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罗非鱼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浮游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养殖罗非鱼对养殖水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较大影响,本实验以此为切入点,设置三个不同罗非鱼养殖密度池塘,定期定性定量测定其中浮游植物种类、密度、生物量、群落多样性指数、优势种及优势度等指标,并综合进行特征分析。三个池塘共鉴定出蓝藻、硅藻、裸藻、隐藻、甲藻、绿藻6门92种浮游植物,罗非鱼摄食较多的裸藻门、隐藻门,高密度能促进浮游植物群落向蓝藻门转化,能一定程度上改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旨在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密度养殖池塘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将其与水域环境相联系,为今后优化养殖模式和养殖管理理论提供研究基础和理论依据。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1材料与方法 2
1.1试验时间与地点 2
1.2试验设置 2
1.3浮游植物采集、计数方法 2
1.3.1采样点设置 2
1.3.2定性样品 2
1.3.3定量样品 2
1.3.4计数 2
1.3.5浮游植物生物量计算方法 2
1.3.6种类鉴定 2
1.4数据分析 3
2结果与分析 3
2.1 单养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 3
2.1.1 种类 3
2.1.2密度变化 3
2.1.3 生物量变化 5
2.2 单养池塘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及优势种优势度 5
2.2.1 多样性指数 5
2.2.2 优势种及优势度 6
3讨论 7
3.1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 7
3.2浮游植物多样性优势种和优势度 7
4 小结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附表 11
不同密度罗非鱼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水产养殖学 陈思宇
引言
浮游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在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据研究表明,浮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与所生活水体的水质及水体中存在的养殖鱼类有着密切的关系[12]。浮游植物是地球固碳和固氮的重要生物,海洋中存在有大量的浮游植物,这些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有机碳,对调节地球气温有重要作用,浮游植物的遗体日积月累可在海地形成海底石油[3]。
另外,在渔业生产中,浮游植物也有广泛应用:一方面是一些浮游植物可以直接作为某些滤食性鱼类的饵料,而大部分浮游植物可以作为浮游动物的饵料,鱼类也可以通过摄食部分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而获得物质和能量[4];另一方面是浮游植物可以调节水体透明度,从而调节养殖水体的光照条件;浮游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水中氨氮,可以降低由养殖鱼类产生的水体中氨氮的量[5]。有些浮游植物有吸收和积累有害元素的能力,利用它们的生物累积作用可以有效去除环境中很难用物理化学方法消除的有害物质,如四尾栅藻积累的钇和铈比外界环境中的含量高两万倍[6]。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罗非鱼对养殖池塘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较大影响[7,9],投放罗非鱼等杂食鱼性鱼类将导致不可被摄食的藻类大量生长,对浮游植物总的生物量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出现小型化[10],此外罗非鱼对水华蓝藻有较高的摄食消化作用,在控制蓝藻水华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1]。本实验分析不同阶段罗非鱼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可以通过浮游植物的种群结构综合、真实地反映出不同阶段养殖水体的生态状况,为养殖模式的优化和养殖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与地点
本研究从2014年11月进行准备,2015年5月2015年9月在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宜兴屺亭养殖基地进行。
1.2试验设置
在2014年11月选择3个养殖池塘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然后经过晒塘,备用。池塘面积均为2亩,池塘依次编号1#、2#、3#。2015年5月6日给池塘注水,水深60 cm70 cm。选择大小均匀的吉富罗非鱼,体重为20g,放养密度依次为1200尾/亩、1500尾/亩、1800尾/亩。并在6月10日放养鱼苗。6月16日开始投饵,每日投饵4次,上午7:30、10:00,下午13:30、16:00,每次投饵量是鱼体重的3%左右。
1.3浮游植物采集、计数方法
1.3.1采样点设置及采样时间
本实验共采样五次,每次间隔两周,采样日期为6月10日、6月24日、7月8日、7月22日及8月5日。
池塘中选择均匀的5个样点,分别为池塘中心1个样点,距离池塘四面边缘2米处各一个样点。
1.3.2定性样品
用25号浮游生物网在水深0.5 m处以0.5 m/s的速度呈“∞”型拖拉5 min,在10×4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类。
1.3.3定量样品
每个样点用1 L的采水器在水深0.5 m处采集水样1 L,5个样点水样混合,并现场加入70 ml鲁哥试剂固定保存。样品带回实验室,取混合样1 L在实验室静置沉淀24 h48 h后,虹吸法浓缩,并定容至50 mL供镜检。
1.3.4计数
浮游植物的观察计数在10×40倍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取0.1 mL样品放入计数框中,观察10个计数格,每个样品计数两片,取其平均值做最终结果,两片计数结果不超过15%,若相差较大则进行第三片计数,取其中个数相近的两片的平均值;最后换算成每升水样中藻类的细胞个数,即为浮游植物密度,单位为cellsL1。
浮游植物密度的计算; 
式中N为每升水中浮游植物数量(cellsL1);V为1L混合水样经浓缩之后的体积(L);υ为计数框容积(mL),本实验为0.1 mL;Pn为在Fn个计数格中所计数到的浮游植物的个体数;Cn为计数框的总计数格,本实验为100个;Fn为计数过的计数格,本实验为10个。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scyz/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