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连作障碍的影响
本文通过研究微生物有机肥(BOF)对‘滁菊’产量及主要品质的影响,探究‘滁菊’连作障碍防控的最优方案。在‘滁菊’扦插育苗及大田移栽时分别同时施用微生物有机肥,试验共设4个处理 1)常规土壤育苗+连作土壤定植; 2)常规土壤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 3)常规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定植;4)常规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测定不同处理中‘滁菊’的根系活力,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鲜花产量,花序黄酮含量及与‘滁菊’主要品质相关的指标。施用微生物有机肥不仅能够增加‘滁菊’根系活力,提高3种土壤酶活性,并能显著抑制‘滁菊’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有效提高‘滁菊’产量及黄酮含量,还能显著提高株高、茎粗、冠幅、分枝数、根冠比、鲜质量和生物量等主要生长指标。处理4的‘滁菊’综合指标最佳,该处理为‘滁菊’实际生产中连作障碍防控的最优方案,将为‘滁菊’连作障碍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1
1.1 试验条件与材料 1
1.2 试验设计 1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
1.3.1根系活力的测定 2
1.3.2根际土壤及非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计数 3
1.3.3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3
1.3.4产量及主要指标的测定 3
1.3.5花序黄酮含量的测定 3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根系活力的影响 3
2.2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 3
2.3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
2.3.1土壤蔗糖酶活性 4
2.3.2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4
2.3.3土壤脲酶活性 4
2.4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主要生长指标的影响 4
2.5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片叶绿素含量及含氮量的影响 5
2.6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产量的影响 5
2.7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黄酮含量的影响 6
3 讨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连作障碍的影响
引言
随着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对切花菊,药用菊花以及其他菊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菊花在我国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种植年份也随之积累,菊花连作障碍问题已经日益凸显,很多地区菊花连作障碍严重,成为了制约菊花生产的瓶颈。‘滁菊’ 为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菊花的一个栽培品种,属药、茶两用佳品。其味甘,性微寒,可清热解毒、有舒筋活血、护肝明目,增强人体免疫等功能。因其独特而良好的药用功效,名列中国四大药菊之一,2005年‘滁菊’被正式确认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滁菊’种植虽有数百年历史,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长期连作,出现了产量逐年降低、品质急剧下降、面积严重萎缩的现象[2]。连作障碍[3] 主要表现为‘滁菊’生长受到抑制,植株长势弱,花朵数量小,花朵品质差等,并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加重,严重制约了‘滁菊’产业的发展[4]。
研究发现,土壤有害微生物增加、土传病虫害加重、土壤养分不足等是导致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5]。Song等[6]发现,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菊花枯萎病的主要病原菌,是造成菊花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汪建飞等[3]研究发现,‘滁菊’连作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显著增加。在连作条件下,土壤酶学特征发生改变,土壤健康被打破,致使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以及生长受到影响[7]。有研究表明,有机肥料可以增加菊花产量、改善品质,有利于菊花种植长期稳定、协调发展[4]。微生物有机肥(BOF)含有多种病原菌的高效拮抗菌及植物所需各种大量及微量元素,具有抗青(黄)枯萎病、抗重茬、促进根系发育、改良土壤结构等功能,对于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有着积极作用[810]。杨娜等[11]研究发现苗床育苗和移栽时同时施用微生物有机肥不仅能有效抑制药用白菊根际病原菌的数量,而且可以显著提高产量。
黄酮类化合物有降压、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作用[12]。‘滁菊’中黄酮类化合物总量比其他菊花高32%~61%,是‘滁菊’发挥药效的主要成分[13]。本研究分别在育苗基质中和大田定植连作土壤中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分析比较不同施用方法对‘滁菊’产量、黄酮含量等主要指标的影响,旨在探究高效、低成本、环保的‘滁菊’连作障碍防控技术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与材料
试验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试验育苗地点为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大柳育苗基地;田间定植地点为施集滁菊种植示范基地,该基地连续种植‘滁菊’多年,有明显的连作障碍现象,其土壤pH 6.85,有机质含量6.71 gkg1,全氮921.34 mgkg1,速效磷71.75 mgkg1,速效钾128.19 mgkg1,试验前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为1.92×104 CFUg1。试验所用‘滁菊’插穗由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微生物有机肥 “Bio爸爱我”(有效活菌数≥0.5亿个g1,有机质≥25%,NPK≥6%,游离氨基酸+活性小肽≥4%,速效氮847.1 mgkg1,pH 7.16,含水量28.3%)
1.2 试验设计
试验育苗分为常规土壤(蛭石:珍珠岩:营养土质量比为1:1:1)穴盘扦插和常规土壤施用1%(质量分数)微生物有机肥(BOF)穴盘扦插2种,于2013年5月26日在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大柳育苗基地进行。大田定植分为连作土壤定植和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2种,BOF施用量为每株25g,与连作土壤1:1(质量比)混合后穴施,于2013年6月13日在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施集滁菊种植示范基地定植。试验共有4个处理:1)常规土壤育苗+连作土壤定植(CKn+CKf);2)常规土壤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CKn+BOF);3)常规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定植(BOF+ CKf); 4)常规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BOF+BOF)。每处理3个小区,每小区定植70株,株距50 cm,行距50 cm,定植后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根系活力的测定 ‘滁菊’定植30d后,从每小区随机取3株,每处理共9株测定其根系活力。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还原法进行测定[14]。
1.3.2 根际土壤及非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计数 ‘滁菊’定植30d后,从每个小区随机取3株,每处理共9株,挖出植株后晃动其根系,收集根系周围掉落的大块土壤并混匀,即为非根际土壤;用毛刷将附着在根系表面的细小土壤颗粒刷落,混匀后即为根际土壤,两者均放入4℃冰箱保存备用[9]。尖孢镰刀菌计数采用稀释平板法,所用选择性培养基参照Komada[15]的方法。
