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非处方药不良使用的调查与分析(附件)
摘 要 自制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陕西国际商贸学院12个专业,4个年级学生中抽取1000名学生进行非处方药不良使用现状调查,研究和分析该校学生非处方药不良使用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在该校大学生中开展合理应用非处方药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非处方药不良使用情况率为56.7%,由此得出结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对非处方药不良使用情况较高;可能与年龄、性别、专业、民族、生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及父母职业等影响因素有关;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非处方药合理应用的健康教育活动;可采用张贴非处方药知识宣传海报,举办非处方药知识讲座,非处方药知识专题板报,及选修课等途径来提高我校学生大学生合理使用非处方药水平。
目 录
1 前言
1.1 非处方药的概念 1
1.2 非处方药使用现状 1
1.2.1 非处方药使用广泛 1
1.2.2 非处方药使用不合理现象普遍 1
1.3 非处方药不合理使用的原因 2
1.3.1 患者自身的原因 2
1.3.2 零售药店 2
1.3.3 药品说明书 3
1.3.3.1 条目不细 3
1.3.3.2 不良反应描述过于简单 3
1.3.3.3 欠缺药物使用的警告 3
1.4 不合理使用非处方药的危害 4
1.4.1 掩盖或加重病情 4
1.4.2 造成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4
1.4.3 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 4
1.5 非处方药不良使用的调查研究 4
1.6 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6
2 调查开展的基本情况
2.1 调查时间 7
2.2 调查对象 7
2.3 调查方法 7
2.4 调查内容 7
2.4.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7
2.4.2 专题调查项目 7
2.5 现场调查的实施 7
2.6 资料录入 7
3 结果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 7
3.2 大学生非处方药不良使用情况 8
3.2.1 大学生自我诊断与药品适应症 9
3.2.2 生产日期与有效期 10
3.2.3 关于药品说明书的情况 10
3.2.4 用法用量,疗程 10
3.2.5 停药 10
3.3 大学生非处方药不良使用的影响因素 11
3.3.1 专业对非处方药不良使用情况的影响 11
3.3.2 年级对非处方药不良使用情况的影响 11
3.3.3 家庭所在地对抗大学生非处方药物不良使用情况的影响 12
3.3.4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非处方药物不良使用情况的影响 12
3.3.5 父母职业对大学生非处方药不良使用情况的影响 12
3.3.6 性别对大学生非处方药物不良使用情况的影响 13
3.4 大学生希望获取非处方药物知识的途径 13
4 讨论
4.1 大学生对非处方药物不良使用情况严重 14
4.2 大学生非处方药物不良使用水平的影响因素 14
4.3 大学生非处方药认知度教育的必要性 14
4.4 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进行非处方药物相关知识教育的可行方式 14
4.4.1 张贴非处方药物知识宣传海报 15
4.4.2 非处方药物知识专题板报 15
4.4.3 广播台定期播放非处方药物知识 15
4.4.4 建立微信公众平台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9
致谢 22
1前言
1.1非处方药的概念
非处方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一般公众凭自我判断,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非处方药在美国又称为柜台发售药品(over the counter drug),简称OTC药。
1.2非处方药使用现状
1.2.1 非处方药使用广泛
近年来,我国民众“大病上医院,小病去药店”的意识不断地提高,自我药疗与保健已经成为医疗保健消费领域的一道崭新风景线。因此,也带动了非处方药市场的发展。
自我药疗由于其深刻的社会根源而被广大老百姓之接受。同时,伴随着我国深入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建立健全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推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实施医药分开核算政策,以及人们日益增强的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多的人们也愿意通过自我药疗治疗一些常见疾病。自2000年1月1日起药品处方药(Rx)与非处方药(OTC)分类管理以来,我国医疗消费市场掀起了一场OTC消费热潮,OTC药品消费成为我国整个药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OTC市场自从推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以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011年,我国OTC市场规模达到1750亿元,10年内的增长近6倍,并且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OTC市场[1]。
1.1.2 非处方药使用不合理现象普遍
随着非处方药的广泛应用,该类药物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地应用日益突出,并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药物的广泛使用,药源性危害越来越突出。药物不良
反应致死占据社会人口死因的第四位,紧随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各国住院病人每10人有1人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中有5%的患者因为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而死亡。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1)显示[];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852,799份,与2010年的报告数量相比,增长了23.1%。1999年至2011年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已超过400万份。
1.2 非处方药不合理使用的原因
我国非处方药不合理使用涉及患者、零售药店,药物本身的特性等多个方面。
1.2.1 患者自身的原因
患者接受使用非处方药自我药疗有关知识宣传教育的机会不多,导致在该方面的知识欠缺。没有正确、有效的引导,再加上患者追求疗效,只看效果,不管药物副作用,没有严格执行说明书和药师的用药指导,所以非处方药不合理使用现象很普遍[2] 。
1.2.2 零售药店
