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筷子醇提物镇痛作用机制研究(附件)

摘 要中药陕产铁筷子为陕西省秦岭太白山区特有的单种属药用植物,是该地区特有的珍贵的中草药之一。铁筷子,属毛茛科铁筷子属(HelellboursThibetanus Franch)铁筷子。其有着多种别称,如黑毛七、小山桃儿七、九百棒等。入药部分主要为根以及根茎等,该药材味苦、性凉,有微弱毒性,有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效果。本实验将对铁筷子醇提物镇痛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为铁筷子合理的开发提供了基础的参考资料。为证明铁筷子醇提物具有镇痛作用,本次实验采用醋酸扭体致痛法和热板法进行观察分析。并且使用了纳洛酮拮抗实验和采用左旋精氨酸(L-Arg)与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铁筷子醇提物镇痛作用的影响实验来研究铁筷子醇提物的镇痛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铁筷子醇提物对醋酸引起小鼠的扭体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提高小鼠热板刺激、热辐射甩尾的痛阈值。纳洛酮对铁筷子醇提物的镇痛作用无明显影响;L-Arg可减弱铁筷子醇提物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L-NAME可增强其镇痛作用。其作用部位可能在外周神经末梢或中枢神经系统。 目 录
1 绪论
2 铁筷子简介
2.1 铁筷子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2
2.2 研究进展 2
2.3 化学成分 2
2.3.1 甾体类 2
2.3.1.1蟾蜍二烯羟酸内酯类 3
2.3.1.2植源性蜕皮甾酮类化合物 3
2.3.2挥发油 3
2.3.3黄酮类 3
2.3.4糖类 4
2.4 药理作用 4
2.4.1 强心作用 4
2.4.2 抗肿瘤作用 4
2.4.3 对呼吸中枢的兴奋及局部麻醉作用 4
2.4.4 抗炎作用 4
2.5 镇痛作用 4
2.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5
2.7 展望 5
3 实验内容与方法
3.1 材料、仪器与试剂 6
3.1.1 材料 6
3.1.2 仪器 6
3.1.3 试剂 6
3.2 方法 6
3.2.1 铁筷子醇提物对醋酸引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炎作用 4
2.5 镇痛作用 4
2.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5
2.7 展望 5
3 实验内容与方法
3.1 材料、仪器与试剂 6
3.1.1 材料 6
3.1.2 仪器 6
3.1.3 试剂 6
3.2 方法 6
3.2.1 铁筷子醇提物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的影响 6
3.2.2 铁筷子醇提物对小鼠热板刺激痛阈的影响 7
3.2.3 纳洛酮的拮抗实验 7
3.2.4 L-Arg 和L-NAME 对铁筷子醇提物镇痛作用的影响 7
4 结果与讨论
4.1 实验结果 8
4.1.1 铁筷子醇提物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的影响 8
4.1.2 铁筷子醇提物对小鼠痛阈值的影响 8
4.1.3 纳洛酮的拮抗实验 8
4.1.4 L-Arg 和L-NAME 对铁筷子醇提物镇痛作用的影响 8
4.2 讨论 10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1 绪论
目前,疼痛已经成为严重困扰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类病症,如若对其不及时采取治疗,那么持续、强烈的痛感将会对身心造成严重的危害。
我国中医学历史悠久,在治疗疼痛方面,疗效显著。且记载的具有镇痛作用的中草药更是种类繁多。不仅各类本草集注记载的镇痛药种类众多,更有多种民间使用的镇痛效果良好的中草药。若对其进行合理的研究,分析其有效的成分,找到其镇痛作用机制,将会对寻找新一代具有高能的镇痛效果、副作用小镇痛药的带来巨大意义[1]。
