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政府难民政策的发展变化研究
摘 要难民问题作为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领域,不仅困扰着难民来源国,而且对难民接收国,乃至国际社会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德国成为接收难民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此次难民危机中,出于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本国利益发展的需要,默克尔政府的难民政策经历了“犹豫不决—表示欢迎—重新收紧”三阶段的变动与发展,变化的难民政策对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难民问题和德国难民政策出发,基于在现阶段欧洲大规模爆发难民危机的背景,重点研究默克尔政府难民政策发展变化的不同时间段及其具体表现,以及分析产生这种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影响。以期对我国今后制定外交政策以及处理国际事务能够提供借鉴意义。
目 录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
一、德国难民问题的概况 5
(一)难民概念的界定 5
(二)德国难民的来源 5
二、默克尔政府难民政策的调整与演变 7
(一)默克尔政府难民政策三阶段调整 7
(二)默克尔政府难民政策制定的原因分析 9
三、默克尔政府难民政策产生的影响 12
(一)政治影响 12
(二)经济影响 12
(三)文化影响 12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自2010年突尼斯发生自焚事件后,“阿拉伯之春”运动迅速蔓延开来,在此背景下难民和经济移民数量迅速激增,大量难民从中东等地区经过地中海和巴尔干地区进入欧洲国家寻求暂居或永久居留。其中大多数难民来源于叙利亚,利比亚阿富汗等国家,难民问题的愈演愈烈冲击着当代国际关系和难民接收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历史和人道主义因素的考虑,德国默克尔政府采取了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更为宽松的难民政策,德国也从而成为了在此次难民危机中接收难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因此,将德国的难民政策作为本次难民危机的研究对象更具有代表性。
(二)研究意义
自2015年以来中东等地区战火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动荡不断,加之“伊斯兰国”极端恐怖组织的猖狂活动,成为此次欧洲难民危机的导火索,由于欧洲国家较好的难民福利政策等原因,大量难民背井离乡,前往欧洲寻求新的生活,相关数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德国是接收难民最多的欧洲国家,经其他地区进入德国境内的难民入境达60万之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数据也在不断攀升,使得难民危机给德国带来了复杂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德国默克尔政府难民政策的发展变化,原因及影响主要有两点意义:
首先,在理论层面上,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丰富德国难民政策研究的内容,对于我们以后深入了解德国的文化,历史及政治等诸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德国难民政策也可以丰富和推动移民史这一领域的研究。
其次,在实践层面上,通过研究德国难民危机可以进一步考察其对德国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产生这种政策的原因。可以为我们以后研究其他国家的难民政策或移民政策提供借鉴意义,对我国今后制定内政外交政策也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难民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方面有德国的难民危机的发生渊源、对德国默克尔政府实行的难民政策进行研究以及难民危机的解决对策等。
关于德国难民危机的发生渊源的研究方面主要多以两次难民潮及“阿拉伯之春”运动导致的战争难民危机为主要线索。宋全成在《论一战后的欧洲难民问题》中提及了在第一次难民潮中的四种不同形式的难民以及德国作为本次难民潮的发生渊源具有主要承担作用。田小惠在《德国统一后的难民政策:发展、调整及新动向》一文中论述了自冷战以来的德国推行的难民政策,文章最后得出了德国难民政策从宽松到收紧再到现阶段的宽松的结论。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的伍慧萍教授在其《欧洲难民危机中德国难民政策及难民问题的应对》文章中提到了德国自2015年以来难民政策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2015年1月到2015年9月,德国政府以“谨慎对待”为特征的难民政策,第二阶段是从2015牛9月叙利亚难民小艾兰在土耳其海滩遇难到2016年跨年夜的科隆集体性侵事件,在此阶段德国政府实行以“开放欢迎”为特征的难民改策;第三阶段是从科降集体性侵事件以后至今,这个阶段的德国难民政策以“逐渐收紧”为主要特征。
