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后期文人的创作以张耒徐积为代表(附件)

淮安地理条件优越,自古文人才子辈出,且北宋繁荣安定的社会及开明的思想在淮安这片文化润土上赋予了淮安文人的创作极其有利的条件,淮安的文人创作也展现出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据此本论文主要探讨北宋中后期淮安文人的创作,展开对特定时期的地域文人创作的研究视角,在研究文人创作的角度上更加具有目的性。北宋中后期淮安文人主要以张耒、徐积为主,这两位当时在文学创作上的思想、内容等都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将其作为北宋中后期淮安文人的代表,以探究当时淮安文人的创作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写作的方向。首先对淮安历史的人文环境和文人创作做一个大体上的认识,以展现淮安的文化底蕴,其次进行两位文人张耒、徐积的生平及其总体文学创作,根据其文学创作思想和特点进而着重介绍两位文人在文化创作的各个方面所带来的文化成就。并通过对张耒、徐积的文学创作的研究,对北宋中后期淮安文人创作的思想内涵和体制特点进行总结,进一步探究两位文人创作所带来的文学意义。论文方向主要探索北宋中后期淮安文人创作的特色,重视地域文化与文人创作的相关影响是对古代不同地域文人及作品研究的重要部分,意义重大。关键词 张耒,徐积,文学意义,地域文化
目 录
1引言 1
2北宋中后期淮安文人的创作 1
2.1淮安的历史人文环境 2
2.2淮安文人创作 3
3张耒的文学创作 4
3.1张耒生平 4
3.2张耒文学创作及其特点 5
4徐积的文学创作 7
4.1徐积生平 8
4.2徐积文学创作及其特点 8
5北宋中后期淮安文人创作总结 11
5.1文学特点 12
5.1.1思想内涵 12
5.1.2体制特点 14
5.2文学意义 15
结 论 18
致 谢 19
参 考 文 献 20
1引言
中国历史文化有着深厚底蕴,在文学创作上也呈现出地域化的特点。到了宋朝,文化和经济上都逐步出现了重心南移的现象。淮南东路作为当时文化和经济上都相对先进的行政区域,在宋代的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身影。彼时的楚州,作为淮南东路的重要属州,其在文化上的表现同样令人侧目,涌现了数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可观文学家,也以众多文人骚客在此驻足或留下笔迹。
历史上的楚州,早期秦汉时期,就出现韩信、枚乘这样的地方名人,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到了隋唐时期,由于淮河漕运的关键地位,楚州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同样得到了长足发展。到了宋代,在历史文献中,楚州在经济上已经成为了东南一带可与杭州、真州相媲美的商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在淮南东路成为仅次于治所扬州的文化重镇,徐积、张耒等文学家的出现及其创作,更是奠定了其在东南一代的文化声望。
徐积和张耒都生活在北宋后期,他们是北宋后期楚州作家的代表人物。从社会名声来说,徐积是享受帝王赐谥的名家,张耒是师承苏门的直接人物,宋人文献中都表现出对二者的肯定和赞赏;从文学创作来看,徐积和张耒都有诗文集传世,其中丰富而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他们文学成就的直接体现;从人生阅历来看,徐积终身居住山阳,张耒中举后入仕为官,两人的经历正好可以更关照起来看到生长于斯的楚州文人,在文字书写中所体现出来的显著地域特征。
2北宋中后期淮安文人的创作
文化的繁荣离不开政治的开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包容。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由于“重文轻武”,导致军事上长期遭人诟病。但从宋朝的整体情况来看,在中国的历史朝代中其政治、文化、经济都处于较高的地位。北宋中后期虽然面度辽、夏等外族的长期侵犯,北宋政府以经济赔偿的方式来保持社会的安定,感觉受尽欺凌。实际上从当时宋朝整体的经济实力来讲,经济赔偿对其的影响显然是九牛一毛。反而通过经济赔偿的方式既减轻了战争的压力,又为当时的文化发展创造了稳定的条件,进一步推动北宋中后期的文化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淮安由于地处大运河的中段,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优势,再加上北宋后期漕运、盐运的发展进一步为当时的淮安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可以说当时淮安的经济文化的繁华程度丝毫不亚于宋朝的开封、杭州等名城。淮安的人杰地灵也随即涌现了一大批文人墨客,张耒可以作为当时部分的淮安文人追求仕途的代表,徐积则是常住淮安的文人典型。因此张耒、徐积探究北宋中后期的淮安文人创作典型意义较强,而且其确实也是北宋中后期淮安文人的重点研究对象。所以对于两位淮安文人的创作对现今的淮安文化的影响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则就需要对北宋中后期淮安文人的创作进行深层的研究与探讨。
2.1淮安的历史人文环境
淮安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文化璀璨之地,历史上虽然有很多的名称,但由于当时的地理区域划分与现在淮安市的划分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难以在整体上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而今改革之后统称之为淮安地区。从我所了解到的淮安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叙述,一是地理位置方面,二是文人效应方面。在它的位置上,我们熟知的一句话就是“南船北马”,从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淮安在历史上的地理位置是相当重要的,了解它的地理位置有助于本次我的论文研究,所以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到从秦朝开始就已经重视江淮的交通了;到了隋唐五代之时,楚州的建设中进一步推动大运河的开凿和淮北盐场的建滩的工作;北宋时期所稳定的社会环境又给漕运、盐运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到了明清时期淮安的繁华无比,鼎盛时期完全可以与两宋的京城开封、杭州一争高低,所以淮安的历史文化环境的优越性可想而知。而且根据《漕运与淮安》中的介绍,指出贯穿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成为水路交通的主线,而漕运也日益占据了国家税收的重要部分。在此之下淮安地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段占据水陆交通的枢纽,且与漕运的兴衰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造就了淮安经济的繁盛和社会文化的大融合。正是借助于淮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其铸就深厚的历史人文环境底蕴奠基,由此可知淮安的历史地位是不可忽视。
历史上淮安的文化领域方面的成就也是颇有看点,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其文化领域创造条件,淮安历史文化杰出反为淮安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添上绚丽的一笔,两者相辅相成。淮安历史文化底蕴浓厚,大师名家汇集,比较熟悉的有军事大家韩信、汉赋开创者枚乘、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他们是淮安名人史上璀璨的明珠,使淮安成为有名的文化之邦,让人为之津津乐道。而且淮安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其创作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吸引了一大批文人雅士或短期逗留或落户淮安,这些文人雅士与当地人一道创造了淮安文学和学术的辉煌 。[1]
2.2淮安文人创作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wenmi/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