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麻纤维食用菌大棚保温性能研究
为提高传统食用菌菌棚保温性能,设计并搭建黄麻纤维食用菌大棚。以传统食用菌棚为对照,对比研究两种菌棚的保温材料密度、保温性、吸湿性能与产量。试验结果表明,黄麻纤维密度为0.295 g/cm2;黄麻纤维试验棚棚内温度较毛毡试验棚棚内温度高1℃~2℃;而黄麻纤维试验棚棚内的相对湿度较毛毡试验棚棚内相对湿度低15%~35%;同时,黄麻纤维试验棚内出菇菌棒数量多于毛毡试验棚,黄麻纤维试验棚内平菇平均菌柄长度为9.4cm,毛毡试验棚内平菇平均菌柄长度为6.3cm。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引言 3
1 材料与方法 4
1.1 黄麻纤维导热系数对黄麻纤维食用菌大棚保温性能的影响 4
1.2 黄麻纤维食用菌棚设计 4
1.3 黄麻纤维食用菌大棚保温性能研究 5
1.3.1 测试菌棚 5
1.3.2 测试时间 5
1.3.3 测试仪器及测点分布 5
2 结果与分析 5
2.1 黄麻纤维与毛毡导热系数测定仪检测结果 5
2.2 食用菌棚对比试验温湿度数据记录 6
2.2.1 2016年1月11日食用菌棚室内外温湿度 6
2.2.2 2016年2月4日食用菌棚室内外温湿度 6
2.2.3 2016年2月8日食用菌棚室内外温湿度 7
2.3 食用菌棚内食用菌生长情况 8
3 讨论 8
4 结论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黄麻纤维食用菌大棚保温性能研究
引言
引言 食用菌栽培设施结构有干打垒竹木结构,有钢筋水泥砖混结构[1];有用弯管、角铁、竹片做成的拱棚结构;有全地窖式、半在下式、地面日光温室多种类型[2]。拱架材料常用钢筋、镀锌管、角铁、木椽、竹竿竹片、铁丝,还有新型的轻质建材、复合材料、塑钢等[3],常见的结构类型主要有菇房、塑料薄膜菇棚、地沟菇棚、地棚、荫棚、阳畦等[4]。江苏南部地区(以下简称苏南)应用较多的结构类型为塑料薄膜大棚,该类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棚在顶部覆盖遮阳材料,外面覆盖黑白膜,其结构简单,抗菌性能与保温性能差,冬季内部需要加温(如图1所示)[5]。
图1 塑料薄膜食用菌大棚
近年来通过对塑料拱棚种植食用菌技术的研究[6],认为利用拱棚生产食用菌[7]不仅投资小(一般每平方米拱棚投资不超过3元)[8],而且建造简单,省工省时,适用性强,栽培地可一年一换,很适合农村大田化周年生产。虽然我国温室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也有所提高,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保温保湿效果不理想[9];
(2)通风换气不良,造成子实体畸形;
(3)光线不均匀,影响品质;
(4)杂菌污染严重,特别是墙壁,地面,屋顶粗糙的设施,病虫滋生不易彻底清除,且由于常年潮湿,易缩短房屋的使用寿命[10]。
黄麻纤维是从黄麻茎部剥下的韧皮纤维,具有高强度、高初始模量和低延伸性的特点[11]。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黄麻行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开发的新产品已涉足纺织、地毯、包装、轻工等多种行业[12]。通过对黄麻纤维的研究,发现黄麻纤维不仅价格低廉,具有不规则的多角形混合横截面,这种结构产生了优异的毛细效应,因此具有快速的吸放湿和透湿能力[13]。黄麻具有好的吸湿性能、初始弹性模量高、生物分解性好的特点,同时,生产成本低[14]。项目拟利用黄麻的保温性能与吸放湿性能,设计黄麻食用菌大棚,研究其保温性能。以期为黄麻纤维食用菌大棚的推广应用提供详实的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黄麻纤维导热系数对黄麻纤维食用菌大棚保温性能的影响
