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中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摘 要石菖蒲中的化学成分一直是人们的研究重点,现代研究得其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性成分和非挥发性成分。本论文以石菖蒲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选用正交表L9 (34),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挥发油的收率为评价指标,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加水量作为影响因素进行试验,优选石菖蒲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石菖蒲挥发油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加水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2h,加水量8倍,回流提取6h。验证试验表明,所得的提取方法安全、合理,稳定性较好而且有效的节约了成本,为石菖
硫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及性能测试
摘 要硫化物(S2-)是环境中重要的污染物之一,由于其对植物根茎的强腐蚀及对水体中溶解氧的还原作用,以及形成硫化氢对人体和大气的危害,因此,对废水以及土壤中硫化物含量的测定是环境监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本论文以自氧化法制备出涂丝Ag/Ag2S电极并对传统的硫电极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以涂丝Ag/Ag2S电极为指示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下: E-pS响应曲线为y=27.3x-313.3,R2=0.9984,响应范围1.0x10-5mol/L~1.0x10-1mol/L
秦岭凹叶厚朴内生真菌分离及初步鉴定
摘 要通过对凹叶厚朴内生真菌的鉴定研究,进一步丰富凹叶厚朴内生真菌种群的多样性,从而推动内生真菌的研究发展,使我们能够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药用植物内生菌菌种资源库。通过无菌操作对凹叶厚朴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纯菌株,采用插片法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根据内生真菌的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特征,对其分类地位进行初步鉴定完成实验。本实验通过传统形态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34株内生真菌进行初步鉴定,鉴定结果为:1纲,3目,4科,9属。其中曲霉属3株,青霉属1株,葡萄孢属2株,胶帚霉属1株,镰刀菌属1
竭七活血贴安全性试验及药效学试验(附件)
摘 要本实验主要目的是观察动物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短期内接触竭七活血贴所产生的毒性反应、皮肤刺激反应以及过敏反应,探讨竭七活血贴活血化瘀作用、抗炎和镇痛作用。采用小鼠消除自身血肿试验、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小鼠扭体法对其活血化瘀作用、抗炎作用和镇痛作用进行考察。结果显示竭七活血贴无明显的毒性反应,对家兔完整皮肤、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过敏反应,其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抗炎作用和镇痛作用。
竹节参多糖含量的测定(附件)
摘 要本论文通过优化竹节参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考察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竹节参多糖含量的可行性。主要实验研究内容是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试剂与溶液的配制,蒽酮硫酸法测定条件的考察,以无水葡萄糖为标准液绘制标准曲线。包括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考察,重复性试验,加样回收试验等测定的含量。考察研究表明,多糖在浓硫酸作用下水解成单糖,并能迅速脱水形成糖醛衍生物,与蒽酮生成有色化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其浓度成正比。利用这一原理,本论文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竹节参多糖的含量。蒽酮硫酸比色法不仅在精密度
筋骨止痛酊安全性试验及药效学试验(附件)
摘 要筋骨止痛酊来源于临床经验方,在临床取得了很好疗效。按照医院制剂规范要求,特做此实验,通过对筋骨止痛酊的急性毒性,皮肤刺激反应过敏反应的研究,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用抗炎试验和小鼠镇痛试验充分验证筋骨止痛酊的作用,为筋骨止痛酊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急毒试验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皮肤刺激试验结果表明筋骨止痛酊皮肤过敏试验阴性;抗炎试验和小鼠镇痛试验结果表明筋骨止痛酊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镇痛作用。综合结论得出筋骨止痛酊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没有毒副作用。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玉米须中总黄酮含量
摘 要 为了研究玉米须中总黄酮的含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玉米须中总黄酮含量,以芦丁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成线性方程,在试样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在此波长下,利用分光光度计,采用NaNO2-AlCl3比色法进行比色,测定玉米须中总黄酮的含量可达2.27%。并通过对紫外分光光度法的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和回收率的方法学考察,确定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是玉米须中黄酮含量测定的稳定、可靠、有效的方法。
紫苏中迷迭香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摘 要本文对紫苏中迷迭香酸的分离和提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期找出紫苏中提取迷迭香酸的最佳工艺,为紫苏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本实验采用FeS04比色法测定迷迭香酸的含量,首先考察了迷迭香酸的最佳萃取条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的最佳条件为:萃取级数3 次,料液溶剂比5:3 (v/v)。其次考察了热水浸提法和乙醇浸提法这两种方法,选定的热水浸提法作为提取方法,对浸提溶剂原料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这三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可得最佳溶剂原料比是30:1 (v/w)、最佳浸提时间为30 min、最佳浸提温度为1
维血宁中虎杖苷和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摘 要 维血宁由虎杖、鸡血藤等八味药组成,常作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血小板和白血球减少症的复方中药。本论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维血宁中虎杖苷和大黄素含量的方法。将维血宁样品稀释后,与混合对照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检测,绘制标准曲线,对其进行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试验,并用不同批号的样品对已建立定量方法进行验证。维血宁中虎杖苷和大黄素标准曲线分别为Y=372016X+10933(R2=0.9998);Y=42162X+5333.3(R2=0.9997),在3.6~2
聚聚苯乙烯凝胶色谱法分离头孢呋辛钠聚合物杂质(附件)
摘 要建立聚苯乙烯基质的凝胶色谱系统(MKF-GPC-10)对头孢呋辛钠中的聚合物杂质(或称缩合物杂质)的分离分析方法。凝胶色谱柱为MKF-GPC-100柱(100mm×7.8mm,5μm),流动相为0.01mol/mL磷酸盐缓冲液(pH=7.0):乙腈(70: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通过实验,头孢呋辛钠与其缩合物杂质实现了较好的分离,分析周期耗时不到10min。实验研究证明本方法可以迅速、简便地用于头孢呋辛钠缩合物杂质的分离分析。
脑心通固体自乳化颗粒的处方研究
摘 要为了研究步长脑心通固体自乳化颗粒的处方筛选,将脑心通胶囊制备为自乳化制剂,从而提高它的生物利用度,增强疗效。本研究主要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处方优化步长脑心通固体自乳化颗粒的处方。结果表明通过筛选确定油酸乙酯为油相、Labrafil M 1944 cs为乳化剂、Labrasol为助乳化剂,作为辅料;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筛选最佳处方比例,自乳化处方筛选原则为自乳化效率越高,粒径越小,Zeta电位绝对值越大越好,因此本实验以自乳化时间小于45s,粒径小于60 nm,Zeta电位大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