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双花片中连翘苷和连翘脂苷a的含量测定(附件)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复方双花片中连翘苷和连翘脂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 对复方双花片中的连翘苷和连翘脂苷A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用于控制中成药质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复方双花片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含量的HPLC。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150 mmx4.6 mm,5μ m),以甲醇-0.1%磷酸溶液(32:6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7 nm,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为10 μL,柱温为28℃。 结果 连翘苷、连翘酯苷A进样量分别在0.01975~0.05925 mg·ml-1( r = 0.9997),0.0998~0.2994 mg·ml- 1( r = 0.9996)范围内和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00%(RSD=1.88%)和99.97(RSD=2.11%)。 结论 此法操作简单、结果精准、专一性强,能够同时测定复方双花片中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的含量。 目 录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3 组方原则 1
1.4 含量检测方法 2
2 连翘苷类的药理作用
2.1 连翘苷
2.1.1 抗菌作用 4
2.1.2 抗病毒作用 4
2.1.3 抗炎作用 4
2.1.4 降脂作用 4
2.1.5 保肝作用 5
2.1.6 抗氧化作用 5
2.2 连翘脂苷
2.2.1 抗菌作用 6
2.2.2 抗病毒作用 6
2.2.3 抗氧化作用 6
2.2.4 利胆作用 6
2.2.5 抑制弹性蛋白酶活力作用 6
2.2.6 免疫调节作用 7
2.2.7 松弛血管作用 7
3 实验部分
3.1 仪器与试药 8
3.1.1 仪器 8
3.1.2 试药 8
3.2 方法与结果 8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化作用 6
2.2.4 利胆作用 6
2.2.5 抑制弹性蛋白酶活力作用 6
2.2.6 免疫调节作用 7
2.2.7 松弛血管作用 7
3 实验部分
3.1 仪器与试药 8
3.1.1 仪器 8
3.1.2 试药 8
3.2 方法与结果 8
3.2.1 色谱条件 8
3.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9
3.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9
3.2.4 线性关系 9
3.2.5 精密度的试验 10
3.2.6 重现性的试验 11
3.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11
3.2.8 样品含量的测定 12
3.3 讨论 13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 谢 1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复方双花片是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穿心莲四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用于风热外感、风热乳蛾。症见发热,微恶风,头痛,鼻塞流涕,咽红而痛或咽喉干燥灼痛,吞咽则加剧,咽及扁桃体红肿,舌边尖红苔薄黄或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数[1]。目前国内对该药的质量控制,只是单单以绿原酸的含量测定作为质量检测标准,在中国药典有所收录。而绿原酸是迄今为止从金银花中发现的药理活性最强的成分之一,是金银花的主要特征成分和有效成分,通常被作为定性分析甚至定量分析的指标。因此,可以参考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来研究连翘苷。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此方中,金银花为君药,之前只是将金银花中的绿原酸含量测定作为复方双花片唯一的质量检测标准,但是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只对一种化学成分的测定太单一,不完善,需要对多种成分联合测定,才能判断药物是否达标。所以,本文对此方中作为臣药的连翘进行研究,作为对复方双花片质量控制的完善。本研究从连翘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入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含量,进一步完善复方双花片的质量标准。
意义:含量测定作为中药质量标准中的关键内容之一,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药品的质量,并将更加合理开发应用于临床研究,前景将十分广阔。以期为复方双花片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3]。近些年来,国内国外的科学工作者密切合作,研究发现连翘具有解热、抗炎、降压的作用。此外,连翘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抗炎、抗菌、抗病毒、解热、镇痛、强心、利尿、抑制磷酸二酯酶、降血压、抑制弹性蛋白酶活力、抗内毒素等作用。其中连翘苷和连翘脂苷A为连翘的有效化学成分,因此对这两种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尤为重要。
1.3 组方原则
方中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穿心莲均为清热解毒药,除具有抗炎、解热、镇静作用外,均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金银花是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性甘寒,可以宣散风热,清解血毒,疏散风热为君药;臣药连翘性凉,味苦,能够泻心火,破血结,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增强君药的抗菌、抗病毒等作用,连翘轻清上浮,善走上焦以泻心火,消痈肿;金银花质体轻扬,气味芳香,既能清气分之热,又能解血分之毒,二药合用,并走于上焦、轻清升浮宣散,清气凉血,清热解毒的力量增强;佐使药穿心莲清热燥湿、泻火,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全方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能够明显的降低人工发热动物及正常动物的体温;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与金银花、连翘同用,更加增强了清热解毒、清肺利咽、泻热消肿的功效。诸药合用紧扣病机,共同用来清热泻火、解毒消肿、凉血利咽、疏风活血,通过结合诸位药的优点来抑制和杀灭病毒、细菌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2]。
1.4 含量检测方法
选取合适的测定方法也就很关键的,以往中药成分研究是从复杂体系中分离提取单一的化学物质,再通过光谱和质谱等分析技术进行鉴定。通常含量检测方法有直接比色法、薄层扫描法、柱层析分光光度法,但是这些方法效率低、不精准、也会污染环境。而高效液相色谱法不仅在使化学成分达到有效分离的基础上,而且还提供了丰富的化合物结构信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析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HPLC由于本身的独特优势,可以满足多组分测定的要求,可以排除药物中理化性质比较相近的化学成分之间的彼此干扰和影响,专属性极强,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不仅分离效率高,可同时测定中药中多种成分,而且稳定,准确,选择性好,检测灵敏度高,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98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