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咪蒙的婚恋价值观探析(附件)
自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微信公众号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红利期,而“咪蒙”更是公众号中的佼佼者。由于“咪蒙”的受众中女性占比80%,因此其发布的文章大部分涉及两性的婚恋问题,表达了“咪蒙”的婚恋价值观。本文认为“咪蒙”的婚恋价值观有以下四点一、女性有选择独身的自由;二、最好的婚姻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三、无爱的婚姻没有存在的价值;四、女性在婚姻中拥有性别平等。而“咪蒙”形成这一婚恋价值观是“咪蒙”的粉丝需求、“咪蒙”的自我表达以及“咪蒙”的广告效果需要三者结合的结果。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咪蒙,婚恋价值观
目 录
1 引言1
2 “咪蒙”婚恋价值观1
2.1 女性有选择独身的自由2
2.2 最好的婚姻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2
2.3 无爱的婚姻没有存在的价值4
2.4 女性在婚姻中拥有性别平等6
3 “咪蒙”价值观形成原因:粉丝需求+自我表达+广告效果 7
3.1 “咪蒙”的粉丝需求7
3.2 “咪蒙”的自我表达9
3.3 “咪蒙”的广告效果需要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我国网民数量已达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达7.24亿,占比达96.3%。在众多应用软件中,手机网民最常使用的应用软件为社交类软件,使用频率最高的app是微信。而腾讯在微信原有功能基础上新增的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获取所需信息和最新资讯的重要渠道,网民可通过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接收包括文字、图片、图文、语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
截至2017年,微信公众号总数已经超过2000万,在众多微信公众号中,“咪蒙”是最具代表性的微信公众号中之一。“咪蒙”由马凌自2015年9月开通,运营到今天已经积累了2000多万粉丝,从《致贱人:我凭什么帮你》到《刘鑫江歌案;法律能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从《致low逼:不是我太小气,而是你玻璃心》到《说来惭愧,我的助理月薪才5万》,“咪蒙”写出了一篇又一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爆款文章,获得粉丝高阅读量、高点赞量和高评论量。除此之外,“咪蒙”也深受广告主的青睐,在“咪蒙”文章中植入广告需要支付最低68万的广告费,超过当红明星的广告报酬,在所有微信公众号广告费用公开数据中居第一位。
“咪蒙”的成功引发了大量关注和研究。国内大部分学者从“咪蒙”的运营策略、销售策略、写作策略三个方面对“咪蒙”的成功原因进行了分析,极少数学者结合巴赫金狂欢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了“咪蒙”的女性意识。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经验总结法探析“咪蒙”的婚恋价值观并分析这一价值观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了解“咪蒙”成功的软性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咪蒙”受众的80%为女性,可通过探析“咪蒙”婚恋价值观来了解“咪蒙”受众的婚恋价值观。
2 “咪蒙”婚恋价值观
2.1 女性有选择独身的自由
“咪蒙”在《我一个人好好的,为什么要结婚》里以朋友豆花的经历为例,反映现实生活中很多单身女性被家人逼婚的社会问题,指出很多女性因为承受不住父母催婚的压力,所以不得不按照父母的意愿跟各方面条件相当的男性相亲、结婚,由于缺乏感情基础又加上并非发自内心,最后过得很不幸福。“咪蒙”认为婚姻不能将就,女性不应该为了结婚而结婚,结婚也必须遵从当事人的意愿,而不是迫于他人的压力。结婚并不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完成的仪式,而是一项个人自由,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是否结婚。“咪蒙”反对为了躲避舆论压力而被迫结婚,呼吁现代女性勇敢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
