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时期西藏的地方治理研究(附件)【字数:11687】

摘 要摘 要 在公元13世纪,西藏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公元17-18世纪,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执政掌权时期,更加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地方的治理。17世纪下半叶,顺治十年(1653年),顺治皇帝下圣旨,封阿旺罗桑嘉措为第五世达赖喇嘛,五世达赖时期是在西藏剧烈变革的一段历史,在后世藏族人民的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被后世藏人视为伟大的五世。十七世纪后半叶,在五世达赖去世前后,西藏的政事大多由第巴桑结嘉措来主持,桑结嘉措在布达拉宫代理政事也有二十余年,在他代理期间,为西藏人民做出了种种贡献,保护了西藏的和平,安定,桑结嘉措是及其受人民尊重的一位第巴。在五世达赖圆寂之后,虽然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继位,但是由于第巴桑结嘉措大权在握,所以有人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从政治上说是制度的傀儡,从宗教上说是虔诚的佛教徒,从文化上说是个浪漫的诗人,从生活上说是个痴情的年轻人。他是集各种矛盾于一身的一个活佛。本文主要是以康熙王朝时期对西藏的治理做出引导,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探析西藏历史上从和平繁荣逐渐走向动荡不安的原因以及五世达赖与六世达赖对西藏的政治影响,总结出历史经验教训。希望通过历史事实,世人可以深化康熙时期对西藏的治理相关领域的认识。关键词康熙王朝;西藏;地方治理;达赖喇嘛;
目录
0引言 1
1.康熙朝中央与西藏的关系 1
1.1顺治皇帝接见五世达赖喇嘛 2
1.2乾隆设金瓶掣鉴制度 3
2.五世达赖对西藏的治理和改革 4
2.1 17世纪西藏格鲁派兴起与发展 4
2.2五世达赖时期的法律改革 5
2.3修缮布达拉宫 5
2.4五世达赖修建寺院 6
3.桑结嘉措为稳定西藏政局做出的努力 7
3.1寻找转世灵童,潜心培养仓央嘉措成人 7
3.2第巴桑结嘉措的政治,史学以及做出的伟大贡献 8
4.毁誉参半的六世达赖 9
4.1大胆追求个性的“我行我素”作风 9
4.2对世俗宗教权利提出勇敢挑战 11
5.桑结嘉措与仓央嘉措的结局 11
5.1第巴桑结嘉措与拉藏汗的矛盾日益激化 11
5.2康熙将六世达赖接送北京 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5.3六世达赖的下落 12
结 论 14
致 谢 1
参考文献 2
康熙王朝时期西藏的地方治理研究
0引言
康熙王朝时期,西藏地区的这段历史一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题材,有许多学者对五世达赖或是六世达赖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丰富的理论之作,也出了许多经典著作,收集了许多鲜见的资料,值得我们参考。
马志《清朝"康乾盛世册封达赖与治藏的阶段性特点评述》中作者认为,康、雍、乾三帝时期,清朝正确的总结了历史经验,积极的推进对西藏的治理。清朝西藏政策在经过了几个阶段性的调整、变化和发展过程,得到了显著的变化。清朝治藏文武兼备,厘订法规,扶植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基本政策,主要表现于册封喇嘛的全过程。清朝治藏政策具有连续性和稳定的阶段性的特征。
国内对西藏的研究一直是个引人注目的题材,很多书籍几乎都是藏汉翻译,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著作在立场、观点等方面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客观性。
国内对这一时期的课题研究并不算多,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大多数研究是零散地分布在其他课题之中。而且研究的角度,基本是按照历史对象和人物思想进行研究的,通过社会制度形态和阶级关系的研究来评价。研究内容可以更加细化,研究力度可以更加渗透。
1.康熙朝中央与西藏的关系
在对甘丹颇章政权进行政治制度改革的五世达赖喇嘛,促进了中央与西藏的关系。军政有中央及硕特汗主导,实现了蒙藏联盟。随后在清代中期,康熙设定驻藏大臣,但在系内每部还是主要是由第巴来主持,这也为中央定的噶伦制度奠定了基础。甘丹颇章政权也继承了五世达赖所制定的一系类制度。为促进中央与地方关系有着深远影响。
在清朝入关之前,中央政府已经开始了与西藏地方进行一系列的政治联系,力主承袭元、明两代有益的法律内容和先进的治理理念。自清朝入关后更加注重治理西藏政策的一系列转变,首先是“以蒙治藏”,其次“以藏治藏”最后“以法治藏”。《钦定理藩院则例》、《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等许多民族法律文件在此期间得以制定与颁布,也继承了基本西藏地方法律内容,更加有效地将中央王权完美的融合到西藏地方法规中来,并在“因俗而治、从俗从宜”的立法思想下改造了西藏的地方法律,并且产生了别具一格特色的民族法,有着卓越的成效,并且影响到了今天。
1.1顺治皇帝接见五世达赖喇嘛
17世纪下半叶,在地方建立甘丹颇章政权时,居然没有获得噶玛噶举派属下势力和藏巴第悉的军队的承认,并在塔工公然叛乱。当时的军事不能与他正面的抗衡,需要政治配合影响,且必须需中央的支持。但是在此刻清政府有一统天下的趋势。当时的五世达赖与四世班禅会同固始汗商谈,后任命色钦曲结为使者,前往塔公送去清太宗书信
公元1653年,顺治帝差遣当时的理藩院侍郎及礼部尚书,送去金册金印给达赖喇嘛。中央政府确定了达赖喇嘛的称呼。在五世达赖自传里也写到:“我为具吉祥欲界大自在写了诗体吉祥偈颂,启用了此印,作了荐新。”因此可看出达赖喇嘛对所赐之物尤为重视。
在当时的西藏,由于是全民信教,佛教文化在藏族人民心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而在清政府看来,要想统治西藏地区乃至巩固整个西南边陲,就得利用当时在群众心目中最受敬仰,并且享有崇高声望的佛教,佛教文化在当时已然成为了全民的信仰。因此也迫切的需要得到藏地佛教领袖——五世达赖喇嘛的配合。因此对于此次中央受封五世达赖,表明西藏与中央关系有着更加进一步的密切。对于甘丹颇章政权来言,可以看出中央对甘丹颇章政权有着更进一步的支持,这对后续的稳定西藏的局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清中央政府而言,通过这次对五世达赖喇嘛的册封,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少数名族地区的统治。
/
1.2乾隆设金瓶掣鉴制度
在清朝康熙至乾隆时期,西藏各大教派纷争十分激烈。主要是青海的蒙古汗王和西藏的地方势力,都在想方设法控制西藏的大活佛,以便于更好地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进一步增强自己在本区域范围内的影响力,满足势力扩张的需要。因此大活佛的设立也成为了各方势力角逐的重要因素。在当时,蒙古和西藏的大活佛在圆寂以后,他们的转世灵童主要是通过在当地极有声望的跳神巫师“吹冲”来决定。由于受到政治的干扰“吹冲”这种民俗活动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权利的威逼和利益的驱使,各种形式的贿赂极大地左右了这种对大活佛的设立形式。在跳神中 ,受到政治和利益驱使的“吹冲”者假借神谕,实则根据统治者的意愿妄加指定的活佛转世灵童,他们所指定的转世灵童绝大多数来自蒙古王公或西藏的大贵族的家庭里 ,有的甚至还是“吹冲”家族中人。这种扭曲的设立大活佛的现象成为了当时政治上的一大诟病,也是最终成为促使乾隆皇帝下定决心整治西藏活佛转世制度流弊的一个重要原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xzzjy/5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