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参多糖含量的测定(附件)
摘 要本论文通过优化竹节参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考察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竹节参多糖含量的可行性。主要实验研究内容是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试剂与溶液的配制,蒽酮硫酸法测定条件的考察,以无水葡萄糖为标准液绘制标准曲线。包括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考察,重复性试验,加样回收试验等测定的含量。考察研究表明,多糖在浓硫酸作用下水解成单糖,并能迅速脱水形成糖醛衍生物,与蒽酮生成有色化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颜色的深浅与其浓度成正比。利用这一原理,本论文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竹节参多糖的含量。蒽酮硫酸比色法不仅在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回收率方面都比较乐观,而且此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测定结果可靠。更适合测定竹节参中多糖的含量。目 录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
2 竹节参的概述
2.1 竹节参的简介 3
2.2 竹节参的性状鉴别 3
2.2.1 显微鉴别 3
2.2.2 理化鉴别 3
2.2.3 薄层鉴别 3
2.3 竹节参主要有效成分研究 4
2.3.1皂苷类成分 4
2.3.2 糖类 4
2.3.3 氨基酸 4
2.4 竹节参的主要药理作用 4
2.4.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4
2.4.2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5
2.4.3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6
2.4.4 抗肿瘤活性 6
3 竹节参多糖含量测定方法与研究
3.1 仪器与试剂 7
3.1.1 仪器 7
3.1.2试剂 7
3.2 试剂与溶液的配置 7
3.2.1 竹节参多糖的提取 7
3.2.2 蒽酮硫酸溶液的配置 7
3.2.3 标准品溶液制备 8
3.2.4 竹节参供试品溶液制备 8
3.3 蒽酮硫酸法显色条件的考察 8
3.3.1 蒽酮浓度的选择 8
3.3.2 硫酸浓度的选择 8
3.3.3 硫酸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试剂与溶液的配置 7
3.2.1 竹节参多糖的提取 7
3.2.2 蒽酮硫酸溶液的配置 7
3.2.3 标准品溶液制备 8
3.2.4 竹节参供试品溶液制备 8
3.3 蒽酮硫酸法显色条件的考察 8
3.3.1 蒽酮浓度的选择 8
3.3.2 硫酸浓度的选择 8
3.3.3 硫酸蒽酮溶液加入量的选择 9
3.3.4 水浴温度的选择 9
3.3.5 水浴时间的选择 10
3.3.6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10
3.4 线性关系的考察 11
3.4.1 标准曲线的制作 11
3.5 方法学考察 12
3.5.1 精密度试验 12
3.5.2 稳定性考察 12
3.5.3 重复性试验 12
3.5.4 加样回收试验 13
3.5.5 竹节参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14
3.6 实验讨论 1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多糖是自然界存在广泛的一类天然高分子多聚物,由醛糖或酮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它既是生物体的能量源头,又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活性,多糖是许多中药发挥药效的活性成分,特别是一些补益类中药,如人参多糖,灵芝多糖,香菇多糖,黄氏多糖都已经研究的比较深入。研究表明,中药多糖不仅具有光谱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的活性而且还具有抗炎,抗病毒,抗凝血,降血糖,抗氧化,降血脂,抗疲劳等多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因此对多糖的开发具有很大的前景。多糖的含量测定措施有很多,目前常用的方法为HPLC法、滴定法和比色法。HPLC法具有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和灵敏度高的特点。近几年国内把HPLC法作为中草药多糖含量测定的首选法。如测定金耳、猪苓多糖制剂和香菇多糖的含量和分子量。但对总多糖含量测定前必要用酸将其水解成单糖,结果会造成色谱分离的干涉,需要采用对应措施避免不利因素干扰。但是实际应用时是很难找到适合的方法完全排除。滴定法对全部单糖均适用,不需要精密仪器,快速方便。但本法需在沸腾下滴定,滴定速度,温度对结果影响很大,条件在实际操作中不好把握,因本法是一种还原滴定法,所以很难排除还原糖的干扰。目前比色法已广泛应用于多糖含量的测定,尤其是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应用最多,具有快速简单,重复性,稳定性好等优点。葛新等[1]采取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人工虫草中的多糖含量。在开辟其药用价值方面提供简便而可靠的依据。唐丽琴等[2]用蒽酮硫酸法建立麦冬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据最近几年相关参考文献,很显然发现我国一些研究员已经对竹节参多糖含量开始探索。主要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竹节参多糖含量的显色条件和方法学。比较2种方法测定的结果,蒽酮硫酸法不管从线性、重现性和稳定性结果都优于苯酚硫酸法,其差异源于各自反应原理不同,苯酚硫酸法用于甲基化多糖,戊糖,多聚糖的测定而蒽酮硫酸法几乎可测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的总量。所以表明蒽酮硫酸法较苯酚硫酸法更适合测定竹节参中多糖的含量[3]。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竹节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竹节参的根茎,是我国西南地域土家族,苗族集聚地民间常用中药。性温,味甘,微苦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止咳化痰,滋补强壮等多种功效,属于滋补类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竹节参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炎症,疲劳,肿瘤等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人参和三七作为人参属植物研究较为普遍,竹节参与它们有许多相同的化学成分。对于竹节参的这些化学成分的研究是相对较早,目前很少有研究。竹节参具人参和三七同等的功效,用途广泛,可活血止血,生肌,散淤,清热,养阴生津,治热病减渴,阴虚咳嗽,关节疼痛,活络,还可健脾,亦作强健滋补药。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对竹节参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45]。作为珍贵稀有资源,我国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的不多。竹节参含丰富的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高于人参,人体必需大量元素含量最高。多糖较人参和三七少,低聚糖比人参高,还原糖高于三七[67]。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竹节参属人参中药材,作为稀有珍贵的中药材,具有人参三七滋补强壮和活血化瘀的功效,前景广阔。其显著的医药疗效被广泛认可,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长久的意义。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
