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论对西汉君主专制的影响(附件)
摘 要自秦统一以来,君主专制伴随着封建王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任的君主都采用各种手段来加强君主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众所周知,在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不仅确立了儒学在百家学说中的正统地位,最主要的是加强了汉武帝的权力,加强了中央的权力。那董仲舒的其他政治主张,例如天人合一、天谴论、君权至上、阴阳合分论等,也都或多或少对西汉君主专制产生了影响。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论适应了当时的封建统治,汉武帝在董仲舒政治思想的影响下,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方略。天人合一、君权至上、天谴论,阴阳分合论等政治思想对西汉君主专制的有利影响是占主要方面的,君权至上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天谴说为皇帝的错误找到了华而不实的错误和转移注意力的途径;德治主张为皇帝提供了治国的方式和方法。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论对西汉君主专制产生有利影响是必然的,董仲舒的思想原本就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环境而产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西汉的封建统治。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3
二、 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论的内容 4
(一)天的体系和天人合一 4
(二)君权至上和天谴说 5
(三)阴阳分合论与德治主张 6
(四)道的永恒与经、权、更化 7
三、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论对西汉君主专制的影响 8
(一)天的体系和天人合一对西汉君主专制的影响 8
(二)君权至上和天谴说对西汉君主专制的影响 9
(三)阴阳分合论与德治主张对西汉君主专制的影响 10
(四)道的永恒与经、权、更化对西汉君主专制的影响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一、前 言
(一)研究背景
在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向天下贤士征求治国方略,而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表彰六经”等主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迎合了当时武帝要加强君权和集权需要。董仲舒认为,自然间的万事万物,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物都是由天来制造和掌握的,所以天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秩序是统一的,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为维护当时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那么具体是哪些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统治,而这些思想都是如何维护集权统治的,表现在哪些方面,都需要研究清楚,所以,对于这些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对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做出更客观更全面的研究。基于对西汉政治弊害的估计和社会的总体认识这两个前提,对于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对西汉君主专制影响的研究便有了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对西汉君主专制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古代中国的政治智慧,也更有利于我们了解汉代的辉煌鼎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日本学术界和欧美学者都对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美国学者桂思卓的《从编年史到经典:董仲舒的春秋诠释学》【3】,在书中作者想通过想象营造出当时董仲舒所处的年代的学术和政治范围,身临其境,然后得到儒家的普世性意义,不仅适合当时的中国,而且适合当时的世界。英国汉学家鲁惟一的《董仲舒、“儒家”遗产与春秋繁露》从检讨学术界对董仲舒的看法出发,考论董仲舒的生平、著述及影响,并对挂名董仲舒著作的《春秋繁露》进行深入辨析。鲁惟一在书中指出,学者将中国看作“儒家的中国”是一种时代错置,董仲舒没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而且汉代除了在图书分类上有儒家群体外,在别的领域是否有儒家思想的存在是不确定的【4】。此看法反映了近来西方汉家批判性反思“儒家”标签的趋向。
日本学术界对董仲舒的思想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佐川修的《春秋论考》以春秋公羊学为基础,论述了董仲舒的改制说、王道说和阴阳说,并认为董仲舒的改制学说寄托了春秋中的政治理想。此外,日本学术界在董仲舒的相关研究中,也相当重视对其作品真伪的考证。
综上所述,外国学者在研究董仲舒的政治思想时,既肯定了董仲舒政治思想的贡献和董仲舒的成就,但对董仲舒的贡献和成就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做出了怀疑,这也是国内学者在研究董仲舒思想时所重视的。
2.国内研究现状
因为董仲舒在古代中国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对当代社会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国内学者就董仲舒的思想,董仲舒所处的时代以及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让其适应统治者的需要等方面做出了很多的研究。论著,期刊,论文等知名文章层出不穷,每位学者对于董仲舒的评价也够有千秋,精辟的见解和独到的评论也是花开遍地。
关于董仲舒思想研究的重要思想论著和论文相当多,因为董仲舒的思想庞大繁杂,所以研究者也从不同的方向对董学进行了研究。因此,在这里只对一些综合性论著进行综述。主要徐复观的《两汉思想史》、王永祥的《董仲舒评传》和周桂钿的《董仲舒研究》
在《两汉思想史》中徐先生把董仲舒的思想分为两大部分,并认为“春秋公羊学”和“天的哲学”这两部分存在着很深的联系。并从独特而深邃的视角分析了“天的哲学”的思想来源、天的构造与性格、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5】
《董仲舒评传》用评传的方法,以董仲舒所处的时代为背景,宇宙观、目的论、天道观等这些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体系进行了重点评述。从而使董仲舒在中国历史和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6】《董仲舒研究》从董仲舒学说自身体系出发,把董仲舒的思想分为“十二论”,这“十二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董仲舒的思想进行了讨论和分析。【7】
综上,这些论著从综合性的方面对董仲舒的思想进行了研究。在较为详细的方面,其他学者也做了充分研究和调查,也有其独到精辟之处。但往往会不自觉的受固有思想的影响,落脚于政治作用层面。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汉代君主采用多种政治政策来巩固封建君主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众所周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所采纳,用来加强思想统治,为维护君主专制奠定的思想基础,并使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学说的统治思想。那么,董仲舒还有哪些思想被统治者所采用;被采用的思想又对汉代君主专制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思想中哪些对汉代君主专制产生有利影响即维护了汉代的君主专制;哪些又不利于汉代的君主专制统治。这些,是值得我们研究和讨论的。
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论包含了一系列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汉代君主专制的出现、巩固、发展、鼎盛和没落都离不开君主政策的变化和思想主张的影响。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对于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论的研究,对于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论对汉代君主专制影响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论证政治与文化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广泛吸收先秦诸家学说的要旨,并适应当时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融合贯通,形成了一套独立的政治学说。董仲舒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西汉的政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董仲舒的政治思想是西汉儒家政治思想的典型范例,因此,对董仲舒政治思想的研究也有助于研究同时代的儒家政治思想,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在适应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同时,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论是如何发展和壮大的。