在德国默克尔政府实行的难民政策方向上,我国展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默克尔政府难民政策的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原因及影响。《建立起自己正向的历史:德国难民政策及其影响》一文中,李其荣主要阐述了自默克尔政府实行难民政策,大量接收难民以来,德国加强了对难民的管理,以及德国之所以有信心实行宽松的难民政策,主要是基于对德国经济利益因,德国在欧洲难民危机中的表现、原因及其影响》一文中,同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的郑春荣教授和周玲玲阐述了自2015年以来,默克尔政府的难民政策主要经历了“犹豫——开放——重新收紧”这三个阶段的变化。原因主要是由于德国作为二战的发动者,基于历史及人道主义因素的考量,实行宽松的难民接收政策,以及德国国内缺乏年轻劳动力、德国民众倾向于同意政府实行宽松的难民政策。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不设上限的难民接收政策,导致德国社会治安问题面临严重冲击,宗教信仰的不同也使得难民融入德国出现障碍,欧盟内部在解决难民危机议题上出现不同声音,阻碍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等。
关于欧洲难民危机的解决对策的研究主要有德国本身的应对策略以及欧盟层面上的努力,但此类文章的研究重点大多停留在德国如何缩紧难民政策,鲜少有提及关于德国对难民的遣返政策。伍慧萍在《欧洲难民危机中德国的应对与政策调整》一文中提到了德国现阶段对难民政策调整的具体表现:包括德国新增避难条件以及难民申请的审批程序,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缓解各州安置难民的压力、加强难民融入教育以增强难民公民意识,减少社会冲突、完善德国就业体系等措施来缓解难民危机。宋全成在《欧洲难民危机中的德国难民政策及难民问题的应对》中也提到德国应积极参与,在欧盟层面上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协商合作,共同应对难民危机。主要包括德国应积极支持并推动欧盟制定和实施统一的难民配额方案,并对现有的难民政策进行改革。
2.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在欧洲难民危机以及解决难民危机研究上的学术成果也已经相当成熟了,只是国外学者的研究落脚点主要放在了某个国家实行的难民政策,或者某个接收和安置难民的个别案例。例如英国的社会政策学教授罗斯玛丽赛尔斯(RosemarySales)在其《解析国际迁移和难民政策:冲突和延续》一著中解释了难民迁移的历史、原因以及难民迁移会给国际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赛尔斯教授对英国新移民政策有广泛的研究,因此该著作主要是围绕英国这一个国家的难民政策来具体分析,以点带面,推断出欧洲乃至国际社会未来出台的难民政策及难民庇护制度将何去何从。
目 录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
一、德国难民问题的概况 5
(一)难民概念的界定 5
(二)德国难民的来源 5
二、默克尔政府难民政策的调整与演变 7
(一)默克尔政府难民政策三阶段调整 7
(二)默克尔政府难民政策制定的原因分析 9
三、默克尔政府难民政策产生的影响 12
(一)政治影响 12
(二)经济影响 12
(三)文化影响 12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 谢 17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自2010年突尼斯发生自焚事件后,“阿拉伯之春”运动迅速蔓延开来,在此背景下难民和经济移民数量迅速激增,大量难民从中东等地区经过地中海和巴尔干地区进入欧洲国家寻求暂居或永久居留。其中大多数难民来源于叙利亚,利比亚阿富汗等国家,难民问题的愈演愈烈冲击着当代国际关系和难民接收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历史和人道主义因素的考虑,德国默克尔政府采取了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更为宽松的难民政策,德国也从而成为了在此次难民危机中接收难民数量最多的国家。因此,将德国的难民政策作为本次难民危机的研究对象更具有代表性。
(二)研究意义
自2015年以来中东等地区战火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动荡不断,加之“伊斯兰国”极端恐怖组织的猖狂活动,成为此次欧洲难民危机的导火索,由于欧洲国家较好的难民福利政策等原因,大量难民背井离乡,前往欧洲寻求新的生活,相关数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德国是接收难民最多的欧洲国家,经其他地区进入德国境内的难民入境达60万之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数据也在不断攀升,使得难民危机给德国带来了复杂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德国默克尔政府难民政策的发展变化,原因及影响主要有两点意义:
