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饮料及蜜饯中糖精钠含量测定【字数:10730】
摘 要本实验分别采用两种分光光度法来测定蜜饯中糖精钠的含量。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得出在pH为7.0、B-R缓冲溶液用量为1.0ml、结晶紫用量为0.5ml、反应时间为40min、体系温度保持在25℃时△A相对最大;糖精钠溶液的浓度范围在0.04—440μg/mL与吸光度存在良好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最低检出限为0.02μg/mL,实际样品回收率为98.32%—103.89%;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实验得出糖精钠与碳酸钠产生荧光的配合物体系,在碳酸钠的浓度达到0.03mol/L,相对荧光强度达到最强,并且络合物的浓度与其相对荧光强度在2.5—50μg/mL时具有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2,最低检出限为0.5μg/mL,实际样品回收率为98.13%—103.79%。通过对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的线性范围、最低检出限及加标回收率对比,紫外分光光度法效果较好。通过查阅国家规定标准,本实验所测实际样品未超标。
目录
1.引言 1
1.1糖精钠 1
1.1.1糖精钠的简介 1
1.1.2糖精钠的应用 2
1.1.3糖精钠的危害 2
1.2研究现状 3
1.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3
1.4荧光分光光度法 4
2.实验部分 5
2.1实验药品 5
2.2实验主要仪器 5
2.3实验方法 6
2.3.1紫外分光光度法 6
2.3.2荧光分光光度法 6
3.结果和结论 7
3.1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 7
3.1.1紫外吸收谱图 7
3.1.2选择最佳的缓冲溶液 8
3.1.3选取最佳缓冲溶液酸度 9
3.1.4结晶紫用量对体系的影响 11
3.1.5 选择最佳BR缓冲液用量 13
3.1.6反应时间对体系的影响 15
16
3.1.8 离子干扰实验 17
3.1.9标准曲线的绘制 18
3.1.10实际样品分析 18
3.1.11加标回收实验 19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体系的荧光光谱分析 20
3.2.1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20
3.2.2浓度不同的碳酸钠对体系的影响 21
3.2.3反应时间对体系的影响 22
3.2.4干扰实验 23
3.2.5标准曲线的绘制 24
3.2.6实际样品分析 24
3.2.7加标回收实验 25
4.结论 26
参考文献 27
致谢 28
1.引言
中国人生活中讲究衣、食、住、行四字,“吃”排第二。从最早的一日一餐逐渐到一日二餐最后定成一日三餐。近年来,中国持续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使现有的粮食产量远远超过人民的需求,这使得人民对食品卫生、健康、营养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促使社会生产出更多的新品种食物[1],人民对食物的需求也从吃得好上升到吃得健康的阶段。但随着工业的三废排放、农药残留以及添加剂的滥用,出现了一些骇人听闻 的食品安全事故。食品添加剂在世界上已经变成食品产业里最富有创造性的领域。随着我国人民消费能力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速,食品消费结构的改变,大大加快了我国食品产业的迅猛发展,要求食品高级化、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例如以前北方人冬天只有白菜和酸菜,现在可以吃各种绿色蔬菜。面临人们消费结构改变和消费层次提高的难题,研究开发新型粗、精加工食品,加大方便食品产量,充分利用食物资源,是我国食品产业的唯一出路。要完成这样的艰难挑战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研发。
由于食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多,于是人们从前吃得饱变成吃得好再变成吃得健康。如今存在以下的食品安全问题:细菌、病毒之类的微生物带来的危害,转基因食品带来的危害以及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危害。前几类危害都可以较好地解决。但现在人们生活里已经离不开食品添加剂,这个问题较为棘手。根据大量的数据调查显示,在如此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添加剂引起的安全问题高于总数的60%。添加剂的属性经过国家统计,数量居然高达23类,依照添加剂的出处可明确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天然的,另一类是由人工化学合成[2]。纯天然添加剂主要是以自然界本就存在的天然物质为原料而生产的,制造的添加剂通过各种提取方法处理,酵母等细菌是天然添加剂。以发酵方法得到的大多数也可以归入天然添加剂。第二类来自人为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的。人体能承受在一定量以内的添加剂,但如若超出则将对人体产生危害。根据国家规定,添加剂的用量有严格的规定。
