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

摘 要为了探究野菊花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本文在查阅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利用超声波原理来提取野菊花中的有效成分绿原酸,判断最优的提取工艺参数,最终采取响应曲面分析,对野菊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展开优化分析探讨。在超声波原理的帮助下,在超声提取温度设置为30℃的恒温前提下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分别研究不同条件设置值下的配料比、提取溶剂浓度和超声提取时间对野菊花中绿原酸提取率的作用,将绿原酸的提取率设为响应值,改善得出最好提取工艺条件。采取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的试验设计原理,建立超声帮助提取野菊花中绿原酸工艺的二次多项式试验框架,对提取工艺开展优化。最终结果得到野菊花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配料比为1:22g/mL;提取溶剂乙醇浓度为75%;超声提取时间为29min。在得出的提取条件下,进行三次同水平实验,测得野菊花中绿原酸的平均提取率为2.5877%,和响应面法理论预测值2.5946%的相对误差为0.0069%。实验结果说明,此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野菊花中绿原酸的提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Key words: Chrysanthemum indicum; Chlorogenic acid; Ultrasonic assisted extrac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目 录
1 绪论 1
1.1 野菊花简介 1
1.2野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1
1.2.1黄酮类 1
1.2.2 挥发油类 2
1.2.3氨基酸 2
1.2.4有机酸类 2
1.3野菊花药理作用研究 2
1.3.1降压作用 2
1.3.2 抗血小板聚集 2
1.3.3 抗微生物作用 3
1.3.4抗炎阵痛和免疫作用 3
1.3.5抗氧化作用 3
1.3.6抗肿瘤作用 3
1.4 绿原酸药理作用研究 4
1.5绿原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4
1.6研究目的 5
2 实验部分 7
2.1仪器与试药 7
2.1.1试药 7
2.1.2仪器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野菊花中绿原酸提取的单因素试验方法及步骤 7
2.2.1提取工艺 7
2.2.2绿原酸的提取率 7
2.2.3单因素区间水平设置 8
2.2.4 响应面优化 9
2.2.5工艺验证 9
2.3 影响绿原酸提取率的水平筛选结果 9
2.3.1 配料比对提取率影响 9
2.3.2 提取溶剂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10
2.3.3 超声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10
2.3.4 超声提取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 11
2.4 野菊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条件的响应曲面法优化 11
2.4.1各因素水平的选取设计 11
2.4.2 响应面数值分析结果 12
2.5 响应面结果分析 15
2.6 验证实验 16
3 结果与分析 19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3
1 绪论
1.1 野菊花简介
野菊花[1]为菊科植物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棕黄色类球状,直径约0.3~1cm。气味芳香[2],性状微寒,味辛。又名:山菊花、千层菊。在每年第三四季度未曾全面绽放时摘取,在太阳下晒干。清热解毒、平泻肝火是野菊花最基本的功能作用。可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等症状。野菊花适用范围广,在药业、食品业、化妆品等行业以及临床上、民间获得了普遍应用。野菊花普遍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南等地,主要生长于山坡田野、草地路旁等处,生长资源较为广泛目前主要以野生为主。
野菊花的抗菌、降血压、降血脂等药理活性与其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类化合物和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其主要成分有机酸类的生物活性较为广泛,因此可应用领域也较为广泛。本文主要探讨野菊花有机酸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其钻研成果可为野菊花药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供给了重要依据。
1.2野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野菊花中有大量的化学成分,黄酮类、萜类、挥发油、有机酸类等在野菊花内的含量较为突出。野菊花的活性较为广泛,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糖、预防血脂增高、抗菌面较广、降解热毒、抑制血小板凝集、提高免疫能力、抗炎阵痛、抵御病毒、抗肿瘤血管生成等多种活性[3,4]。
1.2.1黄酮类
高美华等[5]利用硅胶色谱法从野菊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七个黄酮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木犀草素(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2)、木犀草素7O(6″O乙酰基)βD葡萄糖苷(3)、香叶木素(4)、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5)、异泽兰黄素(6)和芹菜素(7)。
1.2.2 挥发油类
裴珊珊等[6]采取水蒸汽蒸馏法将野菊花中的挥发油进行提纯,再进行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及含量。以最佳分析条件为前提,在200多个峰中判断出其中75种成分,单萜类占到45种,倍半萜有13种。用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99.8%。
1.2.3氨基酸
冉玫等[7]人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了各个地区的野菊花,测得虽然地域不同但所有野菊花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而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野菊花中均包括:即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及缬氨酸。17种氨基酸中含量较高的为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羟脯氨酸,含量较的为胱氨酸、蛋氨酸、组氨酸。
1.2.4有机酸类
吴明霞等[8]利用一测多评法(QAMS)将绿原酸设为内标物,甲醇为流动相于326nm波长下进行检测其余4种有机酸的含量。此外还进行了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固回收率试验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与外标法同时测定野菊花中5种有机酸的含有量相似,证明了该法的可行性。实验测得到绿原酸、咖啡酸等线性关系都非常良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8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