2 竹节参的概述
2.1 竹节参的简介 3
2.2 竹节参的性状鉴别 3
2.2.1 显微鉴别 3
2.2.2 理化鉴别 3
2.2.3 薄层鉴别 3
2.3 竹节参主要有效成分研究 4
2.3.1皂苷类成分 4
2.3.2 糖类 4
2.3.3 氨基酸 4
2.4 竹节参的主要药理作用 4
2.4.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4
2.4.2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5
2.4.3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6
2.4.4 抗肿瘤活性 6
3 竹节参多糖含量测定方法与研究
3.1 仪器与试剂 7
3.1.1 仪器 7
3.1.2试剂 7
3.2 试剂与溶液的配置 7
3.2.1 竹节参多糖的提取 7
3.2.2 蒽酮硫酸溶液的配置 7
3.2.3 标准品溶液制备 8
3.2.4 竹节参供试品溶液制备 8
3.3 蒽酮硫酸法显色条件的考察 8
3.3.1 蒽酮浓度的选择 8
3.3.2 硫酸浓度的选择 8
3.3.3 硫酸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 试剂与溶液的配置 7
3.2.1 竹节参多糖的提取 7
3.2.2 蒽酮硫酸溶液的配置 7
3.2.3 标准品溶液制备 8
3.2.4 竹节参供试品溶液制备 8
3.3 蒽酮硫酸法显色条件的考察 8
3.3.1 蒽酮浓度的选择 8
3.3.2 硫酸浓度的选择 8
3.3.3 硫酸蒽酮溶液加入量的选择 9
3.3.4 水浴温度的选择 9
3.3.5 水浴时间的选择 10
3.3.6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10
3.4 线性关系的考察 11
3.4.1 标准曲线的制作 11
3.5 方法学考察 12
3.5.1 精密度试验 12
3.5.2 稳定性考察 12
3.5.3 重复性试验 12
3.5.4 加样回收试验 13
3.5.5 竹节参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14
3.6 实验讨论 14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8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多糖是自然界存在广泛的一类天然高分子多聚物,由醛糖或酮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它既是生物体的能量源头,又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活性,多糖是许多中药发挥药效的活性成分,特别是一些补益类中药,如人参多糖,灵芝多糖,香菇多糖,黄氏多糖都已经研究的比较深入。研究表明,中药多糖不仅具有光谱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的活性而且还具有抗炎,抗病毒,抗凝血,降血糖,抗氧化,降血脂,抗疲劳等多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因此对多糖的开发具有很大的前景。多糖的含量测定措施有很多,目前常用的方法为HPLC法、滴定法和比色法。HPLC法具有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和灵敏度高的特点。近几年国内把HPLC法作为中草药多糖含量测定的首选法。如测定金耳、猪苓多糖制剂和香菇多糖的含量和分子量。但对总多糖含量测定前必要用酸将其水解成单糖,结果会造成色谱分离的干涉,需要采用对应措施避免不利因素干扰。但是实际应用时是很难找到适合的方法完全排除。滴定法对全部单糖均适用,不需要精密仪器,快速方便。但本法需在沸腾下滴定,滴定速度,温度对结果影响很大,条件在实际操作中不好把握,因本法是一种还原滴定法,所以很难排除还原糖的干扰。目前比色法已广泛应用于多糖含量的测定,尤其是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应用最多,具有快速简单,重复性,稳定性好等优点。葛新等[1]采取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人工虫草中的多糖含量。在开辟其药用价值方面提供简便而可靠的依据。唐丽琴等[2]用蒽酮硫酸法建立麦冬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据最近几年相关参考文献,很显然发现我国一些研究员已经对竹节参多糖含量开始探索。主要用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竹节参多糖含量的显色条件和方法学。比较2种方法测定的结果,蒽酮硫酸法不管从线性、重现性和稳定性结果都优于苯酚硫酸法,其差异源于各自反应原理不同,苯酚硫酸法用于甲基化多糖,戊糖,多聚糖的测定而蒽酮硫酸法几乎可测定所有的碳水化合物的总量。所以表明蒽酮硫酸法较苯酚硫酸法更适合测定竹节参中多糖的含量[3]。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竹节参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竹节参的根茎,是我国西南地域土家族,苗族集聚地民间常用中药。性温,味甘,微苦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止咳化痰,滋补强壮等多种功效,属于滋补类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竹节参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炎症,疲劳,肿瘤等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人参和三七作为人参属植物研究较为普遍,竹节参与它们有许多相同的化学成分。对于竹节参的这些化学成分的研究是相对较早,目前很少有研究。竹节参具人参和三七同等的功效,用途广泛,可活血止血,生肌,散淤,清热,养阴生津,治热病减渴,阴虚咳嗽,关节疼痛,活络,还可健脾,亦作强健滋补药。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对竹节参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45]。作为珍贵稀有资源,我国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的不多。竹节参含丰富的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高于人参,人体必需大量元素含量最高。多糖较人参和三七少,低聚糖比人参高,还原糖高于三七[67]。
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竹节参属人参中药材,作为稀有珍贵的中药材,具有人参三七滋补强壮和活血化瘀的功效,前景广阔。其显著的医药疗效被广泛认可,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长久的意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