1.3.3 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土壤蔗糖酶采用滴定法[16]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采用滴定法[16]测定,土壤脲酶采用靛酚比色法[16]测定。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 1
1.1 试验条件与材料 1
1.2 试验设计 1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
1.3.1根系活力的测定 2
1.3.2根际土壤及非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计数 3
1.3.3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3
1.3.4产量及主要指标的测定 3
1.3.5花序黄酮含量的测定 3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2 结果与分析 3
2.1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根系活力的影响 3
2.2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 3
2.3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
2.3.1土壤蔗糖酶活性 4
2.3.2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4
2.3.3土壤脲酶活性 4
2.4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主要生长指标的影响 4
2.5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叶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片叶绿素含量及含氮量的影响 5
2.6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产量的影响 5
2.7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黄酮含量的影响 6
3 讨论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连作障碍的影响
引言
随着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对切花菊,药用菊花以及其他菊花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菊花在我国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种植年份也随之积累,菊花连作障碍问题已经日益凸显,很多地区菊花连作障碍严重,成为了制约菊花生产的瓶颈。‘滁菊’ 为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菊花的一个栽培品种,属药、茶两用佳品。其味甘,性微寒,可清热解毒、有舒筋活血、护肝明目,增强人体免疫等功能。因其独特而良好的药用功效,名列中国四大药菊之一,2005年‘滁菊’被正式确认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滁菊’种植虽有数百年历史,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长期连作,出现了产量逐年降低、品质急剧下降、面积严重萎缩的现象[2]。连作障碍[3] 主要表现为‘滁菊’生长受到抑制,植株长势弱,花朵数量小,花朵品质差等,并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逐年加重,严重制约了‘滁菊’产业的发展[4]。
研究发现,土壤有害微生物增加、土传病虫害加重、土壤养分不足等是导致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5]。Song等[6]发现,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菊花枯萎病的主要病原菌,是造成菊花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汪建飞等[3]研究发现,‘滁菊’连作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显著增加。在连作条件下,土壤酶学特征发生改变,土壤健康被打破,致使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以及生长受到影响[7]。有研究表明,有机肥料可以增加菊花产量、改善品质,有利于菊花种植长期稳定、协调发展[4]。微生物有机肥(BOF)含有多种病原菌的高效拮抗菌及植物所需各种大量及微量元素,具有抗青(黄)枯萎病、抗重茬、促进根系发育、改良土壤结构等功能,对于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有着积极作用[810]。杨娜等[11]研究发现苗床育苗和移栽时同时施用微生物有机肥不仅能有效抑制药用白菊根际病原菌的数量,而且可以显著提高产量。
黄酮类化合物有降压、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作用[12]。‘滁菊’中黄酮类化合物总量比其他菊花高32%~61%,是‘滁菊’发挥药效的主要成分[13]。本研究分别在育苗基质中和大田定植连作土壤中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分析比较不同施用方法对‘滁菊’产量、黄酮含量等主要指标的影响,旨在探究高效、低成本、环保的‘滁菊’连作障碍防控技术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与材料
试验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试验育苗地点为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大柳育苗基地;田间定植地点为施集滁菊种植示范基地,该基地连续种植‘滁菊’多年,有明显的连作障碍现象,其土壤pH 6.85,有机质含量6.71 gkg1,全氮921.34 mgkg1,速效磷71.75 mgkg1,速效钾128.19 mgkg1,试验前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为1.92×104 CFUg1。试验所用‘滁菊’插穗由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微生物有机肥 “Bio爸爱我”(有效活菌数≥0.5亿个g1,有机质≥25%,NPK≥6%,游离氨基酸+活性小肽≥4%,速效氮847.1 mgkg1,pH 7.16,含水量28.3%)
1.2 试验设计
试验育苗分为常规土壤(蛭石:珍珠岩:营养土质量比为1:1:1)穴盘扦插和常规土壤施用1%(质量分数)微生物有机肥(BOF)穴盘扦插2种,于2013年5月26日在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大柳育苗基地进行。大田定植分为连作土壤定植和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2种,BOF施用量为每株25g,与连作土壤1:1(质量比)混合后穴施,于2013年6月13日在安徽菊泰滁菊草本科技有限公司施集滁菊种植示范基地定植。试验共有4个处理:1)常规土壤育苗+连作土壤定植(CKn+CKf);2)常规土壤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CKn+BOF);3)常规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定植(BOF+ CKf); 4)常规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BOF+BOF)。每处理3个小区,每小区定植70株,株距50 cm,行距50 cm,定植后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根系活力的测定 ‘滁菊’定植30d后,从每小区随机取3株,每处理共9株测定其根系活力。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还原法进行测定[14]。
1.3.2 根际土壤及非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计数 ‘滁菊’定植30d后,从每个小区随机取3株,每处理共9株,挖出植株后晃动其根系,收集根系周围掉落的大块土壤并混匀,即为非根际土壤;用毛刷将附着在根系表面的细小土壤颗粒刷落,混匀后即为根际土壤,两者均放入4℃冰箱保存备用[9]。尖孢镰刀菌计数采用稀释平板法,所用选择性培养基参照Komada[15]的方法。
1.3.3 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土壤蔗糖酶采用滴定法[16]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采用滴定法[16]测定,土壤脲酶采用靛酚比色法[16]测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zwbh/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