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野菊花质量比较分析(附件)

摘 要野菊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有着驱散风热、祛肿解毒的功效,在治疗咽喉肿痛等症状上有显著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基源鉴别、显微鉴别、含量测定和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以及气相色谱(GC)指纹图谱,对12个不同产地野菊花的质量进行比较研究。通过薄层色谱图可了解蒙花苷和绿原酸类成分的相关信息,实验发现野菊花中蒙花苷的含量范围在0.07%~2.56%,绿原酸含量在0.06%~0.21%。水分在9.8%~13.8%,总灰分在6.56%~8.96%,酸不溶灰分在0.45%~3.16%,指纹相似度在0.781~0.975。上述数据说明不同产地的野菊花药材水分差异不大,薄层色谱、总灰分、酸不溶灰分、蒙花苷与绿原酸含量差异较大,尤其是蒙花苷与绿原酸含量,差异悬殊,入药前需要严格控制。蒙花苷的含量高低有一定的地区差异,数据显示安徽省所产的野菊花质量较好。此实验为野菊花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目 录
1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
1.2 野菊花现代研究 2
1.2.1 地理分布 2
1.2.2 有效化学成分 2
1.2.3 药理作用 2
2 野菊花质量鉴定
2.1 实验材料 4
2.2 实验所需试剂 4
2.3 实验所需仪器 4
2.4 基源鉴别 4
2.5 性状鉴别 5
2.6 理化鉴别 5
2.7 检查 6
2.7.1 蒙花苷与绿原酸含量测定 6
2.7.2 水分检查 10
2.7.3 灰分检查 10
2.7.4 酸不溶灰分测定 11
2.8 讨论 11
3 挥发油成分气相指纹图谱研究
3.1 方法和结果 13
3.1.1 GC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13
3.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3
3.1.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3
3.1.4 方法学考察 13
3.1.5 样品测定 14
3.1.6 野菊花挥发油指纹图谱的建立 14
3.2 讨论 16
结语 1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方法和结果 13
3.1.1 GC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13
3.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3
3.1.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3
3.1.4 方法学考察 13
3.1.5 样品测定 14
3.1.6 野菊花挥发油指纹图谱的建立 14
3.2 讨论 16
结语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1
1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野菊花(学名:Dendranthema indicum)是菊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头状花序的外观和菊花类似,通常生长在山坡、草地。以色黄无梗、完整、苦辛、花未全开者为佳。野菊花做为单列品始载于唐代《本草拾遗》[l]谓:“苦惹,花如菊,茎似马兰,生泽畔,似菊,菊甘而惹苦,语曰苦如意是也”。《本草纲目》谓:“苦惹,处处原野极多,与菊无异,但叶薄小而多尖,花小而蕊多,如蜂巢状,气味苦辛惨烈[2]”。从历代本草考证可以看出,野菊花最早是做为菊花伪品或混乱品加以记述的,之后逐渐成为与菊花性味、功能主治不同的单独一味生药,与菊花分别收载于2005版《中国药典》。
现代研究显示,不同产地野菊花中蒙花苷的含量差异较大。例如有学者通过对不同产地的野菊花进行研究,发现其中蒙花苷的含量范围在0.07%~3.55%之间,其高低差异竟达50倍以上,其中湖北最高,为3.55%,以四川川西最低[3]。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的研究发现:不同产地野菊花蒙花苷含量相差较大,其中安徽金寨中的蒙花苷含量最高,为3.36%;而北井陉最低,其蒙花苷含量为0[4]。而且同一产地产出的野菊花质量也有很大差异,如:安徽的三个样品最高为1.33%,最低为0.45%,差异在3倍左右[5]。因此,应该进一步对不同产地的野菊花产品质量设定标准,以求其在投入使用时更加合理、准确。
蒙花苷作为野菊花黄酮类的代表成分,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链球菌作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野菊花项下以蒙花苷为质控指标,但仅以蒙花苷难以反映野菊花广泛的药理作用。绿原酸具有利胆、抗菌、降压、抗氧化、抗突变及抗肿瘤作用[4],与野菊花中的抗氧化抗菌等活性一致[6]。因此,本课题拟将绿原酸加入进来,以蒙花苷含量为主要参考标准,以绿原酸作为次要参考标准来检验野菊花的质量。
中药制剂一般不是以单一成分发挥作用,而是多种成分共同联合治疗疾病,所以本次实验将加入气相指纹图谱,对野菊花药材成分总体比较,以达到科学的对比。
1.2 野菊花现代研究
1.2.1 地理分布
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其他地区如东北的吉林、辽宁,中部地区的河北、陕西等地,西北部地区的青海、新疆也有种植。
1.2.2 有效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0.1%~0.2%,油中含白菊酮、白菊醇、β3蒈烯、dl樟脑、及香草醇桧烯。
含黄酮类:蒙花苷、野菊花醇、野菊花酮、野菊花内酯、菊油环酮、胡萝卜甙、豚草素、反螺烯醇醚,顺螺烯醇醚、刺槐甙、木犀草素[78]、木犀草素7βD葡萄糖甙、槲皮素βD葡萄糖甙、矢车菊甙、菊黄质、野菊花三醇、刺槐素、刺槐素7OβD吡喃半乳糖甙等。
其他成分:野菊花中还有绿原酸、棕榈酸多糖、蛋白质、氨基酸、嘌呤、胆碱、水苏碱、鞣质、维生素A和B1、叶绿素及微量元素铜、铁、锌等成分。
1.2.3 药理作用
1.2.3.1 抗病原微生物
野菊花水提物和挥发油均具有抗菌活性, 其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9]、大肠埃希菌、绿脓假单胞菌、福氏志贺菌[10]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肺炎双球菌无明显抑制作用。野菊花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对白色葡萄球菌有效,但有地区差异,对肺炎双球菌、乙型链球菌、奇异变形杆菌效果均不佳[11]。
1.2.3.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野菊花注射液灌流离体兔心,有明显的扩张冠脉作用;静脉注射野菊花注射液 115~210 g/ kg,麻醉猫冠脉流量增加93 %,心率较给药前降低12 %,且心肌耗氧量降低,而血压无明显变化;兔肾和兔耳血管给野菊花注射液后也有明显扩张作用[11]。 野菊花水煮醇沉乙酸乙酯提取物80 mg/ kg静脉注射健康麻醉狗,冠脉流量增加49.16 %,心率减慢,而且血压同总外周阻力下降,心输出量及每搏输出量增加。野菊花注射液系水煮醇沉法制得,其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由此可见野菊花黄酮具有明显的心脏保护作用。
1.2.3.3 降压
刘菊芳等[12]比较了 95 %、50 %和25 %的乙醇热浸及水提取的野菊花浸膏对麻醉猫的降压作用,发现乙醇浓度越低,提取到的成分降压效果越差,水提物基本无降压作用;野菊花 95 %乙醇浸提物主要含有野菊花内酯、黄酮甙等难溶于水的物质,对麻醉猫、正常狗均有一定的降压效果,降压作用缓慢、持久,是较理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36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