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的美丽乡村实现路径研究

摘 要美丽乡村建设是推动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是美丽中国的“农村版”。论文通过对范家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个案调查,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研究范家村美丽乡村的建设情况。经过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归纳出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的实现路径主要有一明确政府的职责定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二加强对农民主体的重视,建设村民满意的特色村庄;三培养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以产业发展促经济;四培养相关管理人才,建立后期长效管理机制。
目 录
前 言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研究综述 1
(四)研究方法 4
一、美丽乡村及其标准化的相关概念 5
(一)乡村 5
(二)美丽乡村 5
(三)美丽乡村标准化 5
二、范家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分析 6
(一)范家村村庄基本概况 6
(二)范家村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7
(三)范家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 10
三、范家村美丽乡村建设存在问题及分析 11
(一)存在问题 11
(二)原因分析 12
四、完善范家村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实现路径 13
(一)明确政府的职责定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13
(二)加强对农民主体的重视,建设村民满意的特色村庄 13
(三)培养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以产业发展促经济 13
(四)培养相关管理人才,建立后期长效管理机制 14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附 录 18
致 谢 19
前 言
(一)研究背景
“美丽乡村”是当前党和政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乡村推广实行的一项具体行动计划。2008年,安吉县率先进行了尝试,提出《美丽乡村行动纲领和实施方案》。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一步。2013 年,中央和国务院把“美丽乡村”作为农村建设的目标,重视农村环境治理,建设良好的乡村生态景观。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
截止目前,“美丽乡村”计划提出已有十年之久。全国各地区进行了符合本地区特点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积累了若干经验成果,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将通过对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进行的个案调查,观察当前美丽乡村的建设情况,在深入总结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归纳美丽乡村的实现路径,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论文将通过对山东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实证调研,深入了解其现状,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归纳出美丽乡村实现的基本路径,对美丽乡村建设实践进行理论升华,并不断丰富其内容和体系,拓展应用范围,为推动美丽乡村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2.实践意义
美丽乡村是贯彻十九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重要方式。从最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山东省临沂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理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幸福度呈现出了显著的提升。本文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进行的个案调查与研究,深入总结其经验教训,归纳美丽乡村的实现路径,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可以为其他地区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提供借鉴。
(三)研究综述
“乡村建设”是工业化进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均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现整理如下:
1.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工业化进程中的“乡村建设”实质上就是更好地处理城乡关系。国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三个演变阶段,由非均衡发展走向均衡发展,最后走向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揭示了城乡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
(1)国外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许多国家早期开展工业化的原因,城市数量比农村多,因此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城、乡的对比,以更好地解决城市问题。国外关于乡村建设的理论主要有:霍华德(1902)的田园城市理论,为消除英国大城市的弊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新社会;芒福德(1989)的城乡发展理论,认为村庄是城市的原始阶段,其生命力要比城市顽强;新城镇的运动理论,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基于1989年通过对整个亚洲地区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以区域全面发展为基础的城市化理论,认为实现城市化必须依靠城市与乡村两者的协调发展,并提出有关城乡转变的新的理论模式“desakoto”模型。
(2)国外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及启示。从实践方面来看,国外一些国家利用科学技术的手段发展农业,重视农民自身建设。美国、法国两国的兴农政策,加大农业补贴的力度,重视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实行科技兴农政策。日本政府实施农业振兴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阶段,1956年——1962年,日本农民受益于国家政策和地方财政支持,强化与农业相关的基本建设,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提高了经营水平;第二阶段,1967——1979年,日本政府加大了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建设力度,在争取全面减小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发展等方面卓有成效;第三阶段,肇始于日本政府于1970年代末开始的造村运动,以振兴在工业化过程中逐渐衰败的农村和农业经济。韩国政府主持开展的新村运动以农村社区精神培养作为重点,因为韩国学者认为必须长期、正确贯彻实施政府的意图,将其上升为全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教育全体国民树立勤勉、自助、协同、自立精神。而印度克拉拉邦开展的的人民科学运动(缩写为KSSP)则专注于人民的参与。
2.国内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政府和不少学者致力“乡村建设”方面的总结和研究。与改革开放中的若干概念相似,美丽乡村概念的提出,经历了地方政府首倡、中央政府推广、学者研究升华的发展过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xzzjy/19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