首先,在理论层面上,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丰富德国难民政策研究的内容,对于我们以后深入了解德国的文化,历史及政治等诸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研究德国难民政策也可以丰富和推动移民史这一领域的研究。
其次,在实践层面上,通过研究德国难民危机可以进一步考察其对德国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产生这种政策的原因。可以为我们以后研究其他国家的难民政策或移民政策提供借鉴意义,对我国今后制定内政外交政策也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难民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方面有德国的难民危机的发生渊源、对德国默克尔政府实行的难民政策进行研究以及难民危机的解决对策等。
关于德国难民危机的发生渊源的研究方面主要多以两次难民潮及“阿拉伯之春”运动导致的战争难民危机为主要线索。宋全成在《论一战后的欧洲难民问题》中提及了在第一次难民潮中的四种不同形式的难民以及德国作为本次难民潮的发生渊源具有主要承担作用。田小惠在《德国统一后的难民政策:发展、调整及新动向》一文中论述了自冷战以来的德国推行的难民政策,文章最后得出了德国难民政策从宽松到收紧再到现阶段的宽松的结论。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的伍慧萍教授在其《欧洲难民危机中德国难民政策及难民问题的应对》文章中提到了德国自2015年以来难民政策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自2015年1月到2015年9月,德国政府以“谨慎对待”为特征的难民政策,第二阶段是从2015牛9月叙利亚难民小艾兰在土耳其海滩遇难到2016年跨年夜的科隆集体性侵事件,在此阶段德国政府实行以“开放欢迎”为特征的难民改策;第三阶段是从科降集体性侵事件以后至今,这个阶段的德国难民政策以“逐渐收紧”为主要特征。
在德国默克尔政府实行的难民政策方向上,我国展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默克尔政府难民政策的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原因及影响。《建立起自己正向的历史:德国难民政策及其影响》一文中,李其荣主要阐述了自默克尔政府实行难民政策,大量接收难民以来,德国加强了对难民的管理,以及德国之所以有信心实行宽松的难民政策,主要是基于对德国经济利益因,德国在欧洲难民危机中的表现、原因及其影响》一文中,同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的郑春荣教授和周玲玲阐述了自2015年以来,默克尔政府的难民政策主要经历了“犹豫——开放——重新收紧”这三个阶段的变化。原因主要是由于德国作为二战的发动者,基于历史及人道主义因素的考量,实行宽松的难民接收政策,以及德国国内缺乏年轻劳动力、德国民众倾向于同意政府实行宽松的难民政策。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不设上限的难民接收政策,导致德国社会治安问题面临严重冲击,宗教信仰的不同也使得难民融入德国出现障碍,欧盟内部在解决难民危机议题上出现不同声音,阻碍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等。
关于欧洲难民危机的解决对策的研究主要有德国本身的应对策略以及欧盟层面上的努力,但此类文章的研究重点大多停留在德国如何缩紧难民政策,鲜少有提及关于德国对难民的遣返政策。伍慧萍在《欧洲难民危机中德国的应对与政策调整》一文中提到了德国现阶段对难民政策调整的具体表现:包括德国新增避难条件以及难民申请的审批程序,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缓解各州安置难民的压力、加强难民融入教育以增强难民公民意识,减少社会冲突、完善德国就业体系等措施来缓解难民危机。宋全成在《欧洲难民危机中的德国难民政策及难民问题的应对》中也提到德国应积极参与,在欧盟层面上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协商合作,共同应对难民危机。主要包括德国应积极支持并推动欧盟制定和实施统一的难民配额方案,并对现有的难民政策进行改革。
2.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在欧洲难民危机以及解决难民危机研究上的学术成果也已经相当成熟了,只是国外学者的研究落脚点主要放在了某个国家实行的难民政策,或者某个接收和安置难民的个别案例。例如英国的社会政策学教授罗斯玛丽赛尔斯(RosemarySales)在其《解析国际迁移和难民政策:冲突和延续》一著中解释了难民迁移的历史、原因以及难民迁移会给国际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赛尔斯教授对英国新移民政策有广泛的研究,因此该著作主要是围绕英国这一个国家的难民政策来具体分析,以点带面,推断出欧洲乃至国际社会未来出台的难民政策及难民庇护制度将何去何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xzzjy/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