲第一节和第五节中分别谈到了唐代政府组织,以及对唐代制度进行了综述。秦强在其《监督权力》一书中提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只是将‘行政监察’在形式上更名为‘国家监察’而已,而是从形式到内容、从程序到实体、从理念到运行的全方位改革创新,属于国家监察制度的顶层设计,是反腐败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革命。”作者以时间为轴,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国家监察委员会做出了历史性思考:从中国监察制度的历史发展到制度发展的历史启示,深入探讨了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文化根基和历史使命。秦强从理论层面、制度实践层面对国家监察制度进行了全新的创造性的剖析,并对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进行了展望,从立法的角度对国家监察权力的监督提出了新的思考。这些学者通过自身的学习积累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我国监察制度改革现状,解析我国的监察制度、分析我国监察制度现存的弊端,博古通今,从历史中萃取时代的精华,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为我国的监察制度改革建言献策。通过对相关著作书籍的阅读和体悟,在这一过程中丰富了我对于国家监察制度改革的认识,了解到唐初时期的巡视制度对于当时政府、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在资料的检索、整理、汇总的过程,我对唐初巡视制度有了更深的认识,为接下来的论文书写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资料。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xzzjy/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