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炮制方法黄连中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摘 要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 或者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黄连的有效药用成分主要是小檗碱,是医药学领域研究较透彻,且应用于中西医临床最广泛的成分之一。黄连是典型寒凉药,通过不同辅料炮制后,可使其药性发生变化,或以热制寒,或使寒者益寒。本课题选择味连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酒制品、姜制品和吴茱萸制品中的小檗碱的含量,为临床使用黄连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炮制对其含量有所影响。不同炮制品中小檗碱的含量差异如下:酒制>姜制>萸制,它提示根据中医药理论及辩证论治法则,选用不同炮制品的黄连配伍处方入药,为不同的制剂及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目 录
1 绪论
1.1 黄连的简介 1
1.1.1 概述 1
1.1.2 黄连 1
1.1.3 黄连基本成分及理化性质 2
1.2 小檗碱的药理作用 3
1.2.1 抑制菌群生长作用 3
1.2.2 消炎作用 4
1.2.3 抗病毒作用 4
1.2.4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4
1.2.5 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5
1.2.6 抗肿瘤 6
1.2.7 治疗肠道疾病 6
1.2.8 保护肝脏 6
1.3 黄连炮制方法及其对药用功效的影响 7
1.3.1 生黄连及其功效.................................................................................................7
1.3.2 炒黄连及其功效.................................................................................................7
1.3.3 酒黄连及其功效 7
1.3.4 姜黄连及其功效 7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7
1.3.2 炒黄连及其功效.................................................................................................7
1.3.3 酒黄连及其功效 7
1.3.4 姜黄连及其功效 7
1.3.5 萸黄连及其功效 8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药 9
2.1.1 仪器 9
2.1.2 试药 9
2.1 药材炮制 9
2.2.1 酒黄连 9
2.2.2 姜黄连 9
2.2.3 萸黄连 2
2.3 供试品的制备 9
2.3.1 提取溶剂的选择 9
2.3.2 小檗碱的提取 10
2.4 检测方法与检测条件 10
2.4.1 色谱条件的选择 10
2.4.2 流动相的选择 10
2.5 含量测定 10
2.5.1 标准样品含量与色谱峰面积的线性关系 10
2.5.2 标准样品分析 11
2.5.3 计算峰面积与标准品含量的线性关系 12
2.5.4 HPLC精密度 12
2.5.5 HPLC稳定性 12
2.5.6 HPLC重复性 13
2.5.7 HPLC加样回收率 3
2.5.8 测试样品的色谱分析 15
2.5.9 测试样品小檗碱含量的不同比较 15
2.6 小结与讨论 4
3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9
1 绪论
1.1 黄连的简介
1.1.1 概述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 或者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1]。黄连的有效药用成分主要是小檗碱,小檗碱( Berberine) 又称黄连素,属于季铵型异喹啉类生物碱。主要存在于小檗科、罂粟科、毛莨科、芸香科和防己科等植物中[2]。小檗碱是多种清热解毒类中药共有的有效成分,是医学领域研究较透彻,且应用于中西医临床最广泛的成分之一。小檗碱除了传统研究的抑菌、抗炎、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外,对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已成为业界研究热点[3]。
1.1.2 黄连性状及产地分布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 或云连( Coptis teeta Wall) 或者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的干燥根茎,入口极苦,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黄连为多年生草本,根茎黄色,常有分枝,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叶片卵状三角形,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菱形,具柄,羽状深裂,边缘具锐锯齿;侧生裂片呈不等2深裂,裂片再作羽状深裂。由于黄连(味连)栽培技术成熟,产量高,适宜性较广。
味连药材多数聚集成簇,常常弯曲,形如鸡爪,称“鸡爪连”。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气微,味极其苦。 为商品黄连的主要来源。
雅连药材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形如“蚕状”,微弯曲,长4~8cm,直径0.51c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数残基。以身干,粗壮,无须根,形如蚕者为佳品。
云连药材弯曲呈钩状,形如“蝎尾”,多为单枝,较细小,无过桥。以干燥、条细、节多、须根少,色黄者为佳品目前,味连已成为市场上的主流品种,占整个黄连药材的98 %以上。主要栽培于重庆、湖北、四川、陕西等省市。
1.1.3 黄连基本成分及理化性质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1.1.3.1小檗碱(Berberine)
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小檗碱是黄色针状晶体,其分子式为C20H18NO4(结构式如图1.1) ,表现为季铵型、醇型、醛型3 种互变异构体,其中以季铵碱型最稳定。小檗碱能溶于冷水(1:20),略溶于冷乙醇(1:100),在热水或热乙醇中溶解度比较大,难溶于丙醇、氯仿或苯,盐类的溶解度较小,硫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1:30,盐酸盐微溶于冷水(1∶ 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143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