拟采用JTRGIII 型建筑热流计式导热仪,将几种规格的黄麻切块与冷、热板紧密接触,将热板温度、冷板温度分别设定为35.5℃,监测热流计输出电动势的变化,当其变化值小于±1.5%时进入稳定状态,当连续4组热阻差别不超过±1%,且不是单调地朝一个方向改变,得到导热系数,根据传热学理论,计算传热量。测试得出三组试验数据,计算实验数据平均值并计入测量结果[15]。
1.2 黄麻纤维食用菌棚设计
黄麻纤维食用菌棚效果图如图2、3、4所示。根据对食用菌棚模型的可行性分析,在江苏省南京市大学牌楼教学科研基地搭建两个食用菌棚。
图 2 食用菌棚模型图正视图 图 3 食用菌棚模型图侧视图
图4 食用菌棚模型图后视图
设计的食用菌棚规格为:长1.4米,宽1.4米,高约1米。地面以上拱长约270cm(实物图如图5所示)。食用菌棚采用杆件为玻璃钢拉挤型材,长度为3米,具有平整美观、质轻高强、防腐阻燃、耐老化(耐化学性能优良)、易切割、组装、施工、结构性能优良、安全性能高、价格适中等特点。
图5 食用菌棚模型
1.3 黄麻纤维食用菌大棚保温性能研究
1.3.1 测试菌棚 所设计的食用菌棚规格为:长1.4米,宽1.4米,高约1米。地面以上拱长约270cm。
1.3.2 测试时间 冬季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季节在12月至次年3月,因此,选取2015年10月11日至 2016年3月5日进行试验,分别以2016年1月11日(小雨/雨夹雪),2016年2月4日(阴)和2016年2月8日(晴)为典型日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
1.3.3 测试仪器及测点分布 本试验中采用HOBO 空调温度/湿度数据记录仪U1000(Onset Co.美国;测量范围:20℃~70℃;精度:±0.4℃)测量食用菌菌棚室外温湿度,德图testo 174温湿度记录仪(测量范围:30.0℃~70.0℃;精度:+/0.8 °C (30.0~20.1 °C)?,+/0.5 °C (20.0~ 39.9 °C)?,+/0.8 °C (40.0 ~70.0 °C))测量食用菌菌棚室内温湿度。
温湿度记录仪在2个食用菌棚中各布置1个,室外布置一个,总共3个测点。温湿度记录仪在两个食用菌棚中均悬置在菌棚正中央,距地高度50cm,位于跨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试验中设定记录数据的时间间隔为600s/次。试验期间每周定时浇水两次,通风两次。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引言 3
1 材料与方法 4
1.1 黄麻纤维导热系数对黄麻纤维食用菌大棚保温性能的影响 4
1.2 黄麻纤维食用菌棚设计 4
1.3 黄麻纤维食用菌大棚保温性能研究 5
1.3.1 测试菌棚 5
1.3.2 测试时间 5
1.3.3 测试仪器及测点分布 5
2 结果与分析 5
2.1 黄麻纤维与毛毡导热系数测定仪检测结果 5
2.2 食用菌棚对比试验温湿度数据记录 6
2.2.1 2016年1月11日食用菌棚室内外温湿度 6
2.2.2 2016年2月4日食用菌棚室内外温湿度 6
2.2.3 2016年2月8日食用菌棚室内外温湿度 7
2.3 食用菌棚内食用菌生长情况 8
3 讨论 8
4 结论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黄麻纤维食用菌大棚保温性能研究
引言
引言 食用菌栽培设施结构有干打垒竹木结构,有钢筋水泥砖混结构[1];有用弯管、角铁、竹片做成的拱棚结构;有全地窖式、半在下式、地面日光温室多种类型[2]。拱架材料常用钢筋、镀锌管、角铁、木椽、竹竿竹片、铁丝,还有新型的轻质建材、复合材料、塑钢等[3],常见的结构类型主要有菇房、塑料薄膜菇棚、地沟菇棚、地棚、荫棚、阳畦等[4]。江苏南部地区(以下简称苏南)应用较多的结构类型为塑料薄膜大棚,该类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棚在顶部覆盖遮阳材料,外面覆盖黑白膜,其结构简单,抗菌性能与保温性能差,冬季内部需要加温(如图1所示)[5]。
图1 塑料薄膜食用菌大棚
