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籽蛋白的提取工艺优化(附件)
本人签名 日期 摘 要茶叶籽是茶树(Camelliasinensis OKtd)的种子,其富含15%左右的蛋白质。虽然我国拥有众多的茶产品,但茶叶籽一直以来都是充当着肥料的角色,从未真正的发挥过自己应有的价值。但是本文的最主要的是讲了是利用超声的帮助来提取出茶叶籽里面的蛋白质,并且研究了茶叶籽的粒度、提取时候料液的PH值、提取时的温度、料液比例、和所使用的超声波频率等人工可以控制的因素对于茶叶籽中蛋白质提取效率的不同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以上因素都对茶叶籽蛋白提取率有影响,且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提取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频率;得到最优茶叶籽蛋白的提取条件为茶叶籽粕粒度60 目,提取pH 9.5,料液比 1:14,提取温度 45℃,提取时间 1.5h,超声频率 35 kHz。
目 录
1 绪论
1.1茶叶籽概述 1
1.2茶叶籽中的活性成分 1
1.2.1茶叶籽油 1
1.2.2茶皂素 2
1.2.3茶叶籽多糖 3
1.2.4茶叶籽淀粉 3
1.2.5茶叶籽黄酮 3
1.3蛋白质的常用提取方法 4
1.3.1超声提取法 4
1.3.2酶法提取 4
1.3.3水溶液提取 4
1.3.4双水相提取 5
1.3.5反胶团提取 5
1.4影响蛋白质提取的因素 5
1.4.1 pH 5
1.4.2温度 5
1.4.3盐浓度 5
1.5茶叶籽蛋白的研究现状 5
1.6选题依据 6
2 实验部分
2.1仪器与试剂 7
2.2试验方法 7
2.2.1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籽蛋白工艺流程 7
2.2.2分析方法 7
2.2.3茶叶籽蛋白等电点的确定 7
2.2.4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籽蛋白单因素试验 7
2.2.5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籽蛋白正交试验 8
3 结果与分析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籽蛋白单因素试验结果 9
3.2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籽蛋白正交试验结果 12
4 结论与展望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20
1绪论
1.1茶叶籽概述
茶叶籽是山茶科植物茶树(Camellia Sinensis O.Ktze.)的果实,即茶叶树的果实,众所周知,茶树主产品为茶叶,而茶叶籽目前是茶叶生产的副产品,我国用茶历史悠久,对于茶叶籽的处理,一般情况都是当做废物扔掉,但是不管怎么说何其他一样,其实也没有什么有用的地方部分。我国茶叶太多,由于我国不同地方气候差异性大,从而使得茶叶树的品种繁多、分布广阔,从北纬18°至38°,东经94°到122°,垂直分布范围,从山地到低丘,都有分布。最高海拔3200m的山地,都是非常适合茶树,在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茶叶资源,这使得开发利用茶叶资源,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13]。
茶叶要历经秋、冬、春、夏、秋的一年多的时间生长,所以在民间素都叫他"抱子怀胎"。400多年前,《本草纲目》上就说:"茶也有种生、野生。认为中的用籽“茶叶籽可以压油,很长时间人们都对他不重视。
纵观中国历史,在古代人们发现了茶叶的养生价值及药用价值,所以多年以来,对茶树的利用及关注焦点都集中在"茶叶"部分,无论是茶树的种植,还是茶叶销售,人们的关注较多还是怎么挣钱。而忽视了茶叶是有许多可以开发利用的附加价值的。人们只看到了茶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没有关注到茶叶的附带品茶叶籽所存在的价值,在加之对茶叶籽的研究力度和科技水平不够从而使得茶叶籽蒙尘多年,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1.2茶叶籽中的活性成分
研究人员发现,茶叶籽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组成成分主要为:脂肪约含20%35%,茶皂素约含10%16%,淀粉约含1623%,蛋白质约含1116%[46]。
1.2.1茶叶籽油
油茶籽是油茶(Camellia oleifem.Abel)的种子,油茶树是与茶树同属不同种的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7]。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其营养成分可与橄榄油相媲美,故而关于油茶籽油的研究相对较多,有“东方橄揽油”之美[8]。据报道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75%以上[9]。研究资料显示,油茶籽油不仅是营养丰富的食用油,还具有某些生理活性,如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防治心血管疾病、清除自由基等[1016]。茶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80%,其中油酸含量为52.13 % ,亚油酸含量达20%左右,为油茶籽油的23倍[1729]。
