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民营企业制度文化建设障碍及突破研究__以A公司例
中小型民营企业制度文化建设障碍及突破研究__以A公司例[20191218135231]
摘 要:A公司在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家族化管理突出、制度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不一致、企业内部动力不足以及企业领导者素质不高等问题凸显。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看出过于集中的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在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以人为本”关系是A公司制度文化建设遭遇障碍的主要原因。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践行“以人为本”企业价值观、引入外部智力支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清除A公司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阻碍。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制度文化;现状分析;对策
目 录
引 言 1
一、A公司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 1
(一)企业家族化管理氛围突出 1
(二)制度建设与文化理念不一致 2
(三)员工对企业制度文化认知不足 3
(四)企业领导者素质有待提高 3
(五)企业对制度文化建设的投入有限 4
二、A公司制度文化建设的障碍分析 5
(一)过于集中的领导体制 5
(二)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合理 5
(三)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 7
(四)忽视制度文化建设和以人为本的关系 7
三、完善A公司制度文化的对策 8
(一)变家族制为现代企业制度 8
(二)践行“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 10
(三)引入外部智力支持 11
四、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中小型民营企业制度文化建设障碍及突破研究
——以A公司为例
引 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完善,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了顺应市场发展的潮流,纷纷着力于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制度文化。然而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缺陷导致其制度文化建设陷入领导体制集中、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以及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的困境。如何妥善解决处理好民营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中遇到的这些障碍越来越重要。通过对A公司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明确了A公司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症结后,我全面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运用企业制度文化等相关理论为指导,提出解决A公司制度文化建设障碍的一系列对策。
一、A公司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营企业的壮大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企业制度文化相关理论与实践在民营企业中逐渐兴起。然而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固有缺陷,使其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困难重重。A公司作为民营企业的一员,在其创立的八年时间内也在努力创建具有A公司特色的制度文化方面做了不少的尝试。然而,我们必须明白作为民营企业,A公司无论在经济结构形式还是在组织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自然会导致其在文化建设上面的不足。在下文对A公司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企业家族化管理氛围突出
民营企业创建初期,受特定的经济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家族制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盛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及其要素的不断优化,家族制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发展要求,采用家族制管理模式的民营企业陷入发展受限、被吞并、倒闭的尴尬境地。
A公司由总经理X总一手创办,在其发展之初凭借着决策的迅捷、组织结构的灵活和成本优势使A公司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公司很快走上了正轨。在创立后的五年时间里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但是在近几年,面对着由于市场的不断完善,市场形势对民营企业提出的新要求,A公司进一步发展面临一些阻碍。在对A公司的深入调查中,笔者体会到,家族制的管理模式是其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为:首先,从员工掌握的权力大小来看:老板的信任几乎决定员工在企业内部拥有权力的大小。A公司管理层人员,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老板直接任命的,公司没有员工是从基层坐到管理者的位置的。其次,从管理的有效性的角度:各部门执行力较低,部门合作的有效性取决于互相之间的面子,所以很多时候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最后,从对行为的评价及企业文化建设层面上来看:老板的喜恶直接关系到对员工工作能力的判定及企业文化的走向,充满了以人际关系为导向,亲情及人情味浓烈的文化氛围。
企业往往通过制度来保障企业价值观业能够切切实实地贯彻到员工的行为习惯中去,并且使这种行为习惯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因此可以说,制度是企业价值观得以落实的保障,而企业价值观也是制度存在的理论依据。缺乏现代企业制度的A公司,在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和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困难重重。
(二)制度建设与文化理念不一致
纵观中国民营企业大多都存在着制度和文化脱节的现象,即认为企业制度作为具有约束力,强制性的具体规章和企业精神文化处在两个毫不相关甚至相互对立的位置。企业制度是企业为了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和理性化而设立的各项管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一定的硬约束的作用。企业制度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制度特征和文化现象,既是企业为保证目标的实现而形成的管理形式的方法载体,又是从精神文化出发而形成的制度规则。”与企业制度文化相比,企业制度更多的是强调外在的强制力,而未能将其转化为员工的内在动力和行为习惯。实际上企业制度必须要有企业文化作为生长的土壤。反之,企业文化又必须通过企业制度得以体现,企业制度化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建立落实的动态过程,两者之间具有共生性。