现代药店不仅是销售药品的场所,也是推广合理用药,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品,合理使用药品的重要阵地。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药师是向公众提供医药服务的专业人员,在大学生自我药疗的过程中,药师与药店店员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他们需要指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用药。包括自我药疗患者服用某种药物的必要性、服药注意事项、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以及一些不良反应。
目 录
1 前言
1.1 非处方药的概念 1
1.2 非处方药使用现状 1
1.2.1 非处方药使用广泛 1
1.2.2 非处方药使用不合理现象普遍 1
1.3 非处方药不合理使用的原因 2
1.3.1 患者自身的原因 2
1.3.2 零售药店 2
1.3.3 药品说明书 3
1.3.3.1 条目不细 3
1.3.3.2 不良反应描述过于简单 3
1.3.3.3 欠缺药物使用的警告 3
1.4 不合理使用非处方药的危害 4
1.4.1 掩盖或加重病情 4
1.4.2 造成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4
1.4.3 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 4
1.5 非处方药不良使用的调查研究 4
1.6 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6
2 调查开展的基本情况
2.1 调查时间 7
2.2 调查对象 7
2.3 调查方法 7
2.4 调查内容 7
2.4.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7
2.4.2 专题调查项目 7
2.5 现场调查的实施 7
2.6 资料录入 7
3 结果
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 7
3.2 大学生非处方药不良使用情况 8
3.2.1 大学生自我诊断与药品适应症 9
3.2.2 生产日期与有效期 10
3.2.3 关于药品说明书的情况 10
3.2.4 用法用量,疗程 10
3.2.5 停药 10
3.3 大学生非处方药不良使用的影响因素 11
3.3.1 专业对非处方药不良使用情况的影响 11
3.3.2 年级对非处方药不良使用情况的影响 11
3.3.3 家庭所在地对抗大学生非处方药物不良使用情况的影响 12
3.3.4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大学生非处方药物不良使用情况的影响 12
3.3.5 父母职业对大学生非处方药不良使用情况的影响 12
3.3.6 性别对大学生非处方药物不良使用情况的影响 13
3.4 大学生希望获取非处方药物知识的途径 13
4 讨论
4.1 大学生对非处方药物不良使用情况严重 14
4.2 大学生非处方药物不良使用水平的影响因素 14
4.3 大学生非处方药认知度教育的必要性 14
4.4 对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大学生进行非处方药物相关知识教育的可行方式 14
4.4.1 张贴非处方药物知识宣传海报 15
4.4.2 非处方药物知识专题板报 15
4.4.3 广播台定期播放非处方药物知识 15
4.4.4 建立微信公众平台 15
结论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 19
致谢 22
1前言
1.1非处方药的概念
非处方药是指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后,不需要医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一般公众凭自我判断,按照药品标签及使用说明就可自行使用。非处方药在美国又称为柜台发售药品(over the counter drug),简称OTC药。
1.2非处方药使用现状
1.2.1 非处方药使用广泛
近年来,我国民众“大病上医院,小病去药店”的意识不断地提高,自我药疗与保健已经成为医疗保健消费领域的一道崭新风景线。因此,也带动了非处方药市场的发展。
自我药疗由于其深刻的社会根源而被广大老百姓之接受。同时,伴随着我国深入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建立健全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推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实施医药分开核算政策,以及人们日益增强的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多的人们也愿意通过自我药疗治疗一些常见疾病。自2000年1月1日起药品处方药(Rx)与非处方药(OTC)分类管理以来,我国医疗消费市场掀起了一场OTC消费热潮,OTC药品消费成为我国整个药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OTC市场自从推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以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011年,我国OTC市场规模达到1750亿元,10年内的增长近6倍,并且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OTC市场[1]。
1.1.2 非处方药使用不合理现象普遍
随着非处方药的广泛应用,该类药物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地应用日益突出,并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药物的广泛使用,药源性危害越来越突出。药物不良
反应致死占据社会人口死因的第四位,紧随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各国住院病人每10人有1人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中有5%的患者因为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而死亡。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1)显示[];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852,799份,与2010年的报告数量相比,增长了23.1%。1999年至2011年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已超过400万份。
1.2 非处方药不合理使用的原因
我国非处方药不合理使用涉及患者、零售药店,药物本身的特性等多个方面。
1.2.1 患者自身的原因
患者接受使用非处方药自我药疗有关知识宣传教育的机会不多,导致在该方面的知识欠缺。没有正确、有效的引导,再加上患者追求疗效,只看效果,不管药物副作用,没有严格执行说明书和药师的用药指导,所以非处方药不合理使用现象很普遍[2] 。
1.2.2 零售药店
现代药店不仅是销售药品的场所,也是推广合理用药,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品,合理使用药品的重要阵地。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药师是向公众提供医药服务的专业人员,在大学生自我药疗的过程中,药师与药店店员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他们需要指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用药。包括自我药疗患者服用某种药物的必要性、服药注意事项、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以及一些不良反应。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xlw/zygc/624.html