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辅助法提取黄芩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附件)

摘 要目的通过实验筛选微波法提取出总黄酮的最佳条件。方法黄芩粉碎后,经过不同的处理,研究不同因素对本实验的影响。本文通过微波提取法提取黄芩中的总黄酮,结合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分析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黄芩中总黄酮的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黄芩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5 %,微波提取功率1000W,提取时间70(s),液固比为20:1mL/g。该工艺能有效提取出黄芩中总黄酮,提取效率高,方法可靠,稳定。
目 录
1 绪论 1
1.1 黄芩 1
1.1.1 黄芩形态、生活习性及分布 1
1.1.2 黄芩中有效成分 2
1.1.3 黄芩的药理活性 2
1.2 黄芩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3
1.2.1 溶剂提取法 3
1.2.2 渗漉法 3
1.2.3 超声辅助提取法 4
1.2.4微波辅助提取法 4
1.2.5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4
1.2.6 酶解法 4
1.3 研究方法的总结及意义 5
1.3.1 研究的方法 5
1.3.2 研究的意义 5
1.3.3 技术路线 6
2 实验方法 7
2.1 实验材料 7
2.1.1 实验的原料和试剂 7
2.1.2 实验设备和仪器 7
2.2 试验方法与内容 7
2.2.1 单因素试验 7
2.2.2 试验内容 8
2.3 总黄酮含量测定 8
2.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9
2.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9
2.3.3 紫外吸收波长的确定 9
2.3.4 标准曲线的制备 9
2.3.5 单因素实验的含量测定 10
2.4 正交实验设计 10
3 结果与分析 11
3.1含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11
3.1.1紫外吸收波长的确定 11
3.1.2标准曲线的绘制 11
3.2黄芩中总黄酮的提取 12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2.1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12
3.2.2微波提取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 12
3.2.3微波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13
3.2.4液固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14
3.3 正交实验设计 14
4 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0
1 绪论
黄芩主治湿热黄胆、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温热病、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效果比黄连的要好很多,而且不产生抗药性。黄芩中的总黄酮可以抗炎症、抗过敏、抗肿瘤、抗化学毒物抑制细菌、抑制寄生虫、抑制病毒,并且黄芩中的总黄酮还可以防治肝病、防治血管疾病、防治血管栓塞、防治心与脑血管疾病等。黄芩中的总黄酮已经被应用在多种癌细胞系的抑制研究方面,如乳腺癌、肝癌、前列腺癌、肺鳞癌、和膀胱癌等癌细胞系。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具有非常广泛的药理活性,以至于黄芩可以作为常用中药,其不仅大量的应用于中医处方,其提取物也是中药工业的重要原料。本论文着眼于工业应用,比较了不同的提取因素对黄芩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1 黄芩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主要入药部位为根,并在《神农百草经》中记载黄芩属于中品。黄芩有着非常广泛的药理活性,可以治疗的疾病非常广泛的。黄芩主要产于黑龙江、甘肃、河南、辽宁、内蒙、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1]。中国药典所收载的黄芩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2]。另外,甘肃黄芩、丽江黄芩、粘毛黄芩、滇黄芩等一些其它品种的根都可以作为药材使用,并且有着显著的疗效 [3]。
1.1.1 黄芩形态、生活习性及分布
黄芩为草本植物,外表棕黄色,其上部较粗糙的,有扭曲纵皱或不规则网纹,下部为顺纹及细皱。黄芩质脆,易断,断面黄色;多年生黄芩的根茎部容易腐朽变成黑色,并且会向下蔓延造成内部部分中空,称之为“枯芩”;子芩是黄芩的新根,多内实,即今所谓的“条黄芩”。黄芩作为直根系植物,前三年主根生长正常,长度、粗细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增加,第四年开始枯心,从第四年开始逐年加重,要是移动栽种则以黄芩的侧根较多。气微,味苦。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1年生者与2年生者无差异,但一年生根的重量约为2年生者的1/6,等到3年生者的花期过后,其地下部分就会开始腐烂变质,随着时间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把3年作为最好的采摘时间。《中国药典》中记录的是只以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为正品。
野生黄芩主要生长在黄河附近以及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药材主要出产在燕北的山地,比如河北承德、隆化、平泉、青龙、保定;内蒙古赤峰的北部和东部、兴安盟的赤峰、宁城、扎鲁特旗、牙克石、凉城、多伦、武川;陕西的韩城、合阳;甘肃的通渭、陇西、清水;河南、山东、东北等省也会出产黄芩。而这些黄芩中河北的黄芩为道地药材,我们也会称河北承德为黄芩之乡。从大部分的试验数据表明质量最好的是东北出产的黄芩。
1.1.2 黄芩中有效成分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gri),是该品种黄芩中为我国药典收录品种,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并在草根药中为上品。黄芩中含有黄酮和黄酮醇、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苯乙醇糖苷、挥发油以及葡萄糖、蔗糖、苯甲酸、豆甾醇、菜油甾醇、黄芩酶和淀粉等[4]。其主要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如黄芩苷(baicalin)、黄芩素(baicalein)、汉黄芩素(wogonin)、汉黄芩苷(wogonoside)、黄芩新素、黄芩新素II千层纸素A(oroxyinA)及白杨素(chrysin)等。其中,黄芩苷(baicalin)、黄芩素(baicalein)、汉黄芩苷(wogonoside)、汉黄芩素(wogonin)及黄芩新素I,II(skullcapflavone I,II),它们在黄芩的含量以及分子结构上有重大的研究突破,并且在它们的治疗药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研究突破。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抑菌、利尿、抗炎、抗变态及解痉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抗癌反应等生理效应,在临床医学中已占有重要地位[5]。另外,得到了5,7二羟6甲氧基双氢黄酮,白杨黄素(chrysin)及其甙,千层纸素A(oroxylinLA)及其葡萄糖醛酸甙,2’,5,8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2’,5,8三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等十几种黄酮类化合物[6]。其中一些化合物已经证实其独特的生理效应。如2’,6’,3,5,7五羟基双氢黄酮为抗革兰菌活性成分。现在,许多黄芩化合物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疗中,产生了很大的疗效,并且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已走到前列[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60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