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提取甘草黄酮的工艺研究(附件)
摘 要 甘草(Glycyrrhiza),属于双子叶植物中的豆科,是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的干燥根或者根茎,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在临床中可以用于治疗心悸、脾胃气虚、咽喉肿痛、止咳、抗炎等,研究表明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其重要的药用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溃疡,作用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本文选择芦丁作为标准品并制作标准曲线,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甘草黄酮,以甘草中的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单因素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甘草中的总黄酮提取含量的影响,分析得到三个影响最大的因素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并对其进行响应曲面实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使用65%的乙醇,料液比为1:40即200 mL,超声时间40 min,温度在65℃左右。经验证,该工艺操作简单,提取率高,较稳定,可以做为甘草黄酮工业化生产的参考依据。目 录
1 绪论 1
1.1 黄酮类化合物的文献综述 1
1.1.1 种类及分布 1
1.1.2 理化性质 1
1.1.3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2
1.1.4 药理作用与研究现状 3
1.2 甘草的文献综述 4
1.2.1 化学成分 4
1.2.2 甘草黄酮的药理作用 5
1.2.3 甘草黄酮的应用 6
1.3 本文研究内容 7
2 实验 8
2.1 仪器与试剂 8
2.1.1 实验药材与试剂 8
2.1.2 实验药材与试剂 8
2.1.3 材料预处理 8
2.2 实验方法 9
2.2.1 标准溶液的配置 9
2.2.2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9
2.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9
2.2.4 甘草中总黄酮的计算 9
2.2.5 单因素提取实验 10
2.2.6 响应曲面法优化工艺 11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2.2 实验方法 9
2.2.1 标准溶液的配置 9
2.2.2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9
2.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9
2.2.4 甘草中总黄酮的计算 9
2.2.5 单因素提取实验 10
2.2.6 响应曲面法优化工艺 11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1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12
2.3.2 响应曲面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14
2.4 验证试验 18
3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3
1 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日益强盛,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稳步上升,但经济单方面的增长带来的是文化方面的缺失,随之也产生许多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熬夜,不吃早餐,喜欢吃高糖、高脂类的快餐食物,长时间上网、玩游戏,学习、工作压力大且时间长,运动时间少,导致了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人口数不断增加,并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除了这些慢性疾病,肿瘤、癌症等疾病也对人类的健康存在严重的危害。目前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大部分都是化学合成的,虽然具有很强的药理作用,但同时也伴随着潜在的毒性及可能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毒副作用小的天然的治疗药物,是药品研究人员所需要注意的。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大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绿色安全等特点,其中的甘草黄酮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1.1 黄酮类化合物的文献综述
黄酮,全称为黄酮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自然社会中,是很常见的一种化合物,有很强的活性,在中草药、果蔬、茶叶中都有黄酮类化合物的身影[1]。文献表明,现已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数量高达8000多种,并且结构各异,是一些中草药重要的药用活性成分,具有清除氧化自由基、改善肿瘤活性、改善心血管疾病、调节免疫等重要的药理作用,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不同,作用于身体的不同部位[2],如银杏黄酮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蓝莓黄酮作用于眼睛,葡萄黄酮作用于淋巴系统,甘草黄酮作用于免疫、消化系统,它们都具有很强的药理作用,有明显的治疗效果。1986年发现甘草具有抗艾滋病毒、抗抑郁等活性,受到人类的广泛关注。
1.1.1 种类及分布
黄酮类化合物,基本结构是C3C6C3,是由中央三碳原子连接2个苯环,在苯环上分别连接着酚羟基形成。在不同位置,以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数量,连接不同的官能团形成许许多多的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3]。
1.1.2 理化性质
诸多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晶体固体,少量是粉末,几乎全都显黄色,它们
的颜色与其自身所包括的交叉共轭体系和助色团的多少有关,在紫外光下显示荧光色,黄酮类化合物在水、乙醇中极易溶解,在苯、氯仿等溶剂中几乎不溶[4]。因为基本骨架中都有酚羟基,因此显酸性,且酚羟基的连接数量和位置都会改变酸性,即7,4’二OH>7或4’二OH>一般酚OH>5OH[5]。
1.1.3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天然的黄酮种类较多,结构类型多,结合状态不同,性质不同,为了简化实验,提高提取率,就要对提取溶剂、提取方法进行挑选。
(1) 水提法
水提法即煎煮法,是最古老的一种提取方法,是用热水浸提或者煮提来提取黄酮苷类物质,如槐米中的芦丁,大多数提取2次或3次,且提取出的杂质较多,处理较复杂,提取物易发生霉变,提取率低,因此不经常使用。
(2) 有机溶剂提取法
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甲醇或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也可以选择其它溶液,苷类化合物适合用体积分数90%~95%的醇提取,苷元用极性较小的溶剂提取效率高,如乙醚、氯仿等[6]。此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溶剂来源较广泛等优点[7]。
(3) 碱溶酸沉法
黄酮的母核含有酚羟基结构,显酸性,在水和碱性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大,在酸性水溶液中几乎不溶[8],在提取液中,加酸酸化,黄酮类化合物就可以以沉淀的形式析出,因此可以选用碱溶酸沉法进行提取,但要特别注意一定要使用浓度较低的碱性溶液[9]。碱溶酸沉法具有经济、安全、方便的优点,应用较为广泛。