麻成金等[20]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温度43℃、时间74min进行萃取,温度36℃时进行分离,茶叶籽油提取率达到26.13%。
陈德经[21]对茶叶籽仁实验。对其进行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籽仁经过800 W微波处理10 min,然后加入纤1.5 %维素酶、2.0 %果胶酶、0.25%蛋白酶,在pH4.5、酶解温度45℃、酶解6 h条件下,茶叶籽油提取率达到27.90 %。
另外,茶叶籽油的其他成分,如维生素E、角鳘稀和茶多酚等不皂化物含量较高,相对于油茶籽油来说,高22%[2223]。这些成分有多种生理活性,如增强免疫、抗氧化等[24]。虽然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因为研究力度和科技水平的落后,使得茶叶的药用价值,以及开发潜力还未被完全放大到极限,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茶叶及其茶叶副产品的保护,并且强制制定了行业标准,这都对茶叶及其副产品行业造就了绝佳的发展机会。
1.2.2茶皂素
茶皂素(Tea Saponin)又名茶皂苷,在茶和同属山茶科植物的种子、根、茎叶和花果中广泛存在。茶皂素从结构上来说是一类五环三萜类皂苷[25],基本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皂苷元、糖体及有机酸[26]。它的分子中有糖体和配体基团,前者具有亲水性,后者具有疏水性[27],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多种表面活性,如分散、去污、发泡、稳泡、乳化等,水质及硬度都不会影响其活性[28],被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日用化工、食品、建材等领域[29]。另外,大量研宄发现茶皂素还具有抗菌、抗炎[3032]、抗氧化[3335]、抑制酒精吸收、降血压[36]等作用。
提取茶皂素的工艺很多,但目前主要用到的有水提法以及有机溶剂浸提法[37]。目前市场上卖的茶皂素产品颜色太深,正是由于其生产成本偏高,从而使得茶皂素的大面积销售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欧阳林等[38]拟从机榨茶叶籽粕中提取茶皂素,采用乙醇乙酸乙酯水混合体系,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试验得到如下结果:提取时间设置为16min,水料比设置为0.9:1,乙醇溶料比设置为5:1,乙酸乙酯溶料比设置为3:1,提取温度设置为50℃,在这样的条件下,茶皂素的提取率可到达91.18 %。
余江林等[39]对茶皂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深入研宄,通过试验得到如下结果: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这四个因素都影响茶叶籽仁中茶皂素的提取,而且影响相应还较大。通过研究最终确定茶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作为浸提液,浓度设置为90%~95%,料液比设置为1:10~12,浸提温度设置为80~90 ℃,浸提时间设置为2h,最后选择丙酮作为沉淀剂。
目 录
1 绪论
1.1茶叶籽概述 1
1.2茶叶籽中的活性成分 1
1.2.1茶叶籽油 1
1.2.2茶皂素 2
1.2.3茶叶籽多糖 3
1.2.4茶叶籽淀粉 3
1.2.5茶叶籽黄酮 3
1.3蛋白质的常用提取方法 4
1.3.1超声提取法 4
1.3.2酶法提取 4
1.3.3水溶液提取 4
1.3.4双水相提取 5
1.3.5反胶团提取 5
1.4影响蛋白质提取的因素 5
1.4.1 pH 5
1.4.2温度 5
1.4.3盐浓度 5
1.5茶叶籽蛋白的研究现状 5
1.6选题依据 6
2 实验部分
2.1仪器与试剂 7
2.2试验方法 7
2.2.1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籽蛋白工艺流程 7
2.2.2分析方法 7
2.2.3茶叶籽蛋白等电点的确定 7
2.2.4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籽蛋白单因素试验 7
2.2.5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籽蛋白正交试验 8
3 结果与分析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籽蛋白单因素试验结果 9
3.2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籽蛋白正交试验结果 12
4 结论与展望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20
1绪论
1.1茶叶籽概述
茶叶籽是山茶科植物茶树(Camellia Sinensis O.Ktze.)的果实,即茶叶树的果实,众所周知,茶树主产品为茶叶,而茶叶籽目前是茶叶生产的副产品,我国用茶历史悠久,对于茶叶籽的处理,一般情况都是当做废物扔掉,但是不管怎么说何其他一样,其实也没有什么有用的地方部分。我国茶叶太多,由于我国不同地方气候差异性大,从而使得茶叶树的品种繁多、分布广阔,从北纬18°至38°,东经94°到122°,垂直分布范围,从山地到低丘,都有分布。最高海拔3200m的山地,都是非常适合茶树,在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茶叶资源,这使得开发利用茶叶资源,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13]。