目 录
一、 前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3
二、 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论的内容 4
(一)天的体系和天人合一 4
(二)君权至上和天谴说 5
(三)阴阳分合论与德治主张 6
(四)道的永恒与经、权、更化 7
三、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论对西汉君主专制的影响 8
(一)天的体系和天人合一对西汉君主专制的影响 8
(二)君权至上和天谴说对西汉君主专制的影响 9
(三)阴阳分合论与德治主张对西汉君主专制的影响 10
(四)道的永恒与经、权、更化对西汉君主专制的影响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一、前 言
(一)研究背景
在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向天下贤士征求治国方略,而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表彰六经”等主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迎合了当时武帝要加强君权和集权需要。董仲舒认为,自然间的万事万物,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物都是由天来制造和掌握的,所以天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秩序是统一的,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为维护当时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稳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那么具体是哪些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统治,而这些思想都是如何维护集权统治的,表现在哪些方面,都需要研究清楚,所以,对于这些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对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做出更客观更全面的研究。基于对西汉政治弊害的估计和社会的总体认识这两个前提,对于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对西汉君主专制影响的研究便有了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对西汉君主专制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古代中国的政治智慧,也更有利于我们了解汉代的辉煌鼎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日本学术界和欧美学者都对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美国学者桂思卓的《从编年史到经典:董仲舒的春秋诠释学》【3】,在书中作者想通过想象营造出当时董仲舒所处的年代的学术和政治范围,身临其境,然后得到儒家的普世性意义,不仅适合当时的中国,而且适合当时的世界。英国汉学家鲁惟一的《董仲舒、“儒家”遗产与春秋繁露》从检讨学术界对董仲舒的看法出发,考论董仲舒的生平、著述及影响,并对挂名董仲舒著作的《春秋繁露》进行深入辨析。鲁惟一在书中指出,学者将中国看作“儒家的中国”是一种时代错置,董仲舒没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而且汉代除了在图书分类上有儒家群体外,在别的领域是否有儒家思想的存在是不确定的【4】。此看法反映了近来西方汉家批判性反思“儒家”标签的趋向。
日本学术界对董仲舒的思想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佐川修的《春秋论考》以春秋公羊学为基础,论述了董仲舒的改制说、王道说和阴阳说,并认为董仲舒的改制学说寄托了春秋中的政治理想。此外,日本学术界在董仲舒的相关研究中,也相当重视对其作品真伪的考证。
综上所述,外国学者在研究董仲舒的政治思想时,既肯定了董仲舒政治思想的贡献和董仲舒的成就,但对董仲舒的贡献和成就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做出了怀疑,这也是国内学者在研究董仲舒思想时所重视的。
2.国内研究现状
因为董仲舒在古代中国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对当代社会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国内学者就董仲舒的思想,董仲舒所处的时代以及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让其适应统治者的需要等方面做出了很多的研究。论著,期刊,论文等知名文章层出不穷,每位学者对于董仲舒的评价也够有千秋,精辟的见解和独到的评论也是花开遍地。
关于董仲舒思想研究的重要思想论著和论文相当多,因为董仲舒的思想庞大繁杂,所以研究者也从不同的方向对董学进行了研究。因此,在这里只对一些综合性论著进行综述。主要徐复观的《两汉思想史》、王永祥的《董仲舒评传》和周桂钿的《董仲舒研究》
在《两汉思想史》中徐先生把董仲舒的思想分为两大部分,并认为“春秋公羊学”和“天的哲学”这两部分存在着很深的联系。并从独特而深邃的视角分析了“天的哲学”的思想来源、天的构造与性格、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5】
《董仲舒评传》用评传的方法,以董仲舒所处的时代为背景,宇宙观、目的论、天道观等这些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体系进行了重点评述。从而使董仲舒在中国历史和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6】《董仲舒研究》从董仲舒学说自身体系出发,把董仲舒的思想分为“十二论”,这“十二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董仲舒的思想进行了讨论和分析。【7】
综上,这些论著从综合性的方面对董仲舒的思想进行了研究。在较为详细的方面,其他学者也做了充分研究和调查,也有其独到精辟之处。但往往会不自觉的受固有思想的影响,落脚于政治作用层面。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汉代君主采用多种政治政策来巩固封建君主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众所周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所采纳,用来加强思想统治,为维护君主专制奠定的思想基础,并使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学说的统治思想。那么,董仲舒还有哪些思想被统治者所采用;被采用的思想又对汉代君主专制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思想中哪些对汉代君主专制产生有利影响即维护了汉代的君主专制;哪些又不利于汉代的君主专制统治。这些,是值得我们研究和讨论的。
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论包含了一系列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汉代君主专制的出现、巩固、发展、鼎盛和没落都离不开君主政策的变化和思想主张的影响。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对于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论的研究,对于董仲舒“天人合一”政治论对汉代君主专制影响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论证政治与文化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广泛吸收先秦诸家学说的要旨,并适应当时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融合贯通,形成了一套独立的政治学说。董仲舒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西汉的政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董仲舒的政治思想是西汉儒家政治思想的典型范例,因此,对董仲舒政治思想的研究也有助于研究同时代的儒家政治思想,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在适应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同时,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政治论是如何发展和壮大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xzzjy/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