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和采收期野生何首乌有效成分的对比研究(附件)

摘 要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磷脂和多糖是何首乌的主要活性化学成分。药典规定二苯乙烯苷含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C20H22O9)不得少于1.0%。结合蒽醌以大黄素(C15H10O5)和大黄素甲醚(C16H12O5)的总量计,不得少于0.1%。药典记录为秋冬二季采摘,但没有明确记录哪月采摘的质量最好。为了采收到质量较好的何首乌,遂收广东、贵州、陕西、山西四个不同地区采收的采摘期为9月、10月和11月的野生何首乌进行含量测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陕西、山西、贵州、广州四个个不同地区采摘的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和结合蒽醌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得出最佳产地;又根据采收期不同,将8月、9月,10月和11月不同月份采收的野生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和结合蒽醌(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总量)的含量差异,得出最佳采收期。根据所检测的样品中二苯乙烯苷和结合蒽醌的含量的差异进行对比后,结果得出以上四个地方何首乌的最佳采收地是贵州,最佳采收期是十月至十一月。本结果可以为何首乌的种植和利用提供参考。
目 录
1 绪论 1
1.1 立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3 何首乌概要 2
1.3.1 二苯乙烯苷简介 3
1.3.2 蒽醌类简介 3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5
2.1 实验材料的收集 5
2.2 实验前处理 5
2.3 材料 5
2.3.1 仪器、试剂 5
2.3.2 药材 5
2.3.3 对照品 6
2.4 色谱条件 6
2.4.1 对照品的制备 6
2.4.2 供试品的制备 6
3结果与分析 8
3.2线性关系 8
3.2.1二苯乙烯苷的线性关系 8
3.2.2大黄素的线性关系 8
3.2.3大黄素甲醚的线性关系 9
3.3精密度实验 10
3.4重复性实验 10
3.5稳定性实验 11
3.6回收率实验 12
3.7样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品测定 14
4结论与展望 20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4
1 绪论
1.1 立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Fallopia multiflorum) 的干燥块根。临床应用上有生首乌和制首乌之分。生首乌性平,味甘、苦,归心、肝、大肠经,能消痈解毒,润肠通便。主治风疹瘙痒,瘰疡疮痈,肠燥便秘[1] 。制首乌性微温,味甘、涩,归肝、肾经,《本草纲目》记载 “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须发,为滋补良药”,主治眩晕耳鸣,血虚萎黄,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崩漏带下,肢体麻木,久疟体虚,是常见的贵细中药材,始载于《开宝本草》。何首乌生长范围广,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四川、贵州、湖北、江苏、河南,此外,云、陕、陇、湘、赣、浙、闽等地也有分布[2]。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磷脂和多糖是何首乌中的主要活性化学成分。药典规定二苯乙烯苷含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C20H22O9)不得少于1.0%。结合蒽醌以大黄素(C15H10O5)和大黄素甲醚(C16H12O5)的总量计,不得少于0.10%。所以用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和结合蒽醌含量做为检测指标。药典记录为秋冬二季采摘,但没有明确记录哪月采摘的质量最好,为了采收时采收到质量较好的何首乌。遂收广东、贵州、陕西、山西四个不同地区采收的采摘期为9月、10月和11月的野生何首乌进行含量测定,为野生何首乌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今国内关于何首乌的研究,根据张志国吕泰省等人的何首乌研究进展[3]以及彭小波何首乌的研究与应用[4]主要对何首乌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副作用、临床应用等进行了概述。莫昭展等人的何首乌的研究现状[5]主要指出何首乌的应用如何首乌质量分析、林绿化应用、繁殖栽培技术、等领域进行了概述。根据陈亚[6]对何首乌质量评价和产地适宜区的规划研究指出何首乌会因为天气、环境,土壤条件质量会有所差异。不同产地的何首乌成分的含量会有所区别。王芳等人的[8]何首乌不同采收期及不同部位的药用成分研究表明不同采摘期的何首乌的含量有较大差别。谭远友的野生与栽培何首乌的质量比较中得出栽培的何首乌和野生何首乌没有多大区别,3年后生的栽培何首乌和野生何首乌中的成分基本相等[9],于是得出栽培的何首乌可以代替野生何首乌的药用,但是栽培的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和磷脂的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品。对于何首乌的研究还在深入中,我们不难看出何栽培何首乌代替野生何首乌在药用上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野生何首乌还是现在使用资源的珍品,野生何首乌产地和采收期的研究尚缺完善[7],本文就用贵州、陕西、山西、广东等这几个地方的不同采摘期的野生何首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一个含量测定,做一个对比,比较生长在哪里的何首乌质量较好,以及几月采摘较为明智,本实验的目的就是为野生何首乌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国外研究现状,随着生活质量日渐提高,人文素质与随之增长,人们愈来愈重视健康,人们逐渐意识到西药的副作用较大,所以中药也日渐的被外国人接受,何首乌制剂对于国外销量也日渐上升,国外的人们虽然开始对何首乌的药理作用感兴趣,并没有涉及其他领域。瑞芝等人[10]的何首乌研究进展是根据国内外近十年何首乌的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表明国外的学者对何首乌药理活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何首乌的药理作用能得到充分的应用,并未对野生何首乌生长环境和采摘期有何研究。只要能找到产量高的野生何首乌产地,并对该产地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何首乌的应用前景不可估量,只有找到最高产地才能更好的为医疗用药提供更多的依据。
1.3 何首乌概要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的干燥块根。药典记载秋冬采收,处理干净,个体比较大的切成块晾晒干燥。由于何首乌在低洼积水的地方块根易腐烂,何首乌是喜欢生长在排水结构良好疏松肥沃温暖湿润的沙质土地,所以何首乌多数生长在山林灌木丛中、山脚阳坡等[11]。何首乌的适应性比较强缠绕在其他植物生长,可以在地边,山坡或农田种植。在我国何首乌的生长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四川、贵州、湖北、江苏、河南,此外,云南、陕西、甘肃、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均有分布[12]。
何首乌的生物学特征:
何首乌的形状特征是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长6~15cm。直径大多数在4~12cm。何首乌的表面呈红棕色或红褐色,凹凸不平,有细根痕。何首乌质坚实,不容易被折断,断面层呈棕色或浅红棕色,大量何首乌皮部有4~11个椭圆形异型维管束排列,形成云锦状花纹,何首乌中央木质部比较大,有的已形成木心。气味,味微苦而甘涩。
何首乌横切面;韧皮部比较宽,散有椭圆形异型维管束4~11个,导管稀少。木栓层为数列细胞,里面充满棕色物质。根的中央形成层围绕成环,而木质部导管较少,在其周围有管胞和少数木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和淀粉粒。
何乌的鉴别:
形状上鉴别,何首乌表面凹凸不平有皱纹;表皮颜色上为红棕色或红褐色;折断后断面层颜色为浅黄棕色和浅红棕色;折断面有云锦花纹。
何首乌粉末呈棕色;在显微镜下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大约在4~50μm,形状有脐点人字形、三叉状或星状,稍微大点的单粒隐约可见层纹。草酸钙簇晶棕色细胞椭圆形,细胞壁稍厚,细胞腔内充满淡黄棕色或红棕色物质,并含淀粉粒。
1.3.1 二苯乙烯苷简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65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