陕产铁筷子是中国西北部特有的植物性药材,其本身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大部分生长在秦岭山区当中。通常以根茎入药,但也有以茎叶及幼苗入药的,其性凉味苦,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可用于膀胱炎,尿道炎,疮疡肿毒,镇痛,跌打损伤等症[2]。
铁筷子在陕西民间经常被使用,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且疗效显著。继而为本课题提供了研究支撑依据,所以本课题主要针对铁筷子醇提物镇痛机制进行研究,不但能揭示铁筷子的镇痛机理,也能为铁筷子的资源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2 铁筷子简介
2.1 铁筷子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铁筷子为毛茛(Ranunculaceae)科铁筷子(Helellbours)属,同时其也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3]。铁筷子喜光照,亦耐阴,具根状茎,地上茎高30~50cm,叶片肾形,鸟冠状三全裂,花单生或数朵组成聚伞花序,早春开花,秀美而雅丽,是一种优良的野生宿根花卉[4]。野生铁筷子形态美观,花色鲜艳,已经进入大量家庭的花园一脚。装饰家景,置于花园都是非常好的选择,而且铁筷子对春天十分敏感,有观察季节,预示暖春的功能。其主要生长在秦岭山区南北坡海拔11003100 m的山地疏林或灌丛中,四川西部、宁夏及湖北等省区也有分布[56]。
2.2 研究进展
铁筷子是毛茛科铁筷子属植物,毛茛(Ranunculaceae)科植物多为草本,少数为小灌木或木质藤本,该科约有60属,2200种,分布于世界各地,多数分布于北温带。在我国境内,毛茛科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毛茛科植物的种类众多,因其生物碱的种类较多,所以,毛茛科的植物大部分为药用植物或有毒植物。其中,常见的药用植物有:黄连属的植物黄连;乌头属的植物黄山乌头以及黄花乌头;铁线莲属植物威灵仙;崔雀属植物还亮草等。毛茛科的药用植物,大多数都具有消炎镇痛的功效,且因为其各自属性的区别,其产生的药效的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
毛茛科铁筷子属的植物,大多分布于欧洲地区,在我国此属的植物主要分布于西部、西北部地区。铁筷子属的植物,其别名有蹄根草属、圣诞玫瑰属(与蔷薇科玫瑰无联系)。属于铁筷子属的植物大约有二十多种。目前,研究报道出的本属植物蹄根草具有嚏根草甙元、嚏根草毒甙和嚏根草毒素等化学成分。本属植物铁筷子具有甾体类、糖类以及挥发油等成分。
2.3 化学成分
2.3.1 甾体类
张艳红等[7]通过研究发现,使用 95% 的乙醇洗脱上样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其洗脱物经干燥后,固形物中总皂苷的含量为 60% 以上。得出铁筷子中的皂苷类成分含量广泛。
2.3.1.1 蟾蜍二烯羟酸内酯类
铁筷子中的蟾蜍二烯内酯类物质是一种天然植物性强心苷类化合物,它的分子结构为环已二烯内酯类,是一种特殊结构强心苷,由于此特殊的化学成分在自然界中拥有很高的生物活性,陕产的铁筷子中刚好含有这种特殊苷类成分,而且还要比其他植物的含量高出很多是其最主要的有效成分,所以人们就把它的含量当做鉴别真假陕产铁筷子的重要参数。
蟾蜍二烯羟酸内酯可以刺激呼吸中枢并使其兴奋,促进呼吸道的呼吸功能,同时还可以使局部神经麻醉,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这种结构的药物在西方国家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用其作为活血化瘀,消炎镇痛的药物。
2.3.1.2 植源性蜕皮甾酮类化合物
其又名植源性蜕皮激素。蜕皮甾酮属于甾醇类,其基本骨架为7稀6酮多羟基甾醇。世界上第一次公开植物中也含有植源性蜕皮甾酮类物质是在1966年,后来经过科学家的努力越来越多的植物被证实也含有此类物质。张家俊[8]从铁筷子根茎中分离得到了3个蜕皮激素,分别为β-蜕皮激素(β-ecdysterone) ,Polypodine B,α-蜕皮激素(α-ecdysone) 。
2.3.2 挥发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04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