企业制度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企业精神文化密不可分。然而,在民营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都集中在建立有效的硬性规章制度上,缺乏对制度形成和落实的可行性的思考和讨论。笔者在A公司实习期间,通过切身的实践经历和调查,初步感受到了A公司在制度建设上的不稳定性。表现为制度规章朝令夕改、执行力低、预见性差。究其原因,我们通过对A公司《员工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的研读找到了答案。《员工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主要只分为两大块的内容:倡导行为和抵制行为。仔细深究其实全文只是在简述公司所抵制的行为,且触犯了这些行为的惩罚细则。可以说这些都是属于负激励的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这些与公司企业文化“TRY BEST”所传达的积极向上,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格格不入。这些因素导致了员工对公司制度的不认同甚至是抵制,当员工出现这些负面情绪时,公司制度注定无法实现通过员工的自觉遵守进而转化为内在的约束力的效果,制度建设带来精神文化的正效应注定是一种乌托邦。
(三)员工对企业制度文化认知不足
企业制度文化不简单等同于一般的企业制度,它不仅包含企业架构和运行机制、颁布的明文规范,还包含着确立和运作企业制度的文化理念,企业中的制度运作、氛围、接受、理解、执行和遵从情况,包括员工接受、理解、执行和遵从情况;它不仅是观念形态的,又是由一定物、符号的形式所构成的。从企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流传下来的东西,很大一部分是文化,尤其是被员工认同的制度文化。”当作为企业主体的员工不认同企业制度的时候,自然也就无法做到对企业制度的自觉遵守、维护并形成一种自我的约束力。相反,如果员工对公司制度持拥护的态度,那么企业制度就不单单只是一种外在的束缚力,更是一种坚定且具有特色的文化力量。才能让企业成为一个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共守制度的大家庭。然而要想形成这种理想模式并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是否能激发员工的内部动力成了至为关键的任务。
通过笔者对企业内部员工对关于企业制度文化认知度的调查,60%的员工表示公司没做过相关内容的培训教育所以并不了解,30%的员工表示与己无关,持无所谓的态度。仅有10%的员工表示通过主动阅读、理解企业的《员工手册》和《员工行为规范》,对企业制度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应该说这个结果对于A企业建立有自身特色的制度文化氛围设置了重重障碍。客观来说,A公司的管理制度无论从建立到执行都存在很多的问题。A公司从2008年建立初通过不断地修订最终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操作流程。然而,这些大都是照抄别人的管理制度及管理经验,并没有从企业自身的管理实践中总结、提炼出能适应A公司的实际情况的制度规章。很多员工表示并不理解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制度,所以很多工作都难以进行。像这种没有通过调查和研究就出台新的制度,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又没有对员工进行培训、解惑,其结果必然不能得到员工较好的遵守,企业制度的运行却乏良好的文化土壤。
(四)企业领导者素质有待提高
民营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使得民营企业家成为企业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然而,“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创业期抓住了市场机会,并非依靠扎实的技术基础和过硬的管理基础。”因此,尽管他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累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文化素质偏低这一客观原因,使得很多民营企业家无法达到企业制度发展的要求,在企业企业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摘 要:A公司在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家族化管理突出、制度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不一致、企业内部动力不足以及企业领导者素质不高等问题凸显。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看出过于集中的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在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以人为本”关系是A公司制度文化建设遭遇障碍的主要原因。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践行“以人为本”企业价值观、引入外部智力支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清除A公司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阻碍。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制度文化;现状分析;对策
目 录
引 言 1
一、A公司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 1
(一)企业家族化管理氛围突出 1
(二)制度建设与文化理念不一致 2
(三)员工对企业制度文化认知不足 3
(四)企业领导者素质有待提高 3
(五)企业对制度文化建设的投入有限 4
二、A公司制度文化建设的障碍分析 5
(一)过于集中的领导体制 5
(二)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合理 5
(三)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 7
(四)忽视制度文化建设和以人为本的关系 7
三、完善A公司制度文化的对策 8
(一)变家族制为现代企业制度 8
(二)践行“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 10
(三)引入外部智力支持 11
四、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中小型民营企业制度文化建设障碍及突破研究
——以A公司为例
引 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完善,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了顺应市场发展的潮流,纷纷着力于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制度文化。然而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缺陷导致其制度文化建设陷入领导体制集中、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以及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的困境。如何妥善解决处理好民营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中遇到的这些障碍越来越重要。通过对A公司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明确了A公司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症结后,我全面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运用企业制度文化等相关理论为指导,提出解决A公司制度文化建设障碍的一系列对策。
