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叶连翘花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附件)
摘 要本文以贯叶连翘花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辅助法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提取研究,以正交实验法对影响提取工艺的参数(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液固比)进行考察,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获取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醚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为800 W,提取时间为7min,液固比为12:1 ml/g,该条件下脂溶性成分的得率为1.53 %。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贯叶连翘花中脂溶性成分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 mm、14 mm、16 mm,即贯叶连翘花中脂溶性成分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目 录
1 概述 1
1.1 研究背景 1
1.2 贯叶连翘花的综述 1
1.3 贯叶连翘花的药理作用 2
1.3.1 抗病毒作用 2
1.3.2 抗抑郁作用 2
1.3.3 抗癌抗肿瘤作用 3
1.3.4 抗菌作用 3
1.4 贯叶连翘花的临床应用 4
1.5 微波辅助提取法的应用 4
1.6 贯叶连翘花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5
2 实验部分 7
2.1 材料与仪器 7
2.1.1 材料 7
2.1.2 仪器 7
2.2 实验方法 7
2.2.1 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方法 7
2.2.2 脂溶性成分对不同菌种抑菌作用的检验 7
2.2.3 脂溶性成分提取的单因素实验 8
2.2.4 正交试验设计 8
2.2.5 脂溶性成分抑菌活性研究 9
2.2.6 数据处理 9
2.3 结果与分析 9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9
2.3.2 正交试验结果 12
2.3.3 最佳工艺条件验证试验 13
2.3.4 脂溶性成分的抑菌活性测试 13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1概述
1.1 研究背景
贯叶连翘,别名圣约翰草、贯叶金丝桃,属藤黄科植物,全草可入药,是一种极具药用价值的传统中草药,主要分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于我国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生于山区河从草地,山坡和灌丛中,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喜温暖气候,以湿润肥沃的沙壤土为佳。夏秋二季开花时适宜采割,使用阴干或低温烘干方法将其干燥。贯叶连翘全草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主要含有苯并二蒽酮化合物、间苯三酚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成分。其在抗抑郁、解热镇痛、抗氧化、抗病毒等方面具有广谱的药理活性。研究表明,贯叶连翘花中脂溶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及抗抑郁作用[1]。
贯叶连翘味苦、辛、性平,可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通乳,调经止血;我国民间常将其全草鲜品捣烂或干品研磨敷于患处,用于治创伤出血、烧烫伤等疾病。该植物在欧洲也用于治疗烫伤及抗抑郁,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因此,贯叶连翘是国际医药市场上最重要的植物制剂原料药之一。近年来,贯叶连翘由于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疗效确切,同时也具有抗艾滋病、抗病毒、抗癌抗肿瘤的作用,所以对其开发研究应用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贯叶连翘的抑菌活性疑与含有脂溶性成分有关。目前,关于贯叶连翘花中脂溶性成分活性的研究较少,但对于贯叶连翘的研究较多,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取效率有所差异。贯叶连翘花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与抑菌活性研究还尚未报道。
目前,对贯叶连翘中活性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和金丝桃素类上,金丝桃素属二蒽酮类,是目前研究贯叶连翘中最具生物活性的物质,为抗病毒的中草药活性单体。
1.2 贯叶连翘花的综述
贯叶连翘花为藤黄科植物贯叶连翘的花,聚伞花序顶生,花萼、花瓣各5片,花黄色,长圆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215毫米,宽4.56毫米,表面有透明的腺点,边缘有黑色腺点;雄蕊多数,合生为3束,花柱3条;子房卵形,花柱32上,分离,2倍长于子房,花期为58月。
贯叶连翘花的成分主要有贯叶金丝桃素(hyperforin,HF)及其衍生物加贯叶金丝桃素(adhyperforin,AHF),其是贯叶连翘花提取物亲脂性成分中两种主要的间苯三酚类物质,其中最具有生物活性的是贯叶金丝桃素。