(4) 超声波提取法
最近几年来,人们普遍开始使用超声波提取法来提取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它的原理是利用了“空穴作用”,通过超声波破坏植物的细胞膜,帮助细胞质顺利穿过细胞膜,促使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与析出,同一时间超声波可以产生热效应,使水的温度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缩短了提取时间,增加提取率,节约原材料,除此之外,超声波还可以产生其它作用,有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与提取[10],其有提取效率高、速度快、设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并且可以保护遇热易分解成分
1 绪论 1
1.1 黄酮类化合物的文献综述 1
1.1.1 种类及分布 1
1.1.2 理化性质 1
1.1.3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2
1.1.4 药理作用与研究现状 3
1.2 甘草的文献综述 4
1.2.1 化学成分 4
1.2.2 甘草黄酮的药理作用 5
1.2.3 甘草黄酮的应用 6
1.3 本文研究内容 7
2 实验 8
2.1 仪器与试剂 8
2.1.1 实验药材与试剂 8
2.1.2 实验药材与试剂 8
2.1.3 材料预处理 8
2.2 实验方法 9
2.2.1 标准溶液的配置 9
2.2.2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9
2.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9
2.2.4 甘草中总黄酮的计算 9
2.2.5 单因素提取实验 10
2.2.6 响应曲面法优化工艺 11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r /> 2.2 实验方法 9
2.2.1 标准溶液的配置 9
2.2.2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9
2.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9
2.2.4 甘草中总黄酮的计算 9
2.2.5 单因素提取实验 10
2.2.6 响应曲面法优化工艺 11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11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12
2.3.2 响应曲面法实验结果与分析 14
2.4 验证试验 18
3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3
1 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日益强盛,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稳步上升,但经济单方面的增长带来的是文化方面的缺失,随之也产生许多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熬夜,不吃早餐,喜欢吃高糖、高脂类的快餐食物,长时间上网、玩游戏,学习、工作压力大且时间长,运动时间少,导致了患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人口数不断增加,并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除了这些慢性疾病,肿瘤、癌症等疾病也对人类的健康存在严重的危害。目前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大部分都是化学合成的,虽然具有很强的药理作用,但同时也伴随着潜在的毒性及可能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毒副作用小的天然的治疗药物,是药品研究人员所需要注意的。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大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绿色安全等特点,其中的甘草黄酮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1.1 黄酮类化合物的文献综述
黄酮,全称为黄酮类化合物,普遍存在于自然社会中,是很常见的一种化合物,有很强的活性,在中草药、果蔬、茶叶中都有黄酮类化合物的身影[1]。文献表明,现已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数量高达8000多种,并且结构各异,是一些中草药重要的药用活性成分,具有清除氧化自由基、改善肿瘤活性、改善心血管疾病、调节免疫等重要的药理作用,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不同,作用于身体的不同部位[2],如银杏黄酮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蓝莓黄酮作用于眼睛,葡萄黄酮作用于淋巴系统,甘草黄酮作用于免疫、消化系统,它们都具有很强的药理作用,有明显的治疗效果。1986年发现甘草具有抗艾滋病毒、抗抑郁等活性,受到人类的广泛关注。
1.1.1 种类及分布
黄酮类化合物,基本结构是C3C6C3,是由中央三碳原子连接2个苯环,在苯环上分别连接着酚羟基形成。在不同位置,以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数量,连接不同的官能团形成许许多多的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3]。
1.1.2 理化性质
诸多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晶体固体,少量是粉末,几乎全都显黄色,它们
的颜色与其自身所包括的交叉共轭体系和助色团的多少有关,在紫外光下显示荧光色,黄酮类化合物在水、乙醇中极易溶解,在苯、氯仿等溶剂中几乎不溶[4]。因为基本骨架中都有酚羟基,因此显酸性,且酚羟基的连接数量和位置都会改变酸性,即7,4’二OH>7或4’二OH>一般酚OH>5OH[5]。
1.1.3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天然的黄酮种类较多,结构类型多,结合状态不同,性质不同,为了简化实验,提高提取率,就要对提取溶剂、提取方法进行挑选。
(1) 水提法
水提法即煎煮法,是最古老的一种提取方法,是用热水浸提或者煮提来提取黄酮苷类物质,如槐米中的芦丁,大多数提取2次或3次,且提取出的杂质较多,处理较复杂,提取物易发生霉变,提取率低,因此不经常使用。
(2) 有机溶剂提取法
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甲醇或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也可以选择其它溶液,苷类化合物适合用体积分数90%~95%的醇提取,苷元用极性较小的溶剂提取效率高,如乙醚、氯仿等[6]。此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溶剂来源较广泛等优点[7]。
(3) 碱溶酸沉法
黄酮的母核含有酚羟基结构,显酸性,在水和碱性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大,在酸性水溶液中几乎不溶[8],在提取液中,加酸酸化,黄酮类化合物就可以以沉淀的形式析出,因此可以选用碱溶酸沉法进行提取,但要特别注意一定要使用浓度较低的碱性溶液[9]。碱溶酸沉法具有经济、安全、方便的优点,应用较为广泛。
(4) 超声波提取法
最近几年来,人们普遍开始使用超声波提取法来提取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它的原理是利用了“空穴作用”,通过超声波破坏植物的细胞膜,帮助细胞质顺利穿过细胞膜,促使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与析出,同一时间超声波可以产生热效应,使水的温度不会产生较大的变化,缩短了提取时间,增加提取率,节约原材料,除此之外,超声波还可以产生其它作用,有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溶解与提取[10],其有提取效率高、速度快、设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并且可以保护遇热易分解成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