一、A公司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营企业的壮大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企业制度文化相关理论与实践在民营企业中逐渐兴起。然而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固有缺陷,使其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困难重重。A公司作为民营企业的一员,在其创立的八年时间内也在努力创建具有A公司特色的制度文化方面做了不少的尝试。然而,我们必须明白作为民营企业,A公司无论在经济结构形式还是在组织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缺陷自然会导致其在文化建设上面的不足。在下文对A公司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企业家族化管理氛围突出
民营企业创建初期,受特定的经济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家族制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盛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及其要素的不断优化,家族制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发展要求,采用家族制管理模式的民营企业陷入发展受限、被吞并、倒闭的尴尬境地。
A公司由总经理X总一手创办,在其发展之初凭借着决策的迅捷、组织结构的灵活和成本优势使A公司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公司很快走上了正轨。在创立后的五年时间里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但是在近几年,面对着由于市场的不断完善,市场形势对民营企业提出的新要求,A公司进一步发展面临一些阻碍。在对A公司的深入调查中,笔者体会到,家族制的管理模式是其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为:首先,从员工掌握的权力大小来看:老板的信任几乎决定员工在企业内部拥有权力的大小。A公司管理层人员,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老板直接任命的,公司没有员工是从基层坐到管理者的位置的。其次,从管理的有效性的角度:各部门执行力较低,部门合作的有效性取决于互相之间的面子,所以很多时候出现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最后,从对行为的评价及企业文化建设层面上来看:老板的喜恶直接关系到对员工工作能力的判定及企业文化的走向,充满了以人际关系为导向,亲情及人情味浓烈的文化氛围。
企业往往通过制度来保障企业价值观业能够切切实实地贯彻到员工的行为习惯中去,并且使这种行为习惯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因此可以说,制度是企业价值观得以落实的保障,而企业价值观也是制度存在的理论依据。缺乏现代企业制度的A公司,在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和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困难重重。
(二)制度建设与文化理念不一致
纵观中国民营企业大多都存在着制度和文化脱节的现象,即认为企业制度作为具有约束力,强制性的具体规章和企业精神文化处在两个毫不相关甚至相互对立的位置。企业制度是企业为了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和理性化而设立的各项管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一定的硬约束的作用。企业制度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制度特征和文化现象,既是企业为保证目标的实现而形成的管理形式的方法载体,又是从精神文化出发而形成的制度规则。”与企业制度文化相比,企业制度更多的是强调外在的强制力,而未能将其转化为员工的内在动力和行为习惯。实际上企业制度必须要有企业文化作为生长的土壤。反之,企业文化又必须通过企业制度得以体现,企业制度化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建立落实的动态过程,两者之间具有共生性。
企业制度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企业精神文化密不可分。然而,在民营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都集中在建立有效的硬性规章制度上,缺乏对制度形成和落实的可行性的思考和讨论。笔者在A公司实习期间,通过切身的实践经历和调查,初步感受到了A公司在制度建设上的不稳定性。表现为制度规章朝令夕改、执行力低、预见性差。究其原因,我们通过对A公司《员工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的研读找到了答案。《员工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主要只分为两大块的内容:倡导行为和抵制行为。仔细深究其实全文只是在简述公司所抵制的行为,且触犯了这些行为的惩罚细则。可以说这些都是属于负激励的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这些与公司企业文化“TRY BEST”所传达的积极向上,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格格不入。这些因素导致了员工对公司制度的不认同甚至是抵制,当员工出现这些负面情绪时,公司制度注定无法实现通过员工的自觉遵守进而转化为内在的约束力的效果,制度建设带来精神文化的正效应注定是一种乌托邦。
(三)员工对企业制度文化认知不足
企业制度文化不简单等同于一般的企业制度,它不仅包含企业架构和运行机制、颁布的明文规范,还包含着确立和运作企业制度的文化理念,企业中的制度运作、氛围、接受、理解、执行和遵从情况,包括员工接受、理解、执行和遵从情况;它不仅是观念形态的,又是由一定物、符号的形式所构成的。从企业发展的趋势来看“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流传下来的东西,很大一部分是文化,尤其是被员工认同的制度文化。”当作为企业主体的员工不认同企业制度的时候,自然也就无法做到对企业制度的自觉遵守、维护并形成一种自我的约束力。相反,如果员工对公司制度持拥护的态度,那么企业制度就不单单只是一种外在的束缚力,更是一种坚定且具有特色的文化力量。才能让企业成为一个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共守制度的大家庭。然而要想形成这种理想模式并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是否能激发员工的内部动力成了至为关键的任务。
通过笔者对企业内部员工对关于企业制度文化认知度的调查,60%的员工表示公司没做过相关内容的培训教育所以并不了解,30%的员工表示与己无关,持无所谓的态度。仅有10%的员工表示通过主动阅读、理解企业的《员工手册》和《员工行为规范》,对企业制度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应该说这个结果对于A企业建立有自身特色的制度文化氛围设置了重重障碍。客观来说,A公司的管理制度无论从建立到执行都存在很多的问题。A公司从2008年建立初通过不断地修订最终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操作流程。然而,这些大都是照抄别人的管理制度及管理经验,并没有从企业自身的管理实践中总结、提炼出能适应A公司的实际情况的制度规章。很多员工表示并不理解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制度,所以很多工作都难以进行。像这种没有通过调查和研究就出台新的制度,在制度实施过程中又没有对员工进行培训、解惑,其结果必然不能得到员工较好的遵守,企业制度的运行却乏良好的文化土壤。
(四)企业领导者素质有待提高
民营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使得民营企业家成为企业制度的制定者和实施者。然而,“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创业期抓住了市场机会,并非依靠扎实的技术基础和过硬的管理基础。”因此,尽管他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累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文化素质偏低这一客观原因,使得很多民营企业家无法达到企业制度发展的要求,在企业企业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xzzjy/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