茶叶要历经秋、冬、春、夏、秋的一年多的时间生长,所以在民间素都叫他"抱子怀胎"。400多年前,《本草纲目》上就说:"茶也有种生、野生。认为中的用籽“茶叶籽可以压油,很长时间人们都对他不重视。
纵观中国历史,在古代人们发现了茶叶的养生价值及药用价值,所以多年以来,对茶树的利用及关注焦点都集中在"茶叶"部分,无论是茶树的种植,还是茶叶销售,人们的关注较多还是怎么挣钱。而忽视了茶叶是有许多可以开发利用的附加价值的。人们只看到了茶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没有关注到茶叶的附带品茶叶籽所存在的价值,在加之对茶叶籽的研究力度和科技水平不够从而使得茶叶籽蒙尘多年,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1.2茶叶籽中的活性成分
研究人员发现,茶叶籽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组成成分主要为:脂肪约含20%35%,茶皂素约含10%16%,淀粉约含1623%,蛋白质约含1116%[46]。
1.2.1茶叶籽油
油茶籽是油茶(Camellia oleifem.Abel)的种子,油茶树是与茶树同属不同种的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7]。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其营养成分可与橄榄油相媲美,故而关于油茶籽油的研究相对较多,有“东方橄揽油”之美[8]。据报道油酸和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75%以上[9]。研究资料显示,油茶籽油不仅是营养丰富的食用油,还具有某些生理活性,如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防治心血管疾病、清除自由基等[1016]。茶叶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80%,其中油酸含量为52.13 % ,亚油酸含量达20%左右,为油茶籽油的23倍[1729]。
麻成金等[20]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温度43℃、时间74min进行萃取,温度36℃时进行分离,茶叶籽油提取率达到26.13%。
陈德经[21]对茶叶籽仁实验。对其进行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籽仁经过800 W微波处理10 min,然后加入纤1.5 %维素酶、2.0 %果胶酶、0.25%蛋白酶,在pH4.5、酶解温度45℃、酶解6 h条件下,茶叶籽油提取率达到27.90 %。
另外,茶叶籽油的其他成分,如维生素E、角鳘稀和茶多酚等不皂化物含量较高,相对于油茶籽油来说,高22%[2223]。这些成分有多种生理活性,如增强免疫、抗氧化等[24]。虽然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因为研究力度和科技水平的落后,使得茶叶的药用价值,以及开发潜力还未被完全放大到极限,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茶叶及其茶叶副产品的保护,并且强制制定了行业标准,这都对茶叶及其副产品行业造就了绝佳的发展机会。
1.2.2茶皂素
茶皂素(Tea Saponin)又名茶皂苷,在茶和同属山茶科植物的种子、根、茎叶和花果中广泛存在。茶皂素从结构上来说是一类五环三萜类皂苷[25],基本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皂苷元、糖体及有机酸[26]。它的分子中有糖体和配体基团,前者具有亲水性,后者具有疏水性[27],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多种表面活性,如分散、去污、发泡、稳泡、乳化等,水质及硬度都不会影响其活性[28],被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日用化工、食品、建材等领域[29]。另外,大量研宄发现茶皂素还具有抗菌、抗炎[3032]、抗氧化[3335]、抑制酒精吸收、降血压[36]等作用。
提取茶皂素的工艺很多,但目前主要用到的有水提法以及有机溶剂浸提法[37]。目前市场上卖的茶皂素产品颜色太深,正是由于其生产成本偏高,从而使得茶皂素的大面积销售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欧阳林等[38]拟从机榨茶叶籽粕中提取茶皂素,采用乙醇乙酸乙酯水混合体系,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试验得到如下结果:提取时间设置为16min,水料比设置为0.9:1,乙醇溶料比设置为5:1,乙酸乙酯溶料比设置为3:1,提取温度设置为50℃,在这样的条件下,茶皂素的提取率可到达91.18 %。
余江林等[39]对茶皂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深入研宄,通过试验得到如下结果: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这四个因素都影响茶叶籽仁中茶皂素的提取,而且影响相应还较大。通过研究最终确定茶皂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作为浸提液,浓度设置为90%~95%,料液比设置为1:10~12,浸提温度设置为80~90 ℃,浸提时间设置为2h,最后选择丙酮作为沉淀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