贯叶金丝桃素具有抗病毒,抗抑郁,抗癌抗肿瘤及光动活性等特点。目前关于金丝桃素的研究,国内多处于药理临床研究阶段,主要集中于肿瘤的辅助治疗和抗病毒研究方面,国外现已将其用于抑郁症,艾滋病等的临床治疗。在欧洲一些国家,贯叶金丝桃素已用于临床治疗艾滋病及甲型、乙型肝炎。此外,金丝桃素也是一种内源性光敏剂,在肿瘤的光化学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金丝桃素在传统理论中认为其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抗菌消炎,调经通乳、利尿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咯血、吐血、外伤出血、月经不调等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2],具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利胆,抗病毒,抗抑郁,抗癌抗肿瘤和光动活性。经实验研究证明[3],金丝桃素的消炎止痛效果与标准的消炎止痛药阿司匹林等效果相当,服用含金丝桃素药物不仅可以降低乙醇吸入量,而且对神经行为也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其抗病毒作用突出,能抗DNA、RNA病毒,可用于对艾滋病的治疗及部分病毒性疾病的治疗。
1.3 贯叶连翘花的药理作用
1.3.1 抗病毒作用
贯叶金丝桃素蛋白络合物具有很强杀灭H5N1型和H9N2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效力,还具有抗艾滋病病毒、抑制口蹄疫病毒、提高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治疗白血病等作用[4]。艾滋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治病因子为HIV病毒,早在20世纪80年代,Memel等[5]通过研究报道了金丝桃素抗HIV逆转录酶的作用:金丝桃素2 ug/rnl与HIV一同培养,结果显示HIV逆转录酶活性降低了75 %。经研究有报道称金丝桃素在体外光照下,浓度为0.01 ug/ml时即能显示明显的抗HIV活性。金丝桃素抗艾滋病毒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逆转录酶,金丝桃素不影响病毒的转录和翻译,而是干扰病毒的装配和释放。高颖等[6]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金丝桃素与HIV病毒逆转录酶的相互作用,以探讨金丝桃素类化合物抗病毒作用机理。贯叶金丝桃素不仅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还对包膜病毒、巨噬细胞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3.2 抗抑郁作用
Linde等[7]通过研究证明,贯叶金丝桃素在治疗轻度和中度抑郁症患者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与标准的抗抑郁药(三环类)相比,疗效相同且副作用小。
Barnes等[8]通过实验测定了金丝桃素对小鼠脑组织内的单胺氧化酶A和B(MAOA/B)的活性影响,证实了金丝桃素抗抑郁的机制是抑制了神经系统中单胺氧化酶的作用和5羟色胺、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突触重吸收,同时抑制了谷氨酸的释放;
褚智勇等[9]用小鼠尾悬挂实验和大鼠强迫游泳实验模型对贯叶连翘花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进行研究,证明金丝桃素在行为绝望动物抑郁模型上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目 录
1 概述 1
1.1 研究背景 1
1.2 贯叶连翘花的综述 1
1.3 贯叶连翘花的药理作用 2
1.3.1 抗病毒作用 2
1.3.2 抗抑郁作用 2
1.3.3 抗癌抗肿瘤作用 3
1.3.4 抗菌作用 3
1.4 贯叶连翘花的临床应用 4
1.5 微波辅助提取法的应用 4
1.6 贯叶连翘花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5
2 实验部分 7
2.1 材料与仪器 7
2.1.1 材料 7
2.1.2 仪器 7
2.2 实验方法 7
2.2.1 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方法 7
2.2.2 脂溶性成分对不同菌种抑菌作用的检验 7
2.2.3 脂溶性成分提取的单因素实验 8
2.2.4 正交试验设计 8
2.2.5 脂溶性成分抑菌活性研究 9
2.2.6 数据处理 9
2.3 结果与分析 9
2.3.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9
2.3.2 正交试验结果 12
2.3.3 最佳工艺条件验证试验 13
2.3.4 脂溶性成分的抑菌活性测试 13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7
致 谢 19
1概述
1.1 研究背景
贯叶连翘,别名圣约翰草、贯叶金丝桃,属藤黄科植物,全草可入药,是一种极具药用价值的传统中草药,主要分布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于我国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地。生于山区河从草地,山坡和灌丛中,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喜温暖气候,以湿润肥沃的沙壤土为佳。夏秋二季开花时适宜采割,使用阴干或低温烘干方法将其干燥。贯叶连翘全草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主要含有苯并二蒽酮化合物、间苯三酚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成分。其在抗抑郁、解热镇痛、抗氧化、抗病毒等方面具有广谱的药理活性。研究表明,贯叶连翘花中脂溶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及抗抑郁作用[1]。
