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cu2o复合物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合成法,在不同的nCu2+/nTi4+比例下制备TiO2/Cu2O复合物,并在可见光光照的条件下,考察其对Cr(VI)的降解效能,并且分别与纯相的TiO2和Cu2O进行催化活性对比。并探究不同实验因素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可见光照射下,TiO2/Cu2O复合物与TiO2相比,光催化性能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2)以适量的nCu2+/nTi4+比例合成的TiO2/Cu2O复合物的光催化效果要比纯相氧化铜要好。(3)pH对其光催化效率有明显影响,pH越小则光催化性能越好。(4)
zncu二元金属体系中罗丹明b的降解效果及机理
1Abstract: 1Key words: 1引言 11 材料与方法 21.1 药品及仪器 21.1.1 实验试剂 21.1.2 化学仪器 2 1.1.3催化剂及溶液的制备 21. 2 实验装置 31.3 分析方法 31.3.1 样品罗丹明b浓度的测定 31.3.2 反应过程中各参数的测定 31.3.3 活性自由基的验证 31.4 实验步骤 32 结果与分析 32. 1 罗丹明b标准工作曲线的测定 42. 2 对比实验 42.2.1不同反应体系降解罗丹明b效果的比较
三嗪类除草剂的检测方法研究
本实验建立了阿特拉津和特丁津在土壤和水中的残留检测方法。土壤样品用丙酮水=31超声提取,石油醚液液萃取,最后用色谱甲醇定容,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D)定量检测。水壤中的残留检测时,使用LC-18固相萃取小柱,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D)定量检测。HPLC-UVD检测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 = 6535(V/V),流速为0.6 mL/min,检测波长为225 nm,检测温度为室温。实验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阿特拉津和特丁津的线性范围为0.05~10 mg/L,阿特拉津标准
三羰基化合物用于4羟基苯并呋喃骨架的合成研究
2,3-二羰基酯中心的羰基极易与醇、胺、羰基α位、酚邻位、富电芳胺邻位、富电烯烃等底物发生加成反应,通过进一步或多步反应,可被设计用于合成多种类型的环化骨架。采用1,3-环己二酮作为底物,则可用于合成4-羟基苯并呋喃衍生物。该类衍生物已被证明对致瘤细胞系具有选择性的细胞毒性,因而获得了较多的研究。然而传统合成该产物的方法较为局限,且存在反应步骤多、产率低的特点。结果表明可以通过实现多羰基化合物与1,3-环己二酮的高效串联反应,合成一系列4-羟基苯并呋喃衍生物。
三羰基化合物用于苯并呋喃骨架的构建研究
在有机合成中由于缺少电子,容易进攻反应物上带部分负电荷的位置,而发生亲电反应的化合物被称为亲电试剂。三羰基化合物即2,3-二羰基酯是亲电试剂,有强亲电聚集体,具有高度亲电活性,可加强邻位上的化学合成,所以能够与多种亲核底物发生合成反应,构建吡咯、吲哚、咪唑、异喹啉等杂环骨架。本课题基于以上原理,进一步研究三羰基化合物发生经典的Paal-Knorr呋喃生成反应生成呋喃,在合适的氧化剂作用下将对应的产物进一步被氧化芳构化生成苯并呋喃衍生物。并进一步进行试验,改变反应条件探究最优反应条件,测试不同底物参与苯并呋
不同颗粒大小控制的cumofs材料的合成与超电容性能研究
将硫酸铜分别与三种有机配体吡啶-2,3-二羧酸、吡啶-2,5-二羧酸以及1-氢-咪唑-4,5-二羧酸水热反应形成纳米配合物,通过控制不同反应浓度、溶剂、表面活性剂和浓度,分别合成得到了不同颗粒大小与形貌的Cu-MOFs纳米材料。将该纳米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以及形貌结构表征,来比较不同颗粒大小的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差异,从而找到合成该电极材料的最佳尺寸大小。通过对不同条件下合成的不同颗粒大小的电极材料电容量进行比较,发现当配体为吡啶-2,5-二羧酸时,颗粒大小在300-500 n
乙草胺在环境中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
乙草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其优良的除草性能使其不仅成为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除草剂之一,也是在我国使用范围很大的除草剂品种(全国各地区广泛使用)。乙草胺为低毒类除草剂,但对人体不同细胞、组织、器官如肝肾及心肌均可造成不同程度损害[1],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已知乙草胺的降解周期较长,无催化的降解难以发生,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可水解,水解的半衰期在中性条件下长达6年[2]。故高效的检测方法利于对用量的检测和控制。本文研究了乙草胺在土壤和植物中的残留检测方法。土壤样品用提取液丙酮与水混合液少量多次超
二苯基膦氧取代联烯合成及其与芳基碘的偶联反应初探
联烯是一类含有1,2-丙二烯官能团的累积烯烃,含有两个相互垂直的π轨道,具有非常特殊的结构和独特的化学性质。由于联烯片段在天然化合物中存在广泛且在有机合成领域用途多样,近年来,关于制备联烯类化合物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简单综述了联烯的结构及其合成方法的发展概况,实验部分主要完成了以炔醇为底物与二苯基氯化膦反应合成二苯基膦氧取代类联烯,并初步探索了目标产物二苯基膦氧取代联烯与芳基碘化物的偶联反应。通过对催化剂、溶剂、碱及其添加物等反应条件的筛选,实现了一类新颖的二苯基膦氧取代1,3-丁二烯的合成。此
五羰基及以上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性能初探
多羰基化合物是一类高活性的合成原料,具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吸引了几代科学家的投身研究。在这一百多年的发展中,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合成应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且成果卓著。多羰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单元有机反应、串联反应以及多类杂环骨架的构建,并且被成功用于合成多种活性中间体、功能有机分子、天然产物和药物等。因此,寻求一种高效的方法合成多羰基化合物具有很大的意义。基于前期对文献以及对重氮化合物性质的研究,本文由丙酮和苯甲酸甲酯为原料出发,利用重氮转移再氧化的方法合成五羰基化合物,并对合成的五羰基化合物的
以葡萄糖为碳源的cniocnt材料的合成及性能测定
过渡金属氧化物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成为赝电容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其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较差,制约了它的应用前景。为改善过渡金属氧化物导电性和稳定性差的不足,本实验将NiO与碳纳米管复合并包裹多孔碳形成三元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性能。采用水热法合成NiO/CNT材料,以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在NiO/CNT材料表面包裹多孔碳,形成C/NiO/CNT材料。通过对材料的镍含量、主要元素和比表面积的分析对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恒电流充放电法对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说明多孔碳的包裹使得材料的比电容略
光催化剂cu2o的合成及其催化还原铬(vi)的性能(附件)
随着我国采矿业和冶炼业的迅猛发展,极大的改善了国民的日常生活,但也直接导致了重金属污染事件的爆炸式增长。与众多有机污染物不同,重金属不能被降解。由于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可以参与水循环,反而会通过食物链不断放大,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毒性。本文研究的铬虽属于必需微量元素,但六价铬毒性很大,且具有明显的致癌作用。因此必需控制其在自然环境中的浓度,光催化技术是一种不错的处理方法。本文以高温水热合成法合成的Cu2O为光催化剂,探究其对六价铬溶液的催化还原性能。改变合成条件最终筛选出效果最佳的样品并对最佳样品做光催化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