近年来通过对塑料拱棚种植食用菌技术的研究[6],认为利用拱棚生产食用菌[7]不仅投资小(一般每平方米拱棚投资不超过3元)[8],而且建造简单,省工省时,适用性强,栽培地可一年一换,很适合农村大田化周年生产。虽然我国温室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也有所提高,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保温保湿效果不理想[9];
(2)通风换气不良,造成子实体畸形;
(3)光线不均匀,影响品质;
(4)杂菌污染严重,特别是墙壁,地面,屋顶粗糙的设施,病虫滋生不易彻底清除,且由于常年潮湿,易缩短房屋的使用寿命[10]。
黄麻纤维是从黄麻茎部剥下的韧皮纤维,具有高强度、高初始模量和低延伸性的特点[11]。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黄麻行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开发的新产品已涉足纺织、地毯、包装、轻工等多种行业[12]。通过对黄麻纤维的研究,发现黄麻纤维不仅价格低廉,具有不规则的多角形混合横截面,这种结构产生了优异的毛细效应,因此具有快速的吸放湿和透湿能力[13]。黄麻具有好的吸湿性能、初始弹性模量高、生物分解性好的特点,同时,生产成本低[14]。项目拟利用黄麻的保温性能与吸放湿性能,设计黄麻食用菌大棚,研究其保温性能。以期为黄麻纤维食用菌大棚的推广应用提供详实的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黄麻纤维导热系数对黄麻纤维食用菌大棚保温性能的影响
拟采用JTRGIII 型建筑热流计式导热仪,将几种规格的黄麻切块与冷、热板紧密接触,将热板温度、冷板温度分别设定为35.5℃,监测热流计输出电动势的变化,当其变化值小于±1.5%时进入稳定状态,当连续4组热阻差别不超过±1%,且不是单调地朝一个方向改变,得到导热系数,根据传热学理论,计算传热量。测试得出三组试验数据,计算实验数据平均值并计入测量结果[15]。
1.2 黄麻纤维食用菌棚设计
黄麻纤维食用菌棚效果图如图2、3、4所示。根据对食用菌棚模型的可行性分析,在江苏省南京市大学牌楼教学科研基地搭建两个食用菌棚。
图 2 食用菌棚模型图正视图 图 3 食用菌棚模型图侧视图
图4 食用菌棚模型图后视图
设计的食用菌棚规格为:长1.4米,宽1.4米,高约1米。地面以上拱长约270cm(实物图如图5所示)。食用菌棚采用杆件为玻璃钢拉挤型材,长度为3米,具有平整美观、质轻高强、防腐阻燃、耐老化(耐化学性能优良)、易切割、组装、施工、结构性能优良、安全性能高、价格适中等特点。
图5 食用菌棚模型
1.3 黄麻纤维食用菌大棚保温性能研究
1.3.1 测试菌棚 所设计的食用菌棚规格为:长1.4米,宽1.4米,高约1米。地面以上拱长约270cm。
1.3.2 测试时间 冬季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季节在12月至次年3月,因此,选取2015年10月11日至 2016年3月5日进行试验,分别以2016年1月11日(小雨/雨夹雪),2016年2月4日(阴)和2016年2月8日(晴)为典型日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
1.3.3 测试仪器及测点分布 本试验中采用HOBO 空调温度/湿度数据记录仪U1000(Onset Co.美国;测量范围:20℃~70℃;精度:±0.4℃)测量食用菌菌棚室外温湿度,德图testo 174温湿度记录仪(测量范围:30.0℃~70.0℃;精度:+/0.8 °C (30.0~20.1 °C)?,+/0.5 °C (20.0~ 39.9 °C)?,+/0.8 °C (40.0 ~70.0 °C))测量食用菌菌棚室内温湿度。
温湿度记录仪在2个食用菌棚中各布置1个,室外布置一个,总共3个测点。温湿度记录仪在两个食用菌棚中均悬置在菌棚正中央,距地高度50cm,位于跨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试验中设定记录数据的时间间隔为600s/次。试验期间每周定时浇水两次,通风两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