在新时代,“父母逼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门话题,成为现代年轻人高物质压力下的又一精神烦恼。一方面许多单身人士被父母等长辈威逼利诱来催婚,另一方面一些坚持自我的单身人士也出谋划策,想出具有自我解嘲意味的反逼婚攻略。这反映出不同时代的不同婚恋观念引发逼婚与反逼婚阵营的对峙。在父母一辈的观念中,“结婚生子”常常与“孝”的伦理道德结合在一起,因此不结婚就是不孝的表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传宗接代”等价值观一直是中国人关于婚恋态度的主流思想。[]这一思想在中国人特别是父母一辈的观念中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因此,父母会不自觉地操心子女的婚姻问题,完成社会文化传承下的“使命”。然而,现代年轻人由于受到新式教育的熏陶,文化程度提高,自我意识增强,开始寻求婚姻家庭中的自我价值而不是社会价值,形成了与父母一辈不同的婚姻观念。反逼婚体现了人们特别是女性在新时代条件下对婚恋自由的追求与对个人权利的思考,表达了广大女性挣脱传统性别角色与传统主妇角色的诉求,体现了现代女性越来越寻求独立于家庭与社会之外,而不是像旧时代那样被家庭和社会埋没,或是做家庭和社会的附属品。个人权利变得越来越突出和必要,个人价值也越来越被重视和尊重。[]“咪蒙”作为一个自我意识觉醒的现代女性,为被逼婚的女性发声,鼓励广大女性勇敢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其思想顺应了时代必然性。“咪蒙”的观念与主张个人自由的女性粉丝的思想契合,也给正在受被逼婚之苦恼的女性粉丝一定的精神力量。
2.2 最好的婚姻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一顿饭吓跑上海女友”新闻发布后,“咪蒙”针对这一事件,谈了自己对“门当户对”的理解。“咪蒙”认为门当户对的前提是相爱,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一场交易,其次,“门当户对”的核心不是门第和出身,而是价值观。出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价值观,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比出身更重要的,是两个人的三观是否接近,夫妻三观相似的婚姻才能更长久。接着“咪蒙”举了自己父母、大表姐、二表姐的例子加以辅证。“咪蒙”父母和大表姐表姐夫的婚姻因为价值观不同而破裂,大表姐的丈夫因为不受家庭传统观念影响,其价值观和大表姐相近,婚姻幸福美满。 最后,“咪蒙”建议单身人士应该选择和自己价值观匹配的人,并且认为决定两个人在一起的是感觉,决定两个人是否能长久相处的是价值观。“门当户对”观念从先秦时期开始出现,它是人们在择偶过程中选择配偶和缔结婚姻的一条重要度量规则,是一种择偶观和婚姻观,注重的是双方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社会地位。“咪蒙”则指出门当户对的核心不是门第和出身,而是价值观,更强调的是精神层面的“门当户对”。“咪蒙”对“门当户对”的理解是新时代条件下的思想观念的进一步升华。
目 录
1 引言1
2 “咪蒙”婚恋价值观1
2.1 女性有选择独身的自由2
2.2 最好的婚姻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2
2.3 无爱的婚姻没有存在的价值4
2.4 女性在婚姻中拥有性别平等6
3 “咪蒙”价值观形成原因:粉丝需求+自我表达+广告效果 7
3.1 “咪蒙”的粉丝需求7
3.2 “咪蒙”的自我表达9
3.3 “咪蒙”的广告效果需要 11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我国网民数量已达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达7.24亿,占比达96.3%。在众多应用软件中,手机网民最常使用的应用软件为社交类软件,使用频率最高的app是微信。而腾讯在微信原有功能基础上新增的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获取所需信息和最新资讯的重要渠道,网民可通过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接收包括文字、图片、图文、语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
截至2017年,微信公众号总数已经超过2000万,在众多微信公众号中,“咪蒙”是最具代表性的微信公众号中之一。“咪蒙”由马凌自2015年9月开通,运营到今天已经积累了2000多万粉丝,从《致贱人:我凭什么帮你》到《刘鑫江歌案;法律能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从《致low逼:不是我太小气,而是你玻璃心》到《说来惭愧,我的助理月薪才5万》,“咪蒙”写出了一篇又一篇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爆款文章,获得粉丝高阅读量、高点赞量和高评论量。除此之外,“咪蒙”也深受广告主的青睐,在“咪蒙”文章中植入广告需要支付最低68万的广告费,超过当红明星的广告报酬,在所有微信公众号广告费用公开数据中居第一位。
