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适应对象的心态研究

“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适应对象的心态研究[20200107192723]
心态作用于人们实际的生育行为,因而对人们心态的研究能够作为政策的导向,是实现生育政策平稳过渡的一个关键。通过对无锡100名80、90年轻夫妇的调查表明:人们的理想生育子女数与计划生育子女数之间存在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就是人们的心态,而影响人们心态的有多种因素,最显著的就是人们的收入水平越高,计划生育子女数的数量就越多;年龄、父母的态度、政策、工作压力,配偶的选择等都将对人们的心态的差生影响,但是其影响有限;人们的生育目的由功利性趋向于情感性;人们对于男性性别的偏好明显减弱。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单独二胎,心态,生育意愿,关系
目录
1 引言1
2 研究设计2
2.1 调查对象的选择2
2.2 调查内容与指标3
2.3 调查方法和过程3
3 “单独二胎”政策的现状分析与适应对象的反应3
3.1 “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及社会反应3
3.2 适应对象对“单独二胎”政策的知晓情况及行为表现5
4 “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适应对象的心态与差异分析7
4.1 “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适应对象的心态分析7
4.2 “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适应对象心态的差异分析11
总结 16
致谢 17
注释 18
参考文献19
附录 调查量表 20
1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我国开始并长期坚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其弊端也在渐渐扩大,未富先老的局面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各种社会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劳动力资源开始短缺,人口快速老龄化,男女性别比的失调等等。而自本世纪以来,伴随着独生子女进入了生育高峰期,是否开放“二胎”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直至2013 年年底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的决定,从而“明确了夫妻双方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也就标志着“单独二胎”政策的正式实施。同时从2014年初开始,各地方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单独二胎”政策就此全面放开。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会受到其认知过程的制约和影响,人的内在认知可以解释和预测行为,并构成个体行为的重要基础。而这一新政的开放,是否会导致一次人口的“大爆炸”,抑或是其他情况,这取决与适应对象的心态。他们的生育心态将通过生育意愿表现出来。虽然生育意愿与实际生育行为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但生育意愿对后续生育行为有重要的预示作用,是对实际生育水平具有重要预测作用的变量 [1]。因而对于适应对象心态的研究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了解适应对象的心态后,便可对于未来人口的调控政策进行导向,进而实现生育政策平稳的过渡。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人对于单独二胎政策的研究以及影响心态因素的调查成果;第二部分为“单独二胎”政策对适应对象的影响;第三部分为不同特征的适应对象在“单独二胎”政策下,呈现的不同特征及具体因素分析。
论文搜集大量的文献及其他相关资料,通过阅读搜集的相关资料,了解“单独二胎”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含义,对于“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解、总结,思考。其次借鉴前人对于人口的研究情况进行调查,在设计问卷前会对生育意愿进行概念操作化,科学合理的设计问卷,运用专业数据统计工具获取更具价值的数据,取得研究成果。同时不单一的使用问卷进行调查,以访谈为辅助,更深入的了解人们的心态,分析人们对于单独二胎政策心态的影响因素。
2 研究设计
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根据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在选择调查地点时,考虑到无锡第一代独生子女结婚比例较大,且调查较为方便,因而选择以无锡为调查地点,同时由于考虑到适应对象的特点,选取了150名调查对象,进而从这150名调查对象中筛选出80、90年轻夫妇。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匿名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32份,回收率为88%,符合80、90年轻夫妇要求的有103份,而其中有效问卷为100份。调查对象的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表1 调查对象构成表
背景变项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44 44%
女 56 56%
年龄 21~25周岁 28 28%
26~30周岁 47 47%
31~35周岁 25 25%
学历 初中及以下 5 5%
高中或中专 19 19%
大专 25 25%
本科 45 45%
研究生及以上 6 6%
婚姻状况 初婚有配偶 94 94%
再婚有配偶 3 3%
离婚/分居/丧偶 3 3%
合计 100 100%
2.2 调查内容与指标
调查内容包含4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了解人们对于单独二胎的知晓情况及态度;另外三部分为分析变量,根据顾宝昌 (1992) 在分析 “ 生育的三维性”中的指山,任何一次生育行为都包括数量、 时间和性别三个方面[2]。因而在设计问题从意愿生育的数量、意愿生育的性别、意愿生育的时间间隔这三个维度出发,了解人们的生育心态及意愿。
同时,在问卷的开头加入了导语以及调查对象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婚姻状况等背景变量,期望在进行调查分析时寻找出其与调查对象的生育心态及生育行为之间的联系。
2.3 调查方法和过程
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在前期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根据“生育的三维性”的内容设计问卷。调查采用书面调查的方法,在正式调查之前先发放10份问卷进行试调查,测试问卷的可行性,根据试调查对问卷进行修改后,才开始进行调查。
在正式调查时,选择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100名80、90后年轻夫妇作为调查对象,对适应对象对二胎政策的了解及这一新政开放后适应对象的生育态度进行调查。在进行调查的同时辅之以访谈,深入的了解挖掘他们的内心的想法,探索导致他们心态差异的因素。
最后,对于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回答完整性与真实性的检查,对于没有按照规定要求填写的问卷进行排除,作答明显矛盾的问卷予以排除。对符合要求的问卷进行整理分析,运用SPSS For Window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研究影响适应对象生育心态的因素。
3 “单独二胎”政策的现状分析与适应对象的反应
3.1 “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及社会反应
2010年初我国有关学者专家提出了“单独二胎”概念,是指夫妻 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 ,并且所生育的第一胎为非多胞胎 ,即可生二胎。后为了强调生育的数量而非胎次,明确指出第一胎为双胞胎不能生二胎,将其重新定义为“单独二孩”。而至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标志着“单独二孩 ”政策将正式实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xzzjy/29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