贯叶连翘味苦、辛、性平,可疏肝解郁,清热利湿,消肿通乳,调经止血;我国民间常将其全草鲜品捣烂或干品研磨敷于患处,用于治创伤出血、烧烫伤等疾病。该植物在欧洲也用于治疗烫伤及抗抑郁,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因此,贯叶连翘是国际医药市场上最重要的植物制剂原料药之一。近年来,贯叶连翘由于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疗效确切,同时也具有抗艾滋病、抗病毒、抗癌抗肿瘤的作用,所以对其开发研究应用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贯叶连翘的抑菌活性疑与含有脂溶性成分有关。目前,关于贯叶连翘花中脂溶性成分活性的研究较少,但对于贯叶连翘的研究较多,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取效率有所差异。贯叶连翘花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与抑菌活性研究还尚未报道。
目前,对贯叶连翘中活性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和金丝桃素类上,金丝桃素属二蒽酮类,是目前研究贯叶连翘中最具生物活性的物质,为抗病毒的中草药活性单体。
1.2 贯叶连翘花的综述
贯叶连翘花为藤黄科植物贯叶连翘的花,聚伞花序顶生,花萼、花瓣各5片,花黄色,长圆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215毫米,宽4.56毫米,表面有透明的腺点,边缘有黑色腺点;雄蕊多数,合生为3束,花柱3条;子房卵形,花柱32上,分离,2倍长于子房,花期为58月。
贯叶连翘花的成分主要有贯叶金丝桃素(hyperforin,HF)及其衍生物加贯叶金丝桃素(adhyperforin,AHF),其是贯叶连翘花提取物亲脂性成分中两种主要的间苯三酚类物质,其中最具有生物活性的是贯叶金丝桃素。
贯叶金丝桃素具有抗病毒,抗抑郁,抗癌抗肿瘤及光动活性等特点。目前关于金丝桃素的研究,国内多处于药理临床研究阶段,主要集中于肿瘤的辅助治疗和抗病毒研究方面,国外现已将其用于抑郁症,艾滋病等的临床治疗。在欧洲一些国家,贯叶金丝桃素已用于临床治疗艾滋病及甲型、乙型肝炎。此外,金丝桃素也是一种内源性光敏剂,在肿瘤的光化学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金丝桃素在传统理论中认为其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抗菌消炎,调经通乳、利尿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咯血、吐血、外伤出血、月经不调等疾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2],具有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利胆,抗病毒,抗抑郁,抗癌抗肿瘤和光动活性。经实验研究证明[3],金丝桃素的消炎止痛效果与标准的消炎止痛药阿司匹林等效果相当,服用含金丝桃素药物不仅可以降低乙醇吸入量,而且对神经行为也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其抗病毒作用突出,能抗DNA、RNA病毒,可用于对艾滋病的治疗及部分病毒性疾病的治疗。
1.3 贯叶连翘花的药理作用
1.3.1 抗病毒作用
贯叶金丝桃素蛋白络合物具有很强杀灭H5N1型和H9N2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效力,还具有抗艾滋病病毒、抑制口蹄疫病毒、提高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治疗白血病等作用[4]。艾滋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治病因子为HIV病毒,早在20世纪80年代,Memel等[5]通过研究报道了金丝桃素抗HIV逆转录酶的作用:金丝桃素2 ug/rnl与HIV一同培养,结果显示HIV逆转录酶活性降低了75 %。经研究有报道称金丝桃素在体外光照下,浓度为0.01 ug/ml时即能显示明显的抗HIV活性。金丝桃素抗艾滋病毒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逆转录酶,金丝桃素不影响病毒的转录和翻译,而是干扰病毒的装配和释放。高颖等[6]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金丝桃素与HIV病毒逆转录酶的相互作用,以探讨金丝桃素类化合物抗病毒作用机理。贯叶金丝桃素不仅有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还对包膜病毒、巨噬细胞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3.2 抗抑郁作用
Linde等[7]通过研究证明,贯叶金丝桃素在治疗轻度和中度抑郁症患者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与标准的抗抑郁药(三环类)相比,疗效相同且副作用小。
Barnes等[8]通过实验测定了金丝桃素对小鼠脑组织内的单胺氧化酶A和B(MAOA/B)的活性影响,证实了金丝桃素抗抑郁的机制是抑制了神经系统中单胺氧化酶的作用和5羟色胺、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突触重吸收,同时抑制了谷氨酸的释放;
褚智勇等[9]用小鼠尾悬挂实验和大鼠强迫游泳实验模型对贯叶连翘花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进行研究,证明金丝桃素在行为绝望动物抑郁模型上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