“咪蒙”的成功引发了大量关注和研究。国内大部分学者从“咪蒙”的运营策略、销售策略、写作策略三个方面对“咪蒙”的成功原因进行了分析,极少数学者结合巴赫金狂欢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了“咪蒙”的女性意识。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经验总结法探析“咪蒙”的婚恋价值观并分析这一价值观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了解“咪蒙”成功的软性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咪蒙”受众的80%为女性,可通过探析“咪蒙”婚恋价值观来了解“咪蒙”受众的婚恋价值观。
2 “咪蒙”婚恋价值观
2.1 女性有选择独身的自由
“咪蒙”在《我一个人好好的,为什么要结婚》里以朋友豆花的经历为例,反映现实生活中很多单身女性被家人逼婚的社会问题,指出很多女性因为承受不住父母催婚的压力,所以不得不按照父母的意愿跟各方面条件相当的男性相亲、结婚,由于缺乏感情基础又加上并非发自内心,最后过得很不幸福。“咪蒙”认为婚姻不能将就,女性不应该为了结婚而结婚,结婚也必须遵从当事人的意愿,而不是迫于他人的压力。结婚并不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完成的仪式,而是一项个人自由,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是否结婚。“咪蒙”反对为了躲避舆论压力而被迫结婚,呼吁现代女性勇敢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
在新时代,“父母逼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热门话题,成为现代年轻人高物质压力下的又一精神烦恼。一方面许多单身人士被父母等长辈威逼利诱来催婚,另一方面一些坚持自我的单身人士也出谋划策,想出具有自我解嘲意味的反逼婚攻略。这反映出不同时代的不同婚恋观念引发逼婚与反逼婚阵营的对峙。在父母一辈的观念中,“结婚生子”常常与“孝”的伦理道德结合在一起,因此不结婚就是不孝的表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传宗接代”等价值观一直是中国人关于婚恋态度的主流思想。[]这一思想在中国人特别是父母一辈的观念中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因此,父母会不自觉地操心子女的婚姻问题,完成社会文化传承下的“使命”。然而,现代年轻人由于受到新式教育的熏陶,文化程度提高,自我意识增强,开始寻求婚姻家庭中的自我价值而不是社会价值,形成了与父母一辈不同的婚姻观念。反逼婚体现了人们特别是女性在新时代条件下对婚恋自由的追求与对个人权利的思考,表达了广大女性挣脱传统性别角色与传统主妇角色的诉求,体现了现代女性越来越寻求独立于家庭与社会之外,而不是像旧时代那样被家庭和社会埋没,或是做家庭和社会的附属品。个人权利变得越来越突出和必要,个人价值也越来越被重视和尊重。[]“咪蒙”作为一个自我意识觉醒的现代女性,为被逼婚的女性发声,鼓励广大女性勇敢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其思想顺应了时代必然性。“咪蒙”的观念与主张个人自由的女性粉丝的思想契合,也给正在受被逼婚之苦恼的女性粉丝一定的精神力量。
2.2 最好的婚姻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一顿饭吓跑上海女友”新闻发布后,“咪蒙”针对这一事件,谈了自己对“门当户对”的理解。“咪蒙”认为门当户对的前提是相爱,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一场交易,其次,“门当户对”的核心不是门第和出身,而是价值观。出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价值观,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比出身更重要的,是两个人的三观是否接近,夫妻三观相似的婚姻才能更长久。接着“咪蒙”举了自己父母、大表姐、二表姐的例子加以辅证。“咪蒙”父母和大表姐表姐夫的婚姻因为价值观不同而破裂,大表姐的丈夫因为不受家庭传统观念影响,其价值观和大表姐相近,婚姻幸福美满。 最后,“咪蒙”建议单身人士应该选择和自己价值观匹配的人,并且认为决定两个人在一起的是感觉,决定两个人是否能长久相处的是价值观。“门当户对”观念从先秦时期开始出现,它是人们在择偶过程中选择配偶和缔结婚姻的一条重要度量规则,是一种择偶观和婚姻观,注重的是双方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社会地位。“咪蒙”则指出门当户对的核心不是门第和出身,而是价值观,更强调的是精神层面的“门当户对”。“咪蒙”对“门当户对”的理解是新时代条件下的思想观念的进一步升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wenmi/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