1.1糖精钠
1.1.1糖精钠的简介
糖精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糖精钠早在1878年就被美利坚合众国的科学家所发现[3]。它从煤焦油中提取,是一种弱碱性的钠盐。糖精钠一般带有两个结晶水且极容易失去,它的外观呈现白色粉末状,无臭味且微带香味[4]。它的味道为浓甜又带有后苦,在它广泛的使用中这一缺点常常受人诟病。糖精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1.19。糖精钠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达到了1g/1.5mL,但微溶于乙醇,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g/50mL。它的熔点在230度左右。蔗糖的甜味与糖精钠的甜味相比,只有糖精钠的三百分之一到五百分之一。糖精钠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加热,否则它的甜味会消失并产生一种名为邻氨基磺酰苯甲酸的物质[5]。甜味剂的消耗量非常大,它们常常大量在商品和食品中使用,如蜜饯、饮料、冷饮、甜品等[6]。肥胖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也经常使用糖精钠,因为糖精钠可以取代食物中的蔗糖,利用它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且不提供任何能量的特点,从而不会恶化肥胖病人和糖尿病病人的症状。虽然糖精钠十分稳定而且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但如果糖精钠的用量超标,那么它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糖精钠的用量在我国也有严格的规定,在食品中的使用绝对不可超标,我们必须重视如此大用量的糖精钠的使用。
1.1.2糖精钠的应用
糖精钠至今已拥有了长远而又悠久的历史,早在1878年它就因意外而被发现,糖精钠被运用到各行各业,药品、食品、化工行业中常常能看见它的身影[78],它的主要作用和蔗糖类似,均是用来增加食品的甜味达到调味的效果,因为它的价格十分便宜,并且甜味为蔗糖的300500倍,因此受到食品生产商们的青睐。食品生产商们都用它来替代蔗糖来节约生产成本,从而达到获得更大利润的目的,并且在治疗糖尿病病患过程中加入溶性糖精取代蔗糖,降低糖分又增强食品的甜度,并且其仍使用于食品行业[9]。糖精钠作为牲畜饲料里的添加剂,在喂猪时加入糖精钠可以增加猪的食量[10]。不可思议的是糖精钠还可以广泛的运用于电镀行业中,它在电镀行业中的主要作用便是作为增光剂而使用[11],相比于其他,显而易见的是糖精钠的价格更为低廉。因为替换了原来对环境有危害的物质从而直接的达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目录
1.引言 1
1.1糖精钠 1
1.1.1糖精钠的简介 1
1.1.2糖精钠的应用 2
1.1.3糖精钠的危害 2
1.2研究现状 3
1.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3
1.4荧光分光光度法 4
2.实验部分 5
2.1实验药品 5
2.2实验主要仪器 5
2.3实验方法 6
2.3.1紫外分光光度法 6
2.3.2荧光分光光度法 6
3.结果和结论 7
3.1紫外分光光度法实验 7
3.1.1紫外吸收谱图 7
3.1.2选择最佳的缓冲溶液 8
3.1.3选取最佳缓冲溶液酸度 9
3.1.4结晶紫用量对体系的影响 11
3.1.5 选择最佳BR缓冲液用量 13
3.1.6反应时间对体系的影响 15
16
3.1.8 离子干扰实验 17
3.1.9标准曲线的绘制 18
3.1.10实际样品分析 18
3.1.11加标回收实验 19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体系的荧光光谱分析 20
3.2.1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20
3.2.2浓度不同的碳酸钠对体系的影响 21
3.2.3反应时间对体系的影响 22
3.2.4干扰实验 23
3.2.5标准曲线的绘制 24
3.2.6实际样品分析 24
3.2.7加标回收实验 25
4.结论 26
参考文献 27
致谢 28
1.引言
