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特征分析

本试验通过设置对照组,即选取两个其他各种条件均完全相同的池塘,并在池塘内分别进行罗非鱼的单养和罗非鱼-鲢鳙鱼的混养,定期分别对两个池塘中的浮游植物进行采集,并对采集出的样本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计数。从分析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入手,研究了罗非鱼单养模式和罗非鱼-鲢鳙鱼混养模式中,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变化、优势种的变化、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最终获得的结果是,混养鲢鳙鱼可以改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提高养殖水体生态环境综合自净能力,使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1
1 材料与方法2
1.1 试验设置2
1.2 浮游植物采集及计数方法2
1.3 数据分析3
2 结果与分析3
2.1 单养池塘3
2.1.1 密度和生物量3
2.1.2 多样性和优势种3
2.2 混养池塘3
2.2.1 密度和生物量4
2.2.2 多样性和优势种4
3 讨论 5
4 结论 5
致谢6
参考文献6
表1 鱼苗放养密度及种类2
表2 单养池塘浮游植物密度动态变化3
表3 单养池塘浮游植物优势种及优势度变化4
表4 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动态变化4
表5 混养池塘浮游植物优势种及优势度变化5
罗非鱼混养池塘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特征分析
引言
水产养殖在世界很多地区以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满足了人们对水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从而获得了迅猛发展。但高密度养殖以及过度追求效益等负面因素导致了养殖业的不健康发展,致使水产养殖对水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特别是浮游生物多样性和养殖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了不利影响。[1]研究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可以通过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综合地反映出不同时间段养殖水体的生态状况,为维持养殖水域生态平衡,合理管理和生产提供依据。
浮游植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是水中溶解氧的主要供应者,是水域生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系统生物网的基础,在水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2]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群落结构和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到水体水质以及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在渔业生产中,浮游植物也有广泛应用,一些浮游植物可以直接作为某些滤食性鱼类的饵料,大部分浮游植物可以作为浮游动物的饵料,鱼类也可以通过摄食部分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而获得物质和能量。[4]另一方面浮游植物可以调节水体透明度,从而调节养殖水体的光照条件;浮游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水中氨氮,可以降低由养殖鱼类产生的水体中氨氮的量。[5]
近年来,罗非鱼混养鲢鳙鱼的养殖模式被广泛采纳[6],许多学者认为通过混养鲢鳙鱼可以控制由于罗非鱼精养产生的水体营养过剩、蓝藻水华等一系列养殖环境负面影响;[1]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滤食性鱼类,[7]包括鲢鳙鱼的放养,会造成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小型化、微囊藻等小型藻类的大量繁殖,不能有效控制蓝藻水华。[8]
本试验从分析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入手,研究了罗非鱼单养模式和罗非鱼鲢鳙鱼混养模式中浮游动植物生物量的变化、优势种的变化、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以期初步阐明鲢鳙鱼在罗非鱼养殖水体中所起到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置
本次试验,于2014年11月2015年9月在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宜兴屺亭养殖基地进行。
选择养殖池塘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然后经过晒塘,备用。
池塘面积均为2亩,池塘依次编号1#、2#。2015年5月6日,向池塘注水,水深60cm70cm。
选择大小均匀的吉富罗非鱼、鳙鱼、白鲢鱼苗,体重分别为20g、150g、100g;并在6月10日放养鱼苗。6月16日开始投饵,每日投饵4次,上午7:30、10:00,下午13:30、16:00,每次投饵量是鱼体重的3%左右。每14d采集一次样品。[9]鱼苗放养密度及种类见表1。
表1鱼苗放养密度及种类
Table.1 The species and density of fry
品种
池塘1#
池塘2#
罗非鱼(尾/亩)
1500
1500
白鲢(尾/亩)

30
鳙鱼(尾/亩)

15
1.2 浮游植物采集及计数方法
采样点设置:池塘中选择均匀的5个样点,池塘中心1个样点,距离池塘四面边缘2米处各一个样点。
定性样品:用25号浮游生物网在水深0.5 m处以0.5 m/s的速度呈“∞”型拖拉5 min,在10×4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分类。[10]
定量样品:每个样点用1 L的采水器在水深0.5 m处采集水样1 L,5个样点水样混合,并现场加入70 ml鲁哥试剂固定保存。样品带回实验室,取混合样1 L在实验室静置沉淀24 h48 h后,虹吸法浓缩,并定容至50 mL供镜检。
计数:浮游植物的观察计数在10×40倍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取0.1 mL样品放入计数框中,观察10个计数格,每个样品计数两片,取其平均值做最终结果,两片计数结果不超过15%,若相差较大则进行第三片计数,取其中个数相近的两片的平均值;最后换算成每升水样中藻类的细胞个数,即为浮游植物密度,单位为cellsL1。
浮游植物密度的计算:N=KPn;K=(CsV)/(FsFnU)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scyz/3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