中国人生活中讲究衣、食、住、行四字,“吃”排第二。从最早的一日一餐逐渐到一日二餐最后定成一日三餐。近年来,中国持续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使现有的粮食产量远远超过人民的需求,这使得人民对食品卫生、健康、营养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促使社会生产出更多的新品种食物[1],人民对食物的需求也从吃得好上升到吃得健康的阶段。但随着工业的三废排放、农药残留以及添加剂的滥用,出现了一些骇人听闻 的食品安全事故。食品添加剂在世界上已经变成食品产业里最富有创造性的领域。随着我国人民消费能力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速,食品消费结构的改变,大大加快了我国食品产业的迅猛发展,要求食品高级化、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例如以前北方人冬天只有白菜和酸菜,现在可以吃各种绿色蔬菜。面临人们消费结构改变和消费层次提高的难题,研究开发新型粗、精加工食品,加大方便食品产量,充分利用食物资源,是我国食品产业的唯一出路。要完成这样的艰难挑战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研发。
由于食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多,于是人们从前吃得饱变成吃得好再变成吃得健康。如今存在以下的食品安全问题:细菌、病毒之类的微生物带来的危害,转基因食品带来的危害以及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危害。前几类危害都可以较好地解决。但现在人们生活里已经离不开食品添加剂,这个问题较为棘手。根据大量的数据调查显示,在如此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中,食品添加剂引起的安全问题高于总数的60%。添加剂的属性经过国家统计,数量居然高达23类,依照添加剂的出处可明确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天然的,另一类是由人工化学合成[2]。纯天然添加剂主要是以自然界本就存在的天然物质为原料而生产的,制造的添加剂通过各种提取方法处理,酵母等细菌是天然添加剂。以发酵方法得到的大多数也可以归入天然添加剂。第二类来自人为通过化学反应得到的。人体能承受在一定量以内的添加剂,但如若超出则将对人体产生危害。根据国家规定,添加剂的用量有严格的规定。
1.1糖精钠
1.1.1糖精钠的简介
糖精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糖精钠早在1878年就被美利坚合众国的科学家所发现[3]。它从煤焦油中提取,是一种弱碱性的钠盐。糖精钠一般带有两个结晶水且极容易失去,它的外观呈现白色粉末状,无臭味且微带香味[4]。它的味道为浓甜又带有后苦,在它广泛的使用中这一缺点常常受人诟病。糖精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1.19。糖精钠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达到了1g/1.5mL,但微溶于乙醇,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g/50mL。它的熔点在230度左右。蔗糖的甜味与糖精钠的甜味相比,只有糖精钠的三百分之一到五百分之一。糖精钠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加热,否则它的甜味会消失并产生一种名为邻氨基磺酰苯甲酸的物质[5]。甜味剂的消耗量非常大,它们常常大量在商品和食品中使用,如蜜饯、饮料、冷饮、甜品等[6]。肥胖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也经常使用糖精钠,因为糖精钠可以取代食物中的蔗糖,利用它不参与人体新陈代谢且不提供任何能量的特点,从而不会恶化肥胖病人和糖尿病病人的症状。虽然糖精钠十分稳定而且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但如果糖精钠的用量超标,那么它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糖精钠的用量在我国也有严格的规定,在食品中的使用绝对不可超标,我们必须重视如此大用量的糖精钠的使用。
1.1.2糖精钠的应用
糖精钠至今已拥有了长远而又悠久的历史,早在1878年它就因意外而被发现,糖精钠被运用到各行各业,药品、食品、化工行业中常常能看见它的身影[78],它的主要作用和蔗糖类似,均是用来增加食品的甜味达到调味的效果,因为它的价格十分便宜,并且甜味为蔗糖的300500倍,因此受到食品生产商们的青睐。食品生产商们都用它来替代蔗糖来节约生产成本,从而达到获得更大利润的目的,并且在治疗糖尿病病患过程中加入溶性糖精取代蔗糖,降低糖分又增强食品的甜度,并且其仍使用于食品行业[9]。糖精钠作为牲畜饲料里的添加剂,在喂猪时加入糖精钠可以增加猪的食量[10]。不可思议的是糖精钠还可以广泛的运用于电镀行业中,它在电镀行业中的主要作用便是作为增光剂而使用[11],相比于其他,显而易见的是糖精钠的价格更为低廉。因为替换了原来对环境有危害的物质从而直